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疾控健康提示:世界水日 | 测测你的“饮水段位”青铜or王者?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2 09:30 2

摘要:误区:专家说水是各类营养物质的“搬运工”,参与人体绝大多数新陈代谢。既然喝水这么重要,那就得喝,还得喝够,按照“每天八杯水”的量,吨吨吨,喝水呀!

喝水,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事,“多喝水”也被不少人当做“养生秘笈”。

也许你会疑惑,喝水谁不会?还别说,喝水这件小事,可能还真有人“不太会”,甚至连连“中招”。

如何喝好水,喝对水?赶紧测来一下自己的“饮水段位”,看看这些饮水误区你有没有“中招”。

多喝水保健康

每天雷打不动八杯水

误区:专家说水是各类营养物质的“搬运工”,参与人体绝大多数新陈代谢。既然喝水这么重要,那就得喝,还得喝够,按照“每天八杯水”的量,吨吨吨,喝水呀!

“每天要喝八杯水”的说法流传甚广,也有不少人坚持照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水的适宜摄入量为1700毫升;女性每天水的适宜摄入量为1500毫升。

(图片来自pexels)

如果你拿500毫升的杯子喝水,要喝下八杯水,4000毫升,明显超过了推荐喝水量啊。不要只记得八杯水,而忽略了杯子的容量!殊不知, “八杯水”理论是以一次性纸杯(一杯约220毫升左右)来计算的,八杯水正好接近推荐量1700毫升。

此外,饮水量还需要根据年龄、气温、劳动或运动、出汗量等进行适量增减。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依据医生的指导,合理控制饮水量。

口渴是缺水信号

一口渴就快速喝水大口喝水

误区:喝水很重要,专家也提示口渴是身体明显缺水的信号,因此口渴了就要及时补水,大口喝水,避免身体缺水。

真相: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少量多次主动喝水才健康。

足量喝水可以保持机体处于适宜的水合状态,维护正常生理功能。出现口渴尿液颜色加深、口干舌燥、声音嘶哑等表现都是身体缺水的信号。口渴了是应该喝水,但不应该等到口渴了才喝水,要防范未然,主动喝水,避免出现口渴现象。

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主动饮水!比如,早、晚各喝一杯水,其他时间里每一个小时左右喝一杯水,小口慢饮。

提示:每日尿量的多少和尿液的颜色可以用来衡量自己喝水是否充足。

清澈的泉水、冰川水

可以当直饮水直接饮用

误区:野外的山涧溪流、湖泊水潭,西藏冰川水,肉眼可见清澈见底,看上去透明度和纯净度比自来水都好,可以当成直饮水直接喝。

真相:清澈≠安全,要树立安全饮水意识,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水。

泉水、冰川水等常因“清澈见底”被误认为“天然纯净水”,殊不知,这只是大自然的“障眼法”。冰川水在形成过程中可能混入汞等重金属,还可能有寄生虫卵、病毒等病原体。我们要保持警惕,“清澈”背后可能暗藏危机,不论是泉水还是冰川水,都不要直接喝!

今年3月22日是第33届“世界水日”,主题为“Glacier Preservation”,译为“冰川保护”;今年3月22日—28日是第38届“中国水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