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倡导婚俗新风的集体婚礼、模范夫妻分享好家风活动、公益红娘大讲堂、斗巧会、七夕诗会……七夕前夕,邯郸市开展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七夕主题文明体验活动,勾勒出一幅幅幸福美满的画卷,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传统文化魅力。
倡导婚俗新风的集体婚礼、模范夫妻分享好家风活动、公益红娘大讲堂、斗巧会、七夕诗会……七夕前夕,邯郸市开展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七夕主题文明体验活动,勾勒出一幅幅幸福美满的画卷,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传统文化魅力。
情订七夕缘 相会邯郸道
新人们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巡游。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磊 摄
一对金婚夫妇为新人宣读证婚词。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郝群英 摄
集体婚礼现场。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郝群英 摄
8月27日晚,“情订七夕缘 相会邯郸道”2025年七夕公益集体婚礼,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举办。20对来自消防、医疗、教育、制造等行业的新人,在万千祝福与礼乐声中喜结连理。
当晚,新人们身着传统婚服,携手走过天桥,在千余名市民见证下完成沃盥净手、合卺交杯、结发同心等传统中式婚礼仪式,走入婚姻的殿堂。现场热烈庄重,线上线下观看人数突破百万,共同见证了这场古今交融的浪漫盛典。
活动特邀金婚夫妻登台寄语,以半个世纪的陪伴分享婚姻真谛,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婚礼结束后,新人们在喜庆氛围中巡游邯郸道,在古老街区留下浪漫印记。
此次活动由市总工会联合共青团邯郸市委、市妇联、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工作专班办公室、邯郸新闻传媒中心共同主办,旨在借助邯郸道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简约庄重的仪式引导广大青年职工破除婚俗陋习,弘扬文明新风,传承优秀文化,形成健康婚恋观。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创新婚恋服务,用心服务青年职工,团结动员全市职工为邯郸高质量发展凝聚奋进力量。
文明婚俗 情定鹅城
26日上午,广平县举办“文明婚俗 情定鹅城”示范性集体婚礼。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广大群众共同摒弃陈规陋习,倡导简约适度、文明健康的婚俗新风,培育积极向上的婚俗文化。
婚礼现场,20对新人身着典雅的中式明制礼服,在传统庄重的氛围中集体签名,承诺践行文明婚俗。他们依次完成雀扇礼、合卺礼、执手礼等传统仪式,开启婚姻的美好新篇章。整场活动温馨隆重,洋溢着幸福与温情。
此次集体婚礼是广平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婚俗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为全县婚俗新风尚的传播注入了力量。
七夕话文明 移风易俗浸人心
8月21日下午,在磁县溢泉湖露营基地开展了“我在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七夕”主题活动。
本次活动由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磁县县委宣传部主办,团县委、县妇联、溢泉湖管委会协办。活动在优美的舞姿中拉开序幕,主持人深情朗诵《迢迢牵牛星》,生动解读七夕文化内涵,浓厚的节日氛围扑面而来。公益红娘现场宣讲 “喜事新办、拒绝高价彩礼”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
模范夫妻代表分享爱情故事与好家风,传递家庭和睦的正能量;单身代表积极踊跃交流感悟,共话对美好情感的期待。
在团扇手绘区里,群众围坐,笔尖流转间,牛郎织女的经典传说跃然扇面,传统文化魅力静静流淌;爱情金曲悠扬回荡,电吉他手激情演绎赞颂爱情的旋律,琴弦震颤处,是对美好情感的深情礼赞。活动最后,志愿者们向在场群众发放“抵制高价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倡议书,大家纷纷在布展上提笔签名,笔尖划过的不仅是庄严承诺,更是对文明新风的共同向往与自觉践行。
公益红娘大讲堂 联谊活动树新风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明婚恋新风尚,8月22日,在七夕佳节来临之际,鸡泽县文明办联合双塔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于双塔镇新时代结婚礼堂举办“七夕话文明 联谊树新风”主题活动,邀请县“椒乡缘”公益红娘团的红娘们与双塔镇未婚男女青年共同参与,以文明实践之力传递温暖与正能量。
活动现场氛围温馨热烈。县“椒乡缘”公益红娘团代表率先分享,结合真实案例阐释新时代爱情价值观与恋爱观,引导青年树立“以情为重、以德为先”的婚恋理念,摒弃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随后,双塔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现场宣读“双争有我·温暖七夕节 传承好家风”倡议书,号召青年群体从自身做起,传承优良家风,争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与推动者。
青年代表们带来的诗朗诵环节,以“爱国、爱家、致敬纯真爱情”为核心,用真挚的情感、铿锵的语调,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活动最后,全体参与者在“推动移风易俗 倡导文明新风”横幅上郑重签字,以实际行动承诺践行文明新风,为营造健康向上的婚恋环境、建设文明和谐乡村注入青春力量。
七夕乞巧女儿节 穿针引线斗巧会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七夕”乞巧民俗的独特魅力,8月22日下午,馆陶县文明办联合县民政局、团县委、县妇联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七夕乞巧女儿节 穿针引线斗巧会”活动,吸引30余名单身女青年参加。
"七夕节"本名叫做"乞巧节",既是乞求女子心灵手巧,也是祈望生活美满智巧。活动开始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从“七夕乞巧”的溯源、意义、风俗习惯等方面向大家宣传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在实践环节,大家全神贯注,积极参与“穿针乞巧”趣味活动。活动共分两个环节,分别是穿针引线和做沙包。谁穿针越快、做成的沙包漂亮又结实,即为“得巧”,寓意“乞”到的“巧”也就越多。大家“沉浸式”体验传统民俗,在轻松愉快的趣味游戏氛围中感受“七夕乞巧”的美好寓意。
此次活动,深入挖掘了“七夕”节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营造了欢快、祥和的节日文化氛围。下一步,馆陶县将继续开展更多形式新颖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相约七夕 诵读浪漫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七夕美好情感,8月25日下午,馆陶县举办“相约七夕 诵读浪漫”诗歌朗诵会,来自各乡镇、各社区的50余名群众参与活动。
朗诵会上,现场氛围热烈。馆陶县市庄联合小学耿新月老师带来《爱在七夕 家国同心》,将个人爱情与家国情怀相融;馆陶县房寨联合小学王曼曼老师以《我的浪漫—与你们守望星河》,分享自身乡村教师经历,诠释坚守教育岗位、陪伴学生成长的平凡浪漫;馆陶县第三中学姚青青、李海芹老师合作朗诵《七夕 让爱穿过时光》,讲述跨越岁月的深情故事,传递长久守候的动人浪漫......13个精彩节目从不同维度展现浪漫内涵,让七夕文化在新时代绽放独特魅力。
“通过诗歌朗诵的形式传承七夕文化,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传递了美好情感。”朗诵者耿新月说。
此次活动以诗为媒,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下一步,馆陶县将继续创新形式,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如今,七夕节的精神内涵已深入人心。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既营造出“执子之手”的浪漫节日氛围,又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传承婚姻忠贞、家庭和睦的传统美德,让七夕节成为传递人间温情的重要载体。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