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否认“解散研发团队”,但供应商已在上海总部打地铺讨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2 09:16 2

摘要:3月18日,哪吒汽车被曝出“研发团队整体解散”的消息。据内部消息透露,公司要求研发团队成员在本周内完成离职协议的签署,并提供“N+1”的赔偿方案,该赔偿将于5月30日前发放完毕。目前,公司员工总数已从2024年初的2000人减少至1700人,约有200人正处在

解散研发团队?哪吒汽车回应:不实……


失业君小编 | 文
网络 |

3月18日,哪吒汽车被曝出“研发团队整体解散”的消息。据内部消息透露,公司要求研发团队成员在本周内完成离职协议的签署,并提供“N+1”的赔偿方案,该赔偿将于5月30日前发放完毕。目前,公司员工总数已从2024年初的2000人减少至1700人,约有200人正处在离职流程中。同时,上海总部正面临供应商的集体讨债,甚至有供应商采取“打地铺”的方式驻守,物流公司也加入了追债行列。

针对舆论的广泛传播,哪吒汽车法务部于次日(3月19日)发表声明,否认了“解散研发团队”的说法,称公司正在进行“组织与流程的优化”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对于降薪、拖欠工资及供应商讨债等敏感问题则未予置评。

客服部门回应称工资发放正常,但员工方面却爆料称,自2024年10月起,全体员工已遭遇两次降薪,总降幅达到75%。部分离职员工的赔偿金至今尚未到账,甚至有员工私下表示“公司资金链断裂已是众所周知”。

哪吒汽车的困境其实早有端倪。其销量从2022年的造车新势力冠军(15.21万辆)急剧下滑,2024年全年销量仅为6.45万辆,同比大幅下滑;2025年1月,国内零售量更是锐减至159辆,同比跌幅高达98%。销量崩塌的背后,是公司产品战略的严重失误:2023年,哪吒汽车盲目进军高端市场(哪吒S、GT车型遭遇失败),后又转向中低端市场推出哪吒L车型,却因供应链问题导致交付延迟,退单率高达40%。

在财务方面,哪吒汽车2021年至2023年累计亏损超过180亿元,截至2023年底,账面现金仅为28.37亿元,而短期负债高达43.17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86.28%。更为严重的是,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公司实际债务可能高达100亿元,远超此前外界的50-60亿元预估。此外,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存在多条被执行人记录,创始人方运舟也多次被限制高消费。

失业君小编分析认为,哪吒汽车的衰败深刻揭示了其在战略规划与高层管理上的多重深层次问题:

❶高端化转型的挫败:哪吒汽车在2022年推出的高价车型哪吒S,起售价19.98万元,本意在提升品牌形象与市场地位,然而,由于未能在智能化技术、品牌影响力等关键领域构建起足够的竞争优势,反而因盲目参与价格战而陷入了被动局面。这不仅未能成功吸引高端消费者,反而损害了品牌的长期价值。

❷B端市场依赖过度:哪吒汽车对网约车市场的过度依赖,使得其品牌溢价能力受到了严重制约。网约车渠道的占比过高,导致直营店的管理体系出现混乱,售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投诉频发,进一步削弱了品牌的市场口碑与忠诚度。

❸研发投入的匮乏:在技术创新日益成为汽车行业核心竞争力的背景下,哪吒汽车在2023年的研发投入仅占营收的8%,这一比例远低于行业内的竞争对手,如蔚来(15%)和小鹏(12%)。研发投入的不足,使得哪吒汽车在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等前沿科技领域缺乏足够的布局与积累,限制了其产品的竞争力与未来的发展潜力。

❹融资与IPO的困境:哪吒汽车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两次冲击港交所上市均以失败告终,母公司合众新能源的估值也从巅峰时期的250亿元大幅缩水至80亿元,股权冻结金额更是超过了10亿元。这不仅加剧了公司的资金压力,也对其未来的融资能力与市场信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一系列问题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哪吒汽车衰败的复杂背景。

尽管哪吒汽车官方坚决否认了研发团队的解散传闻,但员工与供应商的亲身经历与官方声明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反差令人震惊。例如,尽管客服部门坚称“工资正常发放”,但员工们晒出的工资单却显示,他们的月薪竟低至上海市的最低工资标准——2690元;同时,供应商围堵公司总部的事件也未得到官方的任何正面回应。这种“鸵鸟式”的公关策略,不仅未能平息公众的疑虑,反而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信任危机。在社交媒体上,已有员工公开指控公司“欺瞒公众”,企业形象因此遭受重创。

面对困境,哪吒汽车正试图通过两大举措寻求自救之路。一方面,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正积极筹备E轮融资,计划融资40-45亿元,其中领投方或将注资30亿元。然而,投资人对公司的偿债计划和盈利路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无疑给融资进程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另一方面,哪吒汽车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2024年海外销量达到了3万台,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销量翻倍。然而,海外市场的布局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而且公司在泰国工厂和东南亚市场正面临着来自比亚迪、长城等巨头的激烈竞争,这无疑增加了其海外拓展的不确定性。

分析人士指出,即便哪吒汽车能够成功融资,其百亿债务和供应链的修复也需要至少12-18个月的时间,而且品牌信任的重建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果融资失败,公司可能会在2025年第三季度陷入破产重整的困境。

综上所述,哪吒汽车的困境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更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洗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了从野蛮生长到理性竞争的转变,极越汽车暴雷、多家车企裁员停产等事件频发,折射出了行业的深刻变革。在这场变革中,缺乏核心技术、资金链脆弱的企业首当其冲,哪吒汽车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如果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哪吒汽车必须在债务重组、供应链稳定以及品牌重塑等方面展现出果断的决策力和执行力。然而,时间窗口正在迅速关闭,哪吒汽车能否抓住这最后的机遇,仍是一个未知数。这场危机也为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只有坚持技术深耕和战略定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网友热议

@咸鱼空城中(IP京):

哪吒这回应挺诚恳的,重点是“组织与流程的优化”,也只是说解散研发团队不实,没说不裁员……

@滴滴寒didihan(IP沪):

意料之中,正常车还没卖明白的时候就开始研究跑车,步子迈的太大了,当时如果把这部分资源投到智能化上,现在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秋鈴儿Fanny(IP粤):
哪咤汽车的困境确实让人感慨,但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市场占有率是不容忽视的资源。

@牛奶里没有牛(IP蒙):

logo五个亿,早知今日,当时应该省省钱。

@江古阿清(IP渝):

每个字都认识,但连起来看不知道在否认什么!

@WendyLiang(IPFR):

这时候红衣教主也不想拉一把了!

最后一条,
站起来拉!

来源:汉语言文学中文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