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担当 新作为 政协委员在行动】白杨:用医者仁心诠释履职担当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8 17:09 1

摘要:她是一名80后的博士生,心系桑梓回到庆阳;她12年坚守中医药科研、临床第一线,倾情书写医者仁心;她积极参与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夯实中医药传承与发展人才根基……她就是庆阳市政协委员、庆阳市中医医院副院长白杨。

她是一名80后的博士生,心系桑梓回到庆阳;她12年坚守中医药科研、临床第一线,倾情书写医者仁心;她积极参与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夯实中医药传承与发展人才根基……她就是庆阳市政协委员、庆阳市中医医院副院长白杨。

▲白杨(右)和同事交流业务。

初见白杨,是在她的办公室里。白杨正忙着和同事核对财务数据,看到我们到来,她起身迎接,“不好意思,真的是太忙了,之前对接的采访一直推迟到今天才进行。”白杨说。

其实,忙碌是白杨日常工作的常态。“去年,没有成为政协委员之前,我主要围绕单位事务开展工作,当了政协委员以后,自己的工作范围扩展了。”白杨说,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现在她需要思考的,不再仅仅是医院内部的事务、全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更要关注倾听百姓在医疗健康方面的需求和心声,并通过政协的平台去建言献策。

▲白杨工作间隙研读中医学书籍。

白杨,2014年通过庆阳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入职庆阳市中医医院。2018年,她赴天津中医药大学攻读中医学临床博士学位,2021年取得博士学位。2022年7月,担任庆阳市中医医院副院长。

走上工作岗位后,白杨在闲暇时间,坚持学习中医经典,翻阅国内外有关针灸的最新文献,了解针灸前沿知识,把遇到的临床问题转变为科学问题,通过科研将成果再应用于临床,不断提升临床诊疗水平,探索创新了中低频针刺手法、推拿罐等中医适宜技术,对胃腹胀腹痛、项背部疼痛等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在医疗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

“我在一次课题研究中,发现了中低频针刺手法针刺足三里穴位对胃运动低下大鼠的胃运动具有促进作用,我就将低频针刺手法应用到了临床。”白杨说,一名腹痛腹胀难忍的脑血管病患者因接受针刺配合治疗后,症状很快就得到了缓解。

也是在那一刻,白杨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医的力量,也更加坚定了钻研中医的决心。

▲白杨坐诊名医堂接待患者。

每周星期三、星期五是白杨在庆阳市中医医院名医堂坐诊的日子,很多患者慕名而来。76岁的段来科,今年6月因突发脑梗在庆阳市中医医院住院治疗,出院后恢复较好。按照医嘱,他前来名医堂进行复查,接待他的正是白杨。查体、量血压,白杨问的详细,检查的仔细。“目前,你的状态还可以,回家一定记得每天量血压,注意饮食。”交代完注意事项后,白杨又转身为一名腿部有积液的年轻人,进行针灸治疗。“坐诊时间,我恨不得时间能够慢一点,这样就可以服务更多的患者。”白杨说。

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作为甘肃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和陇东学院兼职教授,白杨肩负着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重任。在引导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白杨以临床为导向进行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学生们的临床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只有在患者身上,才能真正检验所学。”在她的指导下,不少学生获得奖学金和优秀学生称号,成为中医药领域的新生力量。

▲白杨主持岐黄大讲堂。

尽管角色多、任务重,但白杨将多重职责视为相互促进的宝贵机会。 她将临床一线中发现的痛点、科研攻关中遇到的难点、人才培养中感知的堵点,都转化为政协提案和建议的源头活水。“比如,依托政协委员身份,我多次前往基层调研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现状,并结合临床实践,发现一些有待提升的空间,这就促使我去调研、去思考,如何从专业层面提出可行的改善方案。”白杨说。

对白杨而言,政协委员的身份为她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让她能跳出医院的围墙,为她深爱的中医药事业发出更有力的声音,争取更广泛的支持。而医院管理的实践经验,又让她的建言献策更接地气、更具操作性。

履职期间,白杨还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宣传推介,她依托市中医医院,主持并组织承办7期岐黄大讲堂,邀请国内外各个层次、各个行业的知名专家进行授课,为全市群众普及中医学健康养生知识,受益群众超过百万人次。在白杨看来,科研、临床、管理、履职,这一切最终都汇聚成一个目标——让中医药更好地造福家乡人民。

▲白杨深入临床带教学生。

这就是白杨,一位在多重角色中从容切换、坚守初心的中医人。 她用12年的青春坚守,诠释了何为“医者仁心”;如今,她正以政协委员的新身份,继续为她所热爱的事业奔走努力,书写着更为广阔的担当。

来源:这里是庆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