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6年那会,红二方面军可不容易,一路千难万险,好不容易到了陕北。在陕北一个岗哨边上,狂风呼呼地刮,卷起好多尘土。有个小兵,个子小小的,脸上还带着点稚气,正被几个儿童团团员拦在外面呢。这小兵可不一般,腰上别着一把锃亮锃亮的枪,身上穿着笔挺的红军军装,看着就像
1936年那会,红二方面军可不容易,一路千难万险,好不容易到了陕北。在陕北一个岗哨边上,狂风呼呼地刮,卷起好多尘土。有个小兵,个子小小的,脸上还带着点稚气,正被几个儿童团团员拦在外面呢。这小兵可不一般,腰上别着一把锃亮锃亮的枪,身上穿着笔挺的红军军装,看着就像个小战士。可儿童团团员们哪能信呀,瞪大了眼睛,上下打量他,满脸怀疑。有个娃娃梗着脖子大声说:“你比我们还小呢,别吹牛啦,咋可能打过仗!”
小兵哪能服气呀,挺起胸膛,小脸涨得通红,大声反驳:“我真是红军,雪山草地我都走过,那可都是九死一生的经历!”两边各说各的理,争执声在狂风里飘来飘去,好多人都被吸引过来,纷纷侧目。
这时候气氛可紧张了,感觉一场“大战”马上就要爆发。就在这时,一个人慢慢走过来,原来是毛主席路过这儿。毛主席目光可温和了,笑着问小兵:“你今年多大啦?”小兵像个小大人似的,把胸脯挺得高高的,大声回答:“九岁。雪山草地我都过了,那可难不倒我!”毛主席被小兵这可爱模样逗笑了,眼里闪过一丝好奇,接着又问:“那你有证明不?”小兵脑袋一扬,大声说:“我大舅是贺龙!”那这小红军到底是谁呀?他真是贺龙的侄子吗?
这个小红军就是向轩,1926年3月,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的一个革命家庭里。那时候的中国,可乱套了,军阀混战,列强还欺负咱,老百姓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可向轩他们家就不一样,妈妈贺满姑,是贺龙元帅的亲妹妹,还是湘鄂西工农革命军最早的军事干部和妇女干部之一,在当地可有名了,敌人一听她的名字都害怕。在贺满姑的影响下,向轩从小就泡在革命的氛围里。他看着妈妈和舅舅们为了理想忙来忙去,心里也悄悄种下了革命的种子。
贺龙
不过,平静的日子没持续多久。革命的路哪有那么顺呀。1928年8月,贺龙带着工农革命军主力往东去石门,留在桑植后方的部队被敌人疯狂追剿。贺满姑在永顺、桑植交界的桃子溪一带坚持斗争。那地方山高林密的,地形可复杂了,可敌人就像恶狼一样,紧紧追着不放。
有一天,贺满姑和队员们在一个隐蔽的山谷里休息,突然,四周全是枪声。原来是敌人得到情报,把这儿给包围了。贺满姑赶紧组织队员们抵抗,可敌人太多了,火力又猛。战斗可激烈了,队员们一个接一个倒下,贺满姑也受了重伤。最后,因为人太少,打不过敌人,她不幸被反动团防张恒如部抓住,还被押到了桑植县城。
贺满姑画像
被关进牢房的时候,贺满姑眼神里一点恐惧都没有,只有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敌人把她关在一间又阴暗又潮湿的牢房里,想从她嘴里知道贺龙、贺英的下落,还有游击队的机密。他们先派人劝降,说给她高官厚禄,贺满姑根本不搭理他们,冷冷地说:“你们别想从我嘴里得到一个字,我生是革命的人,死是革命的鬼!”
