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爱心相传,你我同行……”近日,在肥城市新城街道同圆社区,“新心相融 美美与共——新城街道红色合伙服务大篷车暨金刚康乐入万家”活动火热开展,来自肥城市爱泽人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志愿者们,为居民送上精心准备的文化大餐和爱心好礼。从2015年至今,投身公益事业十年的
“爱心相传,你我同行……”近日,在肥城市新城街道同圆社区,“新心相融 美美与共——新城街道红色合伙服务大篷车暨金刚康乐入万家”活动火热开展,来自肥城市爱泽人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志愿者们,为居民送上精心准备的文化大餐和爱心好礼。从2015年至今,投身公益事业十年的杨东双对公益事业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希望以自己的全力以赴,带动更多人的力所能及。”
2015年,杨东双因偶然的机遇投身公益事业。“当时经过一个小广场,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在热情洋溢地为居民表演节目。他们脸上洋溢的那种幸福感和发自内心的快乐吸引了我。”杨东双说,表演结束后,他与志愿者们攀谈起来,并受到大家的热情相邀,从此加入志愿者队伍。
“志愿服务是快乐的,这种充实感和成就感,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杨东双说,十年来,他从一名会员逐步成长为会长,并始终秉持着协会“传承传统文化 以爱润泽天下”的服务理念。
“开展志愿服务,需要通过载体,活动就是其中一项。”杨东双说,他们力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以行动温暖人们的心田。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心汇集了众多具有主持、舞蹈、唱歌、调音等文艺专长的志愿者。2022年,协会又发起了‘文化惠民大篷车’项目。”杨东双说,这个项目由20余名文艺骨干组成,每个月都会走街串巷,深入社区村居,为市民送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随着活动的持续举办,“文化惠民大篷车”所到之处,合唱朗诵、舞蹈器乐等文艺节目精彩纷呈;政策宣传、法律咨询、义修义剪等志愿服务传递爱心。
近年来,杨东双又积极响应移风易俗的政策号召,组织志愿者自编自演以“破解陋习倡树新风”为主题的小戏小剧、快板相声,把移风易俗直通车开进群众心坎里。目前,大篷车活动已举办60场次,受益群众2万人次,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自年轻起,杨东双就对武术健身情有独钟,清晨一小时的太极、拳术锻炼是他坚持多年的爱好。近年来,他积极顺应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联合泰安市龙韵武校,编创了金刚养生拉筋术,推出“金刚康乐入万家”文明实践项目,每天早晨和志愿者一起走进广场、小区,向广大市民提供免费教学,引导广大市民养成“每天健身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如今,这个项目已建立6个站点,定期组织展演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公园活动。截至目前,他们累计开展300余场次活动,受益群众超1.2万人次。
助困扶弱不停歇,播撒大爱暖人心。杨东双是爱泽人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会长,也是泰安方舟塔吊租赁有限公司经理,由于协会运行工作事无巨细,杨东双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公益事业上,“一项活动的举办需要细致的对接联系,现场人员可能多达数百人,这些都需要我们细致地了解、仔细地对接。”杨东双说,“雷锋一直是我的榜样,我现在有能力了,也想多做些善事、好事、有意义的事。”一路走来,杨东双始终怀有一颗真诚善良、知足感恩的赤诚之心,致富不忘家乡、关爱职工、爱心回报社会。十余年间,杨东双累计捐款捐物超10万元,足迹遍布肥城市各个角落。
在协会里,他组织帮扶困难儿童、职工、自闭症孩子200余人次,助力60多名困难学生圆梦艺术梦想,公益助农活动帮助困难农户销售农产品4万多元。他拿出自己的两间居住房作为协会长期活动场所,自掏腰包为协会采购音响、乐器、服装等器材设备。为了给协会节省费用,他把自己磨炼成多面手:搭舞台、扎架子、铺地毯、拍照片等,都不在话下。
杨东双曾说:“我甘心做一棵小草,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情,力所能及地帮助周围那些困难家庭。”杨东双以他的十年公益路,展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的风采和担当。目前,协会已发展成员2000多人、理事单位36家。
记者:郑凯
编辑:孙青
本文来自【泰安日报-最泰安】,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