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签下名字的这一刻,心就踏实了!组织用实际行动,为我们铺好了路。”8月的喀什,新疆总队机动第五支队的营区内,临退的二级上士副小队长赵德胸前佩戴着三等功的勋章,用满布伤痕与老茧的手拿起笔在录用表上郑重签名。他的手边整齐叠放着支队为他准备的退伍与招聘资料。就在这军
“签下名字的这一刻,心就踏实了!组织用实际行动,为我们铺好了路。”8月的喀什,新疆总队机动第五支队的营区内,临退的二级上士副小队长赵德胸前佩戴着三等功的勋章,用满布伤痕与老茧的手拿起笔在录用表上郑重签名。他的手边整齐叠放着支队为他准备的退伍与招聘资料。就在这军旅生涯的“最后一公里”,一场由支队与驻地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举办的专场招聘会,像一场及时雨,精准播撒在每一个临退官兵的心田,助力他们实现了从火热军营到社会职场的无缝转变。
这份“踏实”的背后,凝结着支队对官兵最深切的关爱。年初,在支队组织的退役意向摸底中,临退人员频频提出的“地方就业渠道窄”“专业技能对接难”等现实问题摆在了支队常委面前。为回应官兵关切,支队开设“专项招聘会”,新增建立“一人一档”拟退役官兵就业数据库,精准锁定技能特长、地域倾向、行业偏好等关键诉求。“解决好‘后顾之忧’是对奉献者最朴实的关切。”支队党委态度鲜明,“必须将组织的温度传递至转身第一步!”
这场“铺路行动”在体系联动中展开。支队常委协各大中队主官三赴退役军人事务局专题磋商,围绕退役军人“作风硬、能吃苦、执行力强”的核心竞争力,联合制定定向荐才方案;事务局发挥政企纽带作用,筛选14家驻地重点企(事)业单位组建“军才聘用联盟”,围绕公共安全、高端制造、智慧物流三大领域开发专属岗位池;同步启动“转型计划”,开设职业规划课堂、引入地方技能认证专班、专项进行政策讲解、组织优秀军转干部现身说法....
在支队协同事务局开设的“政策速递站”前,后勤保障股黄乐为退役士兵逐条解析税费减免政策,由支队准备的列满注意事项的便签纸被战士们小心又郑重地收入衣兜;招聘会的现场成为组织承诺的检验场。班长金从见的管理案例获得深源供应链负责人盛赞,现场拍板升级职称待遇,签订主管岗位意向书。据支队人力资源股吴洋介绍,自支队从前年开展专项招聘会以来,共计40余名官兵收获适配岗位。
招聘会现场,战士丁浩宇手捧录用函走向正在会场协助活动的政治工作处主任赵永山,说出心里话:“本来我因伤病离退,对自己的未来就业养家问题感到压力巨大。但支队的这场及时雨解了我的后顾之忧。这次支队为我精心准备的推荐信帮助我拿下了这份录用函,我必将在新的岗位上以军魂铸业绩,誓为大力支持我的‘娘家人’争光!”
会场结束后,签满姓名的录用函被整齐地放在桌案上,丈量着组织的托举高度。这场深度融合驻地退役军人事务局资源、精准匹配供需的招聘会,是支队党委践行“基层至上、士兵第一”的硬核答卷。它以“兵情直达——资源集成——服务穿透”的机制化路径破解退役军人的就业痛点,将关怀从口号转为可感知的就业保障,让“及时雨”的灌溉能量沉淀为托举新程的蓬勃势能。它深刻昭示:全力托举奋斗者的前程,就是在强军征途上构筑最坚韧的精神脊梁,让每一滴汗水都有回响,方能为打赢伟业汇聚出奔涌不息的磅礴力量。
来源:中国退役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