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潜艇兵的生活,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神秘和辛苦,尤其是那些长时间在水下航行的家伙。潜艇这玩意儿,本来就是为了隐蔽作战设计的,空间小得像个铁罐头,里面塞满了武器、设备和人。做饭这事儿,在陆地上再简单不过,可在潜艇里就成了大麻烦。别说三个月长航行,就算是短途出海,
说起潜艇兵的生活,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神秘和辛苦,尤其是那些长时间在水下航行的家伙。潜艇这玩意儿,本来就是为了隐蔽作战设计的,空间小得像个铁罐头,里面塞满了武器、设备和人。做饭这事儿,在陆地上再简单不过,可在潜艇里就成了大麻烦。别说三个月长航行,就算是短途出海,厨房那地方也够呛。厨房通常只有几平方米大,挤进去几个人就转不开身,所有设备都得用电的,因为明火会消耗氧气,还容易出事故。
电磁炉、微波炉、烤箱这些是标配,伙夫得在这么小的地儿里给全艇人准备饭菜,动作还得轻手轻脚。
潜艇的饮食储备是提前规划好的,营养师算得精细,罐头、冻肉、干菜、腌制品堆得满满当当。航行时间长了,新鲜东西很快就吃光,只能靠这些存货凑合。早餐午餐晚餐加夜宵,每天固定几顿,热量蛋白质维生素都得够,但味道嘛,就别指望多变了。清淡为主,避免重口味影响空气循环。潜艇空气本来就靠系统维持,饭菜气味太大容易扩散,影响大家状态。伙夫做饭时,得严格控制流程,从切菜到加热,每步都得注意别出大动静。水下环境声音传得远,任何噪音都可能暴露位置。
提到噪音,这才是潜艇做饭的致命点。剁排骨听起来普通,但在艇上绝对是大忌。刀砍骨头的声音在水下能传好几公里,敌方声纳一抓一个准。声音在空气中传340米每秒,水里高达1497米每秒,50分贝的剁肉声都能被数百公里外的设备锁定。潜艇静默期更严,任何敲击都禁止。排骨这类带骨头的肉,通常在岸上预先切好,或者用软化方式处理,艇上绝不直接剁。伙夫切菜时用小刀慢慢划,案板上垫布减震,动作慢得像慢镜头。万一刀滑了发出响声,全艇得马上警戒,监听员盯着屏幕查异常。
中国核潜艇部队有过真实的长航行记录,1985年一艘艇出海90天,创下当时世界纪录,比美国84天还多几天。那次考核自持力,艇上125人全靠储备过日子。航行头一个月还能吃点新鲜菜,后面就全转罐头和干粮。伙夫轮班操作,厨房热得像蒸笼,温度常超40度,但他们得忍着。饮食固定到极致,早饭面包加汤,中饭米饭配罐头肉,晚饭类似,夜宵干粮补充。营养配比科学,但吃久了难免单调。艇员摄入热量控制在固定范围,避免浪费氧气。
垃圾处理也是做饭后的难题。厨余垃圾多,艇上没法直接扔,只能分类装袋,堆在指定舱室。生物垃圾和食品残渣分开,扎紧袋子等上浮再处理。中国部队强调环保,回到岸上统一回收,不像有些国家直接高压喷射到海里。垃圾堆积会占空间,还得定期压缩,艇员动手压袋排出空气,避免移位。航行后期袋子满载,搬动时得格外小心,防止碰撞出声。
潜艇做饭不光是体力活,还考验纪律。伙夫得从艇员中选,轮流上岗,因为专职厨师空间不够。每个人都得学会基本操作,切配加热一手抓。长航行中,艇员心理压力大,封闭环境容易烦躁,但饭菜准时供应能稳军心。伙夫的责任重,饭做不好影响全队状态。国际上美国核潜艇也类似,厨师在小厨房忙活,供应上百人餐食,食物从新鲜转存货,几个月下来菜单循环重复。
噪音风险不只限于做饭,整个艇上都得静音。脚步轻、工具放稳、设备运转低噪。中国核潜艇噪音问题曾经是短板,早年艇噪音大,隐蔽性差,后来技术进步,新型艇噪音降到100分贝左右,接近海洋背景声。但做饭这种日常还是得防着点。剁排骨的例子不是夸张,真实案例中,艇上噪音控制到极致,任何异响都可能招来麻烦。
长航行考验后勤极限,三个月水下,饮食链条从储备到处理环环相扣。艇上水资源宝贵,做饭用水控制严格,清洗用最小量。加热设备功率有限,得分批操作,避免电路过载。伙夫操作时监控仪表,确保不超标。航行中突发情况多,比如海流冲击艇身晃动,做饭得稳住平衡,继续干活。
潜艇兵适应这种生活不容易,从选拔开始就严,心理体检过关才能上艇。长时间水下,饮食单调加压力,但他们靠纪律撑下来。做饭看似小事,其实关乎生存。剁排骨的危险提醒大家,水下每件事都连着安全。部队后勤改进不停,食物储藏技术升级,静音炊具优化,减少风险。
垃圾回收系统也进步了,艇上分类更细,环保意识强。国际潜艇部队交流经验,美国艇厨师分享长航菜单,中国艇员学静音技巧。做饭困难反映潜艇作战本质,隐蔽第一,生活其次。
三个月航行结束,艇返港,数据分析推动改进。饮食挑战暴露问题,后续优化储备和设备。潜艇兵的经历接地气,说白了就是忍耐和细心。做饭难在限制多,噪音大在传播快,生命危险实打实。
噪音控制是潜艇核心,早年中国艇噪音高,技术追赶花了功夫。现在新型艇静音好,但做饭噪音仍需警惕。剁排骨声50分贝,水下传远,敌 sonar 敏感。伙夫训练包括静音切配,刀法练到最小声。
饮食营养平衡关键,长航行中维生素补充靠腌菜和药片,避免缺口。艇员体重变化监控,饭量调整。厨房通风靠系统,气味控制防扩散。
来源:刘白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