摘要:女儿竟然不信是她爸写的,便用手机查给她看。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网上竟有这么多“引用”者,并且不问出处地直接用,更有属自己名作为原创的,标“豫斋”之名的,还真没几个!豫斋前几年知道此诗曾被网名为“春雪残红”的盗发于“ 中国诗歌网”,投诉了也没用,后来就听之
又见杜鹃开!又见映山红!
昨日接女儿放学,瞥见路边已有杜鹃开放,遂与女儿普及一下杜鹃花、杜鹃鸟,还骄傲地对女儿说,写过几首映山红的诗。随即背了一首《映山红》,诗曰:
杜鹃声里杜鹃开,花色原从血色来。
万里江山如唤取,丹心一片任风裁。
女儿竟然不信是她爸写的,便用手机查给她看。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网上竟有这么多“引用”者,并且不问出处地直接用,更有属自己名作为原创的,标“豫斋”之名的,还真没几个!豫斋前几年知道此诗曾被网名为“春雪残红”的盗发于“ 中国诗歌网”,投诉了也没用,后来就听之任之了。如下图:(只是将原诗第三名的“唤”字改成了“换”而己,后面抄录的,都跟随用的换字)
今日一查,不承想,还有这么多。豫斋收集部分如下:
说实话,诗作被广泛传播呢,本应该是值得高兴的事,豫斋在此也并非为了谴责这些网友,只是,咱们引用、借用他人作品时,一般都会注明出处和作者,这是对作品和作者起码的尊重吧。豫斋本着友好交流原则,谨以此篇,交待下此诗的创作来由与过程:
此诗前两句,豫斋得来已久,但一直没有续出后两句,于是在2019年3月27日,在今日头条发起了一个征句游戏,以期通过各位诗友碰撞出灵感:
豫斋原来的第二句是:花色疑从血色来。西山先生建议改为“原”字:
并且,征句之时,豫斋也想出了续句:“愿得江山红染遍,春心一片任风裁。”给朋友(尚贤先生)看认为不好,遂与西山讨论后,最终确定为“万里江山如唤取,丹心一片任风裁。”豫斋将此事记入《豫斋随笔》:
当时作为《豫斋诗话》曾于2020年左右发表于头条,只是后来重新整理词话与诗话,合并为《豫斋随笔》,为了避免混淆,删除了。豫斋有每年整理诗作并统一发布的习惯,但由于2020年疫情期间,2019年的并未及时整理,一直到2021年10月17日才统一发布。
再次声明:豫斋在此并非谴责,只是现在网络上极不安全,为了避免有人误导甚至反诬豫斋抄袭,特发此文说明创作缘由与过程,以正视听!
另外,豫斋也并非多事之人,也有其他诗作被盗用,但为何对此首《映山红》如此重视?两个原因:一是此诗得来不易,经过多年、多位大师参与指导,对豫斋意义非凡。二是豫斋居于“红色故都”,《映山红》多少有些缅怀之情在里面吧。
来源:豫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