敌人见劝降不行,就露出了凶狠的嘴脸,对她用酷刑。用烙铁烫她,那烙铁贴在皮肤上,“滋滋”响,还冒出刺鼻的焦味,可她一直咬着牙,一声都不吭。敌人看她这么顽强,就把毒手伸向了她的孩子,当着她的面打孩子。孩子哭得可惨了,可贺满姑的心就像钢铁一样硬,她强忍着泪水,大声喊:“你们这些魔鬼,有本事冲我来!”不管敌人怎么折磨她,她就回答三个字“不知道”。这三个字,就像三把利剑,把敌人的心都刺痛了,也显示出她对革命的无限忠诚。
贺英画像
这时候,贺龙的大姐贺英可急坏了,到处想办法救贺满姑和孩子们。经过好多努力,贺英用好多钱把向轩三兄妹赎了出来,可贺满姑因为宁死不屈,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那一刻,鲜血把大地都染红了,也刺痛了向轩幼小的心灵。从那以后,他就跟着贺英生活,贺英那坚强勇敢的样子,深深地印在了他心里,成了他成长路上的精神支柱。
时间过得挺快,向轩在贺英的照顾下慢慢长大了。可命运好像没打算放过他,新的危机又来了。1933年5月,贺英带着游击队在湖北鹤峰县洞长湾的一个小村庄里驻扎。因为叛徒告密,游击队的驻地被敌军重重包围。
女游击队网图
那天晚上,狂风呼呼地刮,暴雨哗哗地下,敌军趁着黑夜悄悄摸进了村庄。尖锐的枪声划破夜空,贺英马上意识到出事了。她赶紧拿起武器,组织战士们抵抗。战斗可激烈了,贺英不幸受了伤,鲜血把她的衣服都染红了。可她还是坚持战斗,指挥战士们和敌人拼命。
向轩看到大姨受伤,可着急了,想冲过去帮忙,贺英却大声喊:“轩儿,别过来!快走,去找大舅,找红军报仇!”说着,她从怀里掏出一把手枪和一个装着财物的布袋,递给向轩,眼神里全是信任和期望。
向轩接过手枪和布袋,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他知道,大姨是为了保护他才让他走的。他咬了咬牙,转身就往村外跑。敌人在后面追得可紧了,子弹在他身边“嗖嗖”地飞。向轩拼命地跑,心里就一个念头:一定要找到大舅,给母亲和大姨报仇!
跑着跑着,向轩不小心掉进了一个深沟里。膝盖和手掌都擦破了皮,鲜血直流。可他顾不上疼,挣扎着从沟里爬出来,接着往前跑。经过好几天几夜的艰难跋涉,他终于找到了大舅贺龙所在的红军部队。
贺龙看到向轩的时候,又惊又喜,紧紧地抱住他,眼泪都出来了。向轩把贺英临终前托付的小包袱交给贺龙,哭着说:“大舅,大姨和母亲都被敌人杀害了,我要为他们报仇!”贺龙摸着向轩的头,坚定地说:“好孩子,别难过。从今天起,你就是红军的一员了。我们一起打敌人,为你的母亲和大姨报仇!”
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的带领下,开始长征了。这时候,向轩才9岁,已经是红二、六军团司令部通信班副班长了。一听说要长征,向轩可兴奋了,心里琢磨着前面会有啥挑战和机遇,自己能不能像大人们一样为革命出份力。
长征的路那可太难走了,到处都是艰辛和危险。狂风刮得人脸生疼,大雪下得让人睁不开眼,战士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冰天雪地里一步一步往前挪。向轩的小脚冻得又红又肿,每走一步都疼得要命。但他从来没喊过苦,叫过累,紧紧跟在队伍后面,心里就一个目标:跟着红军,走向胜利。
长征路上,最要命的就是缺粮食。前面的人把草叶吃了,后面的人就只能啃草根。向轩常常饿得头晕眼花,但他总是把仅有的一点食物留给更需要的战友。你说这孩子,多懂事啊!
网图
有一次,部队行军的时候遇到了一片沼泽地。那地面泥泞得要命,走一步陷半步,稍不注意就得掉进去。向轩小心翼翼地走着,突然,一个战友不小心陷进沼泽了。向轩想都没想,伸手就去拉。结果沼泽吸力太大,他自己也差点被拖进去。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其他战友赶来,大家一起使劲,终于把陷入沼泽的战友救了出来。你说惊险不惊险?
还有一次,部队被敌人围追堵截。战斗那叫一个激烈,子弹像雨点一样落下来,炮弹在身边爆炸。向轩一点儿都不害怕,跟着战友们一起冲锋陷阵,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给部队开路。在一次战斗中,他的腿受伤了,血直流。但他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就又投入战斗了。他心里明白,这时候自己不能退缩,必须和战友们一起战斗到底。
就这样,向轩靠着不屈的意志和出色的表现,一步一步走完了长征路。当他终于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身体都快累垮了,但眼神还是那么坚定、明亮。长征这段非凡的旅程,不仅锻炼了他的意志,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你说,这孩子是不是超棒?
