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历史脉搏跳动最深沉的地方——中共一大纪念馆,8月16日,举办了一场“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丛书”读者见面会。当中国出版集团研究出版社品宣人毛欣的声音在党的梦想起航之地响起,一场连接历史烽烟与新时代使命的精神传承之旅,在专家学者与青年读者间热烈展开。
在历史脉搏跳动最深沉的地方——中共一大纪念馆,8月16日,举办了一场“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丛书”读者见面会。当中国出版集团研究出版社品宣人毛欣的声音在党的梦想起航之地响起,一场连接历史烽烟与新时代使命的精神传承之旅,在专家学者与青年读者间热烈展开。
诞生地回响:以学术之光映照精神之源
活动选址蕴含深意。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发源地,中共一大纪念馆为这场学术与思想的碰撞提供了厚重的历史语境。研究出版社向纪念馆郑重捐赠这套丛书,正是将深邃的理论研究成果根植于其诞生的土壤,使其成为面向公众、持续传播的红色基因活水源泉。同时赠予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晨风书友会这套丛书,象征着理论走出殿堂,融入企业一线,有了日常实践。
深情解读:丛书出版背后的故事
研究出版社副总经理朱建伟介绍说,这套丛书由我们与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凝聚了全国六十余位党史专家学者的智慧与心血,以七年之功倾力打造,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红船启航到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
丛书在2018年正式立项后,前后仅召开拟定丛书编写大纲的研讨会就达十余次,7年来,一遍一遍的送审,一遍一遍的删改,书稿堆成了小山。风里雨里、寒来暑往,编辑们的青丝里长出了白发,生病也坚持工作,线下研讨会无法召开,就转到线上研讨,没有人叫苦叫累。大家无怨无悔,终于在建党104周年的时候,让这部巨著与读者见面了。
这套丛书的出版,正是我们践行中国出版“国家队”责任的又一次努力。丛书的出版不是终点,而是精神传承的新起点。后续我们还将积极推进融媒体出版,通过纸质版、电子书、有声读物等全媒体传播矩阵,让伟大建党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权威阐释:伟大建党精神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
作为主讲人的彭冰冰教授,现任嘉兴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系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他的主题授课《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是全场焦点。作为深耕该领域的权威学者,彭教授以宏阔的历史视野,清晰梳理了从伟大建党精神的四种形态,中国共产党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他深刻阐释了伟大建党精神如何从星火燎原,到井冈山斗争、万里长征、浴血抗战等艰苦卓绝的征程,并从中诠释了这条征程之路背后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而这一内涵也是当下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保持着的攻坚克难、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其深入浅出的学理分析,为在场青年读者点亮了理解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精神密码。
薪火相传:青年叩问映照时代担当
在听了出版方的出版故事与专家的权威解读后,大家对这套丛书有了全面的了解,这让互动环节的交流激荡出更多的思想火花。现场来自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晨风书友会的青年代表,他们围绕伟大建党精神的当代价值、红色文化的创新传承以及丛书的核心观点踊跃提问。一位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晨风书友会姓王的青年问彭教授,如何去理解一大会议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关系时?彭教授坦言很高兴,现在的青年愿意去深入思考伟大建党精神中的每一个种精神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彭教授从一大会址的召开背景到这个大事件中从一大会址到红船再到二大会议展开了详细的阐述,并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建党精神的背景做了梳理性回复,让大家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一位姓陈的青年党员,同时也是一位上海建工一建集团的建设者直言:“在‘诞生地’聆听彭教授解读,让我们触摸到了滚烫的初心。如何将这种精神力量转化为我们在新时代城市建设中的实干担当呢?”彭教授觉得这个问题非常有意义,他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与理解,指出伟大建党精神中蕴含的坚定信念与奋斗意志,正是今日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力量源泉,让青年明白伟大建党精神从诞生到今天,一直都在时代浪潮中不断加入新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并鼓励青年在岗位实践中续写精神传承的新篇章。
活动尾声,与会者在初心教室内合影留念,在一大会址里参观,在珍贵的史料场景中中感悟初心如磐。与专家合影,他们手中拿着的“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丛书”不再仅是书籍,更是连接历史与当下、汲取智慧与勇气的思想火炬。
从中共一大纪念馆的红色起点,到青年书友求知的目光,伟大建党精神在诞生之地完成了又一次跨越时空的生动对话,为奋进新征程凝聚起深沉而磅礴的力量。
期待我们的下一次会面,下一站北京,我们不见不散!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