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算力硬件+半导体芯片+人形机器人+卫星通信,核心概念股梳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8 18:41 2

摘要:今天的A股,盘中再次上演奇迹大反转,午后沪指快速跳水跌幅1%,随后V型反转拉升,涨幅超1%。截止收盘上证指数上涨1.14%,深成指上涨2.25%,创业板指数上涨3.82%,全市场上涨个股2868只,下跌个股2402只,成交量30009亿,较昨日缩量1969亿。

今天的A股,盘中再次上演奇迹大反转,午后沪指快速跳水跌幅1%,随后V型反转拉升,涨幅超1%。截止收盘上证指数上涨1.14%,深成指上涨2.25%,创业板指数上涨3.82%,全市场上涨个股2868只,下跌个股2402只,成交量30009亿,较昨日缩量1969亿。

从大盘指数来看,今天上午沪指一直维持窄幅震荡,而创业板指数大涨,午后随着港股恒生指数跳水,沪指也跟随大幅跳水,一度跌破10日均线,但是随后在半导体芯片、AI算力硬件等板块权重股的带动下,加上证券板块助攻,指数出现快速拉升,出现大反转,沪指收盘再次站在5日均线上。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从题材板块来看,今天盘面上资金依旧选择权重股,大盘股、趋势股的走势也更加强势。题材方向,AI算力硬件板块再次走强,细分领域的CPO(共封装光学)概念、铜缆高速连接概念、PCB概念等板块指数涨幅居前。同科技板块的,半导体芯片概念走强,科创50指数大涨7.23%,光刻机概念、存储芯片概念等板块指数涨幅居前。

午后,随着指数反转,市场情绪回暖,资金轮动拉升了卫星导航概念、稀土永磁概念、消费电子、军工等等。今天整体上,行情以科技股为主,带动了大盘指数反转,市场情绪回暖。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近年来,AI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成果令人瞩目。这些AI技术的突破,离不开强大的算力支持。随着AI模型规模的不断扩大,参数梳理呈指数级增长,对计算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AI算力硬件是AI技术得以实现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智能时代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从最基础的AI算力芯片,到复杂的计算集群,再到配套的存储系统和网络设施,AI算力硬件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体系,为AI模型的训练与推理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事件催化:

1、据《科创板日报》28日讯,华为云计算CEO表示,华为云的整体算力规模同比增长接近250%,使用昇腾AI云服务的客户从去年的321家增长到今年的1714家。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2、据财联社8月27日电,摩根士丹利表示,亚马逊云科技2026年增速或超20%。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3、据财联社8月28日电,英伟达CFO称,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持将达到3万亿至4万亿美元。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AI算力硬件概念股:

1、CPO(共封装光学)相关:主要包括光芯片、光组件、光器件、光模块等产品相关企业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2、AI算力芯片相关企业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3、液冷服务器相关:包括液冷产品、液冷零部件、液冷服务器等相关企业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4、铜缆高速连接相关企业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5、PCB(印制电路板)相关企业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6、网络交换机相关企业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7、数据中心及电源设备相关企业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半导体芯片,从本质上讲,就是集成电路,它堪称微电子技术的核心,是整个信息产业的根基与支柱。半导体芯片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制程和先进封装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支撑,这些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为芯片性能的提升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对AI芯片的性能和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芯片制造商将不断投入研发,推动芯片制程技术向更先进的节点迈进,如3纳米、2纳米甚至更小的制程。

近年来,国内半导体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人才、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在一些细分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例如华为海思在芯片设计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了半导体芯片行业的国产替代进程。

事件催化:

1、据《科创板日报》28日讯,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全球半导体营收将从2024年到2030年几近翻番,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2、据财联社8月28日电,我国科学家研发出全球首款可智能实现全频段高速通信芯片。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1、光刻机相关企业:包括整机厂、零部件、气体材料等相关企业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2、先进封装技术相关企业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3、半导体设备生产制造相关企业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4、半导体材料供应相关企业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5、半导体存储器相关企业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6、功率半导体相关企业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人形机器人,这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角色,如今正以前所未有的的速度,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其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技术的突破、政策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等多重因素驱动。

从政策支持层面来看,人形机器人产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之一,行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相关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而近年来,人形机器人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芯片算力的不断提升,传感器精度和可靠性不断提高,为人形机器人的高效运行和精准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市场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为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事件催化:

1、据财联社8月28日电,上海方面将重点推动“安全+AI双向融合”布局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安全产业。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2、据《科创板日报》28日讯,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分布式智能微机器人,其可在水中通信、互相响应与协同作业。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1、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以及相关厂商合作公司。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2、智元机器人相关企业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卫星通信,就是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信号,从而实现地球上两个或多个地点之间的信息传递。

卫星通信具有广阔的覆盖范围、抗灾害能力强等优势,在应急通信保障、户外特殊通信需求以及偏远地区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卫星通信在诸多关键领域取得了技术突破,低轨卫星组网技术不断成熟,能够提供更高速、低延迟的通信服务;同时手机直连卫星技术也实现了从“能用”到“好用”的跨越,多款主流智能手机产品已经相继加入卫星通信功能。

事件催化:

据《科创板日报》28日讯,根据Omdia最新发布的报告,预计2023年至2030年,全球卫星物联网连接数将以23.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卫星通信概念股:

包括了卫星通信服务、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等相关企业。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来源:魔力K线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