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年人的世界从来就没有容易的,你是否曾在深夜辗转反侧,被房贷、车贷、孩子教育、事业瓶颈压得喘不过气?
顿悟只需一句话,修行却在万重山。
成年人的世界从来就没有容易的,你是否曾在深夜辗转反侧,被房贷、车贷、孩子教育、事业瓶颈压得喘不过气?
是否感觉人生就像困在迷宫里的老鼠,怎么跑都撞墙,还总有人在你旁边撒猫粮?
心经,别看只有260个字,却是充满人生智慧。
其中最有名的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就这八个字,你要是真懂了,人生绝大部分困境还真就困不住你了。
今天我并不是想以佛学或者宗教的观点去聊心经。
我想通过这个经典来聊聊人生如何走出困局这个事。
1. 我们到底被什么困住了?
先分享一个茶室里朋友的的事,我有个朋友,某大厂中层,年薪百万,开着宝马,住着豪宅。照理说应该很幸福对吧?
可他最近快抑郁了。为什么?因为同行有人升职比他快,同学有人创业套现财务自由,邻居买了辆保时捷比他的宝马贵一倍。
他说:“我感觉自己活得太失败了。”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会想,其实人很少因为绝对贫困而痛苦,大多因为相对比较而崩溃。
我们现代人的困境,很少是没吃没喝的物理困境,大多是“求而不得”的心理困境。
想要升职加薪但没戏,想要孩子成才但叛逆,想要婚姻美满但冷漠,想要财务自由但遥遥无期。
这些问题有个共同点:它们都是真的,也都是假的。
这话怎么说?咱们来看看《心经》的智慧。
2.“色即是空”,可不是说“美女就是空气”
我记得第一次听“色即是空”,还以为是告诫小和尚不要近女色,后来才知道自己浅薄了。
这里的“色”,在佛学中指的不是女色,而是一切你能感知到的现象。你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摸到的,还有你想到的,全都算。
那“空”是什么意思?是“空空如也”吗?不是。
“空”是指:这一切现象都没有永恒不变、独立存在的自性。
换句话说,一切现象都是临时组合、相对存在、依赖条件的。
如果还不明白,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你手里有个手机。它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当然是,你能用它刷朋友圈、看我这篇文章。
但它是“手机”吗?换个角度,它是一堆塑料、金属和玻璃的组合;再换个角度,它是设计师创意的体现、工人组装的产物;再过几年,它就是一电子垃圾。
它从来都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手机”,所谓“手机”只是我们暂时给这堆元件起的名字。
这就是“色即是空”
我们赋予事物的意义和价值,并不存在于事物本身,而是我们主观投射上去的。
你老板骂你一句,你气得三天吃不下饭。但那句话本身只是一串声波,为什么有这么大威力?因为你赋予了它“侮辱”、“否定”的意义。
孩子考试不及格,一张纸怎么就让你焦虑得睡不着?因为你赋予了它“孩子未来要完蛋”的意义。
那么,房子、车子、职位、头衔......不都是这样吗?
困境之所以为困境,是因为我们认定它是困境。
3. 道家怎么说?“无为”不是躺平
说到这儿,肯定有人要问:那照这么说,一切都是空的,我还努力个什么劲?躺平算了。
这就是很多人误解的地方。“空”不是没有,而是无限可能。
道家有个概念叫“无为”。很多人以为是“什么都不做”,大错特错。
“无为”是指:不违背自然规律地做事。
就像种庄稼,你不能拔苗助长(有为),但你也得耕地、播种、浇水(无为)。你不做不行,乱做更不行。
水是最接近“道”的东西,它“无为而无不为”。它从来不挣扎,从来不强求,总是往低处流,却能够穿透最坚硬的石头,汇成最广阔的海洋。
为什么现代人这么累?
因为我们在“强为”。
非要让内向的孩子变成社交达人,非要让适合技术的自己去做管理,非要买超出承受能力的豪宅......
所有的困境都有个共同点:我们在与事物的本质对抗。
4. 如何用“空性思维”解困?
那具体怎么做呢?我总结了三步法,帮你悄悄走出困境:
第一招:拆框——看清困境的临时性
当你遇到任何一个困境时,问自己三个问题:
1. 这个问题三年后还重要吗?
2. 如果我换个角度看待它,会不一样吗?
3. 有多少是我自己附加的意义?
再分享一个故事: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卖伞,一个卖鞋。晴天她愁卖伞的女儿没生意,雨天她愁卖鞋的女儿没生意。后来有人对她说:“你真好福气,晴天卖鞋的女儿发财,雨天卖伞的女儿发财。”
困境没变,但看困境的框架变了。
你现在面临的任何困境,试试这个拆框法。职场斗争、感情危机、财务问题,拆开看看,里面有多少是真实存在的,有多少是你自己构建的?
第二招:借势——找到自然的流向
道家讲究“顺势而为”。不是不努力,而是不逆着规律傻努力。
之前茶室里有一位朋友,原来在杂志社工作,眼看着行业下滑,他没有像同事一样死守,而是早早转型做自媒体,现在做得风生水起。
他说:“我不是逃跑,而是换了个战场继续打仗。”
真正的智慧是知道什么是大势所趋,什么是螳臂当车。
你现在的困境,有多少是在逆流而上?有多少是可以顺势而为的?
第三招:转念——空性思维的终极应用
《心经》里还有句话:“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什么意思?当你不再执着于任何观念时,就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了。
这不是阿Q精神,而是认知升级。
王阳明龙场悟道,在极端困境中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什么意思?一切问题的答案,都不在外面,而在你自己心里。
困境不是来困住你的,而是来唤醒你的。
5. 修行不在深山,在人间
说到这里,可能还有人觉得:“这些都是大道理,我的困境是具体的、现实的!”
没错,房贷要还,孩子要养,工作要做。佛家从来不说你不要吃饭睡觉,而是说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
禅宗讲“劈柴担水,无非妙道”。真正的修行不在深山古寺,而在滚滚红尘。
你在家庭矛盾中修忍耐,在职场斗争中修智慧,在财务压力中修放下。
真正的解脱不是摆脱一切困境,而是在困境中依然自在。
回到开头那句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现在你可能有点感觉了——我们痛苦的从来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
你能感知的一切,包括你的情绪、思想、身份,都是暂时的、组合的、依赖条件的。它们既不是不存在,也不是永恒存在。
这种中道智慧,就是般若智慧。
这么说可能还是有点抽象,我给你翻译成大白话: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也别把困境太当回事。
你只是一堆临时组合的原子,偶然有了意识,在一颗小小的星球上体验一段叫做“人生”的旅程。所谓的困境,只是旅程中比较颠簸的路段罢了。
下次当你再陷入困境时,记得想起这八个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然后问自己:五年后回头看,这还叫事儿吗?
如果不会,为什么现在要让它困住我?
人生如镜,照见什么,往往取决于照镜子的心。
愿你我都能在这纷扰世界中,照见自在。
看透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主义。
来源:火盾阻燃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