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好书分享I龙达瑞:《佛光大藏经》在中国大藏经中的地位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8 17:30 1

摘要:拜读《全集》第九十六册《星云日记10》,翻阅到星云大师一再提及出版《佛光大藏经》事宜,掩卷而思,勾起我忆及《大藏经》历史以及大师立志编一部经过专家点校的佛教大藏经之尘封逸事。

作者: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鉴真图书馆 阅览室索书号

B948-53/X602

龙达瑞:

《佛光大藏经》在中国大藏经中的地位

拜读《全集》第九十六册《星云日记10》,翻阅到星云大师一再提及出版《佛光大藏经》事宜,掩卷而思,勾起我忆及《大藏经》历史以及大师立志编一部经过专家点校的佛教大藏经之尘封逸事。

佛教自东汉经西域传入中土,翻译佛经成为弘扬佛教首要的事业。到了唐代,佛教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高僧辈出,鸠摩罗什、玄奘、义净等大师翻译了大量佛经,使中国佛教文献大放光彩。

汉文大藏经是汉译佛教典籍的丛书,内容包括经(佛陀的教导)、律(戒律)、论(佛教教理的阐述),以及汉文佛教典籍及相关文献。汉文大藏经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写本、刻本、近现代印刷本和数据化四个时期。

中国佛教雕刻的大藏经始于宋朝开宝四年(公元971)至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世称《开宝藏》。雕版完成后,刻版运到汴京开封,收藏在太平兴国寺,刷印本分赐给各地大寺院。日本沙门奝然获得一套,带回日本。以后印本陆续传入契丹和高丽及西夏,他们分别以《开宝藏》为底本,刊刻了《高丽藏》和《契丹藏》。

中国历史上,兵燹、天灾人祸和各种社会动乱,众生心性崩坏,法难中佛教经典被毁。从宋以来,中国朝野刊刻了二十多种大藏经。这些大藏经可分为两类:朝廷刊刻的官藏和民间刊刻的藏经。官刻大藏经在收集佛经方面做得较好,编纂者按先前的某版本,尽量收集齐全,但对读者的需要考虑比较少。地方寺院因皇家赐予一套大藏经而荣耀。僧人化缘修建藏经楼并立碑,赞颂皇帝颁赐大藏经的功德。大藏经给寺院带来了荣誉,僧人供奉于藏经楼,不轻易示人。偶尔做法事或晒经时,寺院才将大藏经呈现在世人面前,作为膜拜的圣物,以致佛陀原本欲透过其教导、净化人们心灵的功能无法发挥。

民间刊刻大藏经远非易事。一般是在佛法衰落时代,僧人和信徒痛感佛法不兴,高僧大德号召信众鼎力襄助,集资刊刻大藏经。参与者多是有地位的官僚与乡绅。此群体文化程度相当高,他们刊刻大藏经是让佛法久住人间。至于大藏经的读者是否需要点句,却很少考虑。僧人对大藏经也是深锁藏经楼,普通人难有机会阅读。

现代人阅读古典佛经时,遇到了不少困难:佛经的数量惊人,足以使初学者感到畏惧;佛经是古代僧人用古汉语翻译过来的,现代人阅读古汉语的能力几乎是一代不如一代;古代印刷的大藏经多无句点,读起来困难很多。

星云大师立志编一部经过专家点校过的佛教大藏经。自1958年起,倡印每月一经,将古刻版佛教藏经用现代印刷方式,加以标点、分段,并作注释,以辅助读者理解经文义理,冀望佛典能普及众生。1977年,大师成立“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从事修藏工作,“为我中华文化,续佛慧命,点无尽之藏,开般若之华,让佛光普照寰宇,使法水长流九州”。

大师发起编纂一部经过专家点校的《佛光大藏经》,包括以下十六藏:《阿含藏》《般若藏》《禅藏》《净土藏》《法华藏》《华严藏》《唯识藏》《秘密藏》《声闻藏》《律藏》《本缘藏》《史传藏》《图像藏》《仪志藏》《艺文藏》《杂藏》。

永明法师指出,《佛光大藏经》中的《图像藏》《艺文藏》部分,是历代各版藏经中所未曾收纳的,可以说是深具开创性、前瞻性及时代意义。《佛光大藏经》与传统的大藏经有着显著的差异。它是为中等和高等读者服务的桥梁。点句的问题是十分头疼的问题,任何错误的句读将导致对佛法基本教义的误读。这样的错误有时连著名的佛教学者也无法避免。学者们都知道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可是愿意花力气作点校工作的人很少。

