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南京奥体中心,60633名观众的呐喊声震耳欲聋。不过赛场上的可不是职业球员,当然也没有大牌球星。他们只是普通的快递员、教师、程序员,这就是"苏超“”。同一时间,贵州村超农民球员一脚远射引动全网,单场观众超5万,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50亿次。
8月南京奥体中心,60633名观众的呐喊声震耳欲聋。不过赛场上的可不是职业球员,当然也没有大牌球星。他们只是普通的快递员、教师、程序员,这就是"苏超“”。同一时间,贵州村超农民球员一脚远射引动全网,单场观众超5万,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50亿次。
就在民间足球火爆异常的同时,8月25日,中国足协发布《社会足球赛事活动赛风赛纪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提出要将村超、苏超等民间赛事纳入其监管范围。消息一出,瞬间引爆网络,一片哗然。
有网友表示:足协能不能先把职业联赛管好,我们民间球赛就不劳费心了。还有网友表示:民间足球火爆,源于其自由性和大众性,足协下场加上条条框框,只会遏制民间足球的活力。
从足协新规来看,核心强调的是 “赛风赛纪” ,并非干涉赛事组织或文化特色。具体包括:严打违规行为:攻击裁判、故意伤人、消极比赛、身份造假等。建立惩戒体系:违规者将被列入全国黑名单,跨赛事禁赛。明确责任主体:赛事主办方承担主体责任,地方足协分级管理。
民间赛事球员多是业余爱好者,大家参赛图的是轻松和愉悦,如果增加繁复的审查,将会降低大家的参赛热情;足协在职业联赛的管理颇受诟病,职业球队、职业球员的表现已经很让球迷失望了,现在还要强势介入民间赛事,这很难不引起争议。
近年来,民间赛事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彰显地域特色的重要产业:苏超:前六轮比赛带动旅游、餐饮等消费379.6亿元,同比增长42.7%。村超:贵州榕江借助赛事,周旅游收入增长超3000万元,农产品销售翻倍。山东“鲁超”吸引150支球队,球场预订率90%;四川民间赛事推动青训报名月增2000人。
当快递小哥、流水线工人、普通教师齐聚赛场,挥洒汗水释放着对足球的热爱。当看台上的观众激情呐喊,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时,就足以说明民间的村超、苏超是成功的,它们回归了体育最本真的快乐。
足协新规的初衷或许是好的,但若执行中忽视民间生态,可能适得其反。中国足球的崛起,本就缺少了太多的自由和激情,更多的草根烟火气与职业体系的自我革新,或许能给中国足球带来一革新。
对此,大家又是怎样的看法呢?欢迎评论区发表您的高见!
来源:锋侃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