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阳梅、刘备副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和《先进材料》上发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8 18:52 2

摘要:近期,湘潭大学化学学院阳梅副教授、刘备副教授团队在电池粘结剂、高性能电极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Chem.Int.Ed.,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6.9)和《先进材料》(Adv. Mat

近期,湘潭大学化学学院阳梅副教授、刘备副教授团队在电池粘结剂、高性能电极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Chem.Int.Ed.,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6.9)和《先进材料》(Adv. Mater.,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26.8)。

粘结剂是电池必不可少的关键材料,虽然其占比很少,却是整个电极力学性能的主要来源,对电极的生产工艺和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该团队利用可自由旋转的多齿分子锚(2,2-二羟甲基丁酸,BHB)构筑3D动态交联黏弹网络,获得了增强的力学性能、界面附着力和应力耗散能力,该项工作为硅基负极水性粘结剂的设计合成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以“可自由旋转的多齿分子锚助力构筑自适应水性粘结剂用于锂离子电池”(Freely-rotatable multidentate molecular anchor enables self-adaptive aqueous binder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为题,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湘潭大学化学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泽芬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阳梅、刘备、南方科技大学卢周广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林志群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湘潭大学为该论文第一完成单位。

利用可自由旋转的多齿分子锚构筑自适应水性粘结剂

在高性能电极材料研究方面,该团队利用分子扭曲(转)诱导调控策略,成功制备出具有丰富氧化还原活性位点和独特网格状的多腔纳米球,并将其应用于氧化还原增强的水系超级电容器中,获得了超高的比电容和能量密度,优于迄今报道的水性超级电容器。相关研究成果以“蜂窝状多囊腔纳米球共价三嗪多孔聚合物助力超高比电容水系超级电容器”(Triazine-containing covalent organic polymer-derived grid-like multilocular spheres for aqueous supercapacitors)为题,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先进材料》。刘备为论文第一作者,阳梅、北京化工大学邱介山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湘潭大学为论文的第一单位。

蜂窝状多囊腔纳米球共价三嗪多孔聚合物的形貌和储能机理

阳梅、刘备团队长期致力于高性能电池粘结剂及电极材料的研究,近3年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湘潭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包括国际顶刊《Angew.Chem. Int.Ed.》1篇、《Adv.Mater.》1篇、《Energy Environ. Sci.》1篇(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30.8),国际知名刊物《Adv. Funct. Mater.》2篇(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19.0)、《Energy Storage Mater.》1篇(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20.2)、《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1篇(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21.1)。

来源:湖南教育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