古代学者深知点校书的艰难。“校书如扫落叶,随扫随有”,无人能毕其功于一役。不亲自参与点校,很难体会其艰辛。当年日本《大正藏》编辑者对大藏经做了点校句读,方便读者,但错误甚多,不断有学者质疑。《佛光大藏经》编纂委员会从开始编修大藏经的第一天起,就不计较得失,扛起了这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他们利用多种版本的佛经,进行校勘。回顾四十多年的漫长岁月,朝斯夕斯,焚膏继晷,无间寒暑,这种精进精神值得大书特书。

《佛光大藏经》是中国大藏经发展史上,第一部旨在以普通读者为对象的大藏经。它是以民间的力量编纂的。从这点来看,《佛光大藏经》不同于其他古本大藏经。它不像《永乐北藏》或《清龙藏》,经版深锁宫廷,皇帝垄断刻印大藏经的功德;它不像《嘉兴方册大藏经》,其普及大藏经的努力令人敬佩,而真正普及到民间却十分有限。《佛光大藏经》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现代人人能读,读而易解,解而能信,信而易行”。随着纸本和数据化的大藏经的普及,佛法通过大藏经而延续和广为流传。因此,星云大师及《佛光大藏经》编纂者的贡献是要载入历史的,也是一部令世人赞叹的现代佛教大藏经。

本篇作者:龙达瑞

龙达瑞,美国洛杉矶西来大学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曾师从黄心川先生。1996年至1997年,哈佛大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心和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9年和2020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资助,对该校东亚图书馆珍藏的大藏经进行研究,曾三赴波兰亚盖隆大学调查《永乐北藏》。研究方向为佛教大藏经。主编Chinese Buddhist Canons in the Age of Printing,London;Routledge(2020)。

《星云大师全集》简体中文版由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新星出版社编制印行。约4千万字,包括:经义、论丛、教科书、演讲集、文丛、传记、书信、日记、佛光山、年谱、影谱、附录等十二大类。星云大师在这些著述中,系统地阐述人间佛教的思想、学说、理论以及实践结果。内容丰富全面,包含大量的经典导读、学术论文、主题讲说、佛门掌故、丛林规范、倡议评论、偈语格言、艺文创作乃至编着的教科书等,处处论述人间佛教,在在闪耀人间佛教思想的智慧火花。

《此岸彼岸-星云大师全集读后》

编者的话

启迪智慧的钥匙


2019年,《星云大师全集》简体中文版问世,被楼宇烈教授誉为一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佛学的百科全书。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好地阅读这套卷帙浩繁、包罗宏富的一O八册《全集》,特别邀请了一百位专家学者针对每一卷来为我们导读。
这一百位来自海内外的作者,年龄横跨老中青三代,专业涵盖学术界、传播界、文艺界、政界、佛教界。先睹为快的他们,敞开心扉,与星云大师的威德懿行和心声教诲“相印”,用简洁的文字勾勒书中的精髓,分享自己的感悟,导引读者看见大师、走近大师、认识大师及大师的“人间佛教”理论和实践。
这本书不仅仅是《星云大师全集》的读后感,更是一百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发展史认知的“答案”。每位学有专长的作者,分别依照《全集》十二类撰写其感悟,从第一册《六祖坛经讲话》到附录的第一O九册《读藏指导:佛经表解》,从多元的角度和层面,与大师著作进行不同主题的“交流”“接心”。沉甸甸一册在手,呈现在您眼前的是多种多样的心得感悟,字里行间,就像一滴滴晶莹的水珠,反射出大师给予的智慧与力量。
这一百篇回响书写方式包罗万象、精彩纷呈:有的引经据典,有的层次井然,有的缕析诠释,有的直指核心,有的旁征博引,有的直抒胸臆,有的追忆历史钩沉·····他们见解独到,畅所欲言。为便于集中阅读,特结集成《此岸彼岸-<星云大师全集>读后》,期望能作为《星云大师全集》每卷的导读,给读者一把把“启迪智慧的钥匙”,帮助大家打开《全集》这套百科全书的大门,跟随大师从此岸到彼岸。

来源:扬州讲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