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夜深人静,思绪沉淀。欢迎收听今晚的夜读。网上有人提问:“怎样才能看到一个人最真实的样子?”一个高赞回答是:“看他遇事第一反应是什么。”
夜深人静,思绪沉淀。欢迎收听今晚的夜读。网上有人提问:“怎样才能看到一个人最真实的样子?”一个高赞回答是:“看他遇事第一反应是什么。”
细细品味,生活确如一方莫测的江湖,风浪总是不期而至。当意外骤然而临,容不得半分斟酌,那一刻的本能反应,恰似一面明镜,映照出一个人内心的格局与气象。
所谓格局,并非抽象的概念,它藏于细微处,见于言行间。有人遇事慌乱,怨天尤人,仿佛世界唯余其苦;有人却能沉静如水,从容应对,将困局视作修炼的道场。这其中的差异,并非天生注定,而是后天修持的自然流露。正如曾国藩所言,真正有大格局的人,心无旁骛,不纠缠于琐碎,不困顿于一时。
格局开阔之人,深知“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的道理。他们不贪婪、不纠缠,在突发状况前,总能展现出一种平静平和的内心状态。这份定力,并非来自财富与地位,而是源于内心的沉淀与修炼——通过读书变化气质,通过行路开阔视野,通过阅人提升境界。
格局之上,所见之处,步步皆景。生命中的每一次意外,都是格局的试金石。我们或许无法选择遭遇什么,却始终可以选择如何回应。当你能从一时的得失中抬起头,望见更遥远的山海,便会明白:真正的强大,是身在波瀾之中,仍有心底从容。
愿我们都能在生活的烟火中修得一份开阔,于诗意中觅得一份清明,最终活成格局宽广、心境澄明的人。
遇事见修养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这是孔子告诫弟子宰我的话,意思是:已经被完成的事情就不用提了,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很赞同一句话:“把脾气发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气收回去,才叫本事。”当我们碰到令人不快的事,当负面情绪瞬间涌上心头,往往会忍不住大发脾气,倘若这时还能保持理智,就显得难能可贵。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些许不称心之人,遭逢诸多不如意之事,只有学会换位思考,懂得淡然处之,才能在不知不觉中练就平心静气的本领。
遇事见胸怀
一个人的胸怀,往往会决定他能做多大的事情。一个人遇事时的第一反应,非常能体现其胸怀。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认知盲区,哪怕是某个领域的顶级专家,也可能遇到未曾深入了解过的知识。在触碰到知识盲点时勇于承认,虚心求教,更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还能进一步提升自己。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需要客观看待自己,谦逊对待他人。当你拥有了广袤的胸襟,未来的路自然会越走越宽。
遇事见眼界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当有一天跌入了谷底,你的眼界决定了你反弹的高度。”有的人只看到万丈深渊的黑暗,在绝望痛苦中自怨自怜;而有的人却能看见头顶的光明,在坚定乐观中奋发崛起,一步一个脚印迈向顶峰。
人生道路起起伏伏,你的眼界会影响你的行动,你的行动会影响你的未来。真正困住一个人的,从来都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他的目光所及。只有跳出眼前的那一亩三分地,把眼光投向远方, 才有可能及时脱困,甚至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
做事有格局,结果不会太差;做人有格局,人缘也会很好。愿你我都能成为有格局之人,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晚安,好梦。
主播: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袁浩冉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