抗战一打响,向轩就被编进八路军120师,接着干通信员。这小子脑子灵光,胆子又大,再加上对地形门儿清,好多次送情报的任务都完成得超漂亮。有一回,他正执行任务呢,好巧不巧碰上日军巡逻队。换别人估计得慌了神,可向轩不,他稳稳当当找地方藏起来,等日军走远了,又麻溜地把情报送到地方。这事儿传开后,领导和战友都夸他,那叫一个有面儿!
1943年4月,向轩被调到八路军358旅警卫连当战士。到这儿之后,他就像块干海绵掉进水里,拼命吸收军事技能和战斗经验。训练那叫一个刻苦,没多长时间,就成了连里的骨干。后来,他主动提出要学工兵知识。为啥呢?他心里明白,工兵在战争里作用可大了,架桥铺路、排雷、破坏敌人防御工事,哪样都离不开他们。
可学工兵哪有那么容易?知识又复杂又枯燥,还得大量实践。向轩遇到不少难题,但他没打退堂鼓,虚心跟老师和战友请教,一个动作反复练。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掌握了工兵技能,还当上西北野战军1纵队358旅工兵连副连长。
1948年1月,向轩升成工兵连连长。这时候解放战争到了关键时候,部队任务更艰巨。在陕西大荔的荔北战役,向轩碰到军事生涯里的大挑战。这荔北战役是攻坚战,敌人防御工事坚固得很,火力又猛,部队进攻可难了。而且部队缺重型武器,碉堡根本炸不动。看着战友在敌人火力下一个个倒下,向轩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盯着敌人防御工事,脑子里不停琢磨办法。突然,他眼睛一亮,想到用土炮轰碉堡。说干就干,他赶紧组织战士收集材料改装土炮。改装的时候,技术难题一个接一个,可向轩凭借智慧和勇气,都给解决了。经过几天几夜忙活,土炮终于改装好。向轩亲自指挥把土炮架好,点燃引信。“轰”的一声,炮弹准确命中碉堡,碉堡被炸得稀巴烂。战士们欢呼着冲上去,一下子就突破敌人防线。
不过,向轩也付出惨重代价。他身上多处受伤,右眼几乎失明,到现在体内还有弹片。但看到战友胜利的笑容,他觉得值了。他用鲜血和生命,为解放事业立下大功。
新中国成立后,向轩没因为功劳骄傲自满。他清楚和平来之不易,得好好珍惜维护。他先后在四川省军区成都军分区后勤部军械科、四川省军区成都西城区人武部工作。不管在啥岗位,他都保持红军时期的优良作风,兢兢业业,为部队建设出份力。
1955年,向轩被授予中校军衔,1960年又晋升上校。还获得好多荣誉勋章,像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这些荣誉是对他革命事业的肯定,可他从不炫耀,都藏在心里,当成继续前进的动力。
离休后,向轩也没闲着。他常给子女讲自己吃过的苦和战斗故事,想让后辈记住历史,知道过去的“苦”,才能更珍惜现在的“甜”。他跟子女说:“你们现在生活多好,得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为国家做贡献。”他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去学校、社区给青少年讲革命故事,传播革命精神。他演讲可生动了,大家都深受启发。
可岁月不饶人,随着年龄增长,向轩身体越来越差。但他心态好,积极面对困难。他常说:“我是红军战士,啥困难都得坚强面对。”2023年2月10日下午,这位为革命奋斗一辈子的老战士,在成都因病去世,享年97岁。所以,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美好的生活,都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向轩幼年历经磨难,却磨砺出坚韧不拔的意志.长征路上,小小年纪便展现出超越常人的勇气与担当.战争年代,他屡立战功,为解放事业流血牺牲.和平时期,他仍不忘初心,默默奉献。向轩的故事,是对“革命精神永垂不朽”的最好诠释。读完向轩的故事,你是否也被他的精神所打动?如果,你还有更多先辈们感人的故事,可以给我们投稿。
来源:谨记读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