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岱庙内一座残塔,记录了2万余名善人,也记录了日军的残暴

B站影视 2024-11-21 23:45 3

摘要:来泰安岱庙游玩的游客,绝大多数都对宋天贶殿情有独钟,因其高大巍峨、神圣威严,里里外外透出一种帝王气,又是“东方三大殿”之一,可以说是要颜值有颜值,要实力有实力,怎能不让人多看几眼?而对于一些小景点,就不是很上心了,往往匆匆一瞥而过,除非请导游讲解,否则的话,很

#冬日的限定快乐#

来泰安岱庙游玩的游客,绝大多数都对宋天贶殿情有独钟,因其高大巍峨、神圣威严,里里外外透出一种帝王气,又是“东方三大殿”之一,可以说是要颜值有颜值,要实力有实力,怎能不让人多看几眼?而对于一些小景点,就不是很上心了,往往匆匆一瞥而过,除非请导游讲解,否则的话,很难引起游客的关注。

其实,岱庙里面的景观没有一个是白给的,都有一段堪称传奇的经历以及让人称道的往昔,都是文物、国宝,就比如说西北一隅石基上的三节铁塔。蹲在石基之上,远看黑乎乎的,既不威猛,也不阳刚,从东路游览出岱庙的游客看不到它,从西面出去的游客一般不会仔细端详它,殊不知它已有490年的高龄,它到底什么来历呢?

该塔铸造于嘉靖十二年(1533年),原有十三级,为八角形。最早是置于古泰城西面的天书观内。天书观,宋真宗封禅泰山的产物。当年,宋真宗假借“降天书”欲封禅泰山,“好巧不巧”的是,泰安有地又突现灵泉,这不正是封禅必备条件之一的祥瑞吗?于是,宋真宗命人在泉上建了一座凉亭,赐名“灵液亭”。不几天,亭边“突降”天书,真宗大喜,敕令在“降天书之地建殿”。

这个“殿”就是天书观,涌出泉水的地方就是“醴泉”。真宗自导自演的封禅大戏正式上演,并且获得圆满成功。也导致了以后的帝王再也没有泰山封禅一说,因为真宗表现太low!当然,这是后话。事后,又将六月六日“降天书”的这一天定为“天贶节”。次年,下诏在岱庙兴建天贶殿,即为“天赐之意”,以谢上天,就是今天的“宋天贶殿”,岱庙最著名的景点。

1937年,日军侵华,进攻泰安,派飞机狂轰滥炸,最终,在一片炮火硝烟之中,历经900多年天书观被日机炸毁,铁塔也仅存四级。为日本军国主义侵华又增添了一个铁证。为保护铁塔,1973年将其移入岱庙,成为一个著名景观。中国有七大古铁塔,其中山东占3座。就有此塔,并且只此一座属于道教。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是由香会组织为泰山女神碧霞元君捐铸,用以助碧霞元君镇压十方妖魔。铸造地在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市一带)武陟县,工匠则来自怀庆府河内县。塔体上有捐资者的姓名、籍贯,在仅残存的四级塔身上,清晰可辨者就记录有4600多人。其中,捐赠者多为来自河南、河北、安徽、江西、山东等地的香客、信众。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碧霞元君的尊崇,并得到泰山女神的庇护。

岱庙内的这座残塔,与东面的铜亭遥相对峙,都是命运多舛。但历经沧桑的铁塔,见证了朝代的更迭、岁月的变迁,承载着文化的厚重,却无端被侵略者罪恶的战火所毁。岁月匆匆已87载,但曾经山河破碎的痛,依然深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里。它也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我是@泰安人泰山事,一个专注分享泰安风土人情,传播泰山旅游文化的博主,喜欢此文的朋友可以点赞收藏转发,非常希望您留下宝贵意见或建议,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来源:闲游泰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