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柏林墙倒塌的当天夜晚,街头喧闹与泪水杂糅,东西德人隔着残垣,呼喊着"我们是一个民族"。这种场景纪录片反复播放,德国统一也成了冷战后最壮观的历史瞬间之一!但距离德国八千公里外的朝鲜半岛,38线静默伫立,远没有类似的裂变。墙是倒了,线却还在,那同胞的拥抱泪水只能隔
柏林墙倒塌的当天夜晚,街头喧闹与泪水杂糅,东西德人隔着残垣,呼喊着"我们是一个民族"。这种场景纪录片反复播放,德国统一也成了冷战后最壮观的历史瞬间之一!但距离德国八千公里外的朝鲜半岛,38线静默伫立,远没有类似的裂变。墙是倒了,线却还在,那同胞的拥抱泪水只能隔着屏幕和边防哨兵——这几年还不可能消失,对吧?
70年代金日成和朴正熙都在高喊统一,可呐喊归呐喊,几十年过去了,两家的口号只在海报和校训里循环播放。为什么那么像的民族分裂,在一方已然解决、另一方却死结难开?不是没人思考,倒是想来想去,答案总是那几个点。具体原因,怎么看都有点复杂,又不复杂。是当局者成全,亦或自说自话?
德国和朝鲜半岛的故事其实有不少共同点,分裂的时间都在二战谢幕之后。这一点历史老师从不厌其烦,可细究分裂的动因,德国的分裂沾满战败的惩罚痕迹,朝鲜半岛是两个大国的博弈下临时划线。对比历史档案,美苏分区占领德国,冷战拉开帷幕,西德东德分据一方,各自托管。类似剧本在38线上也曾上演,只是经纬度不同一点,是亚洲不欧洲。
但分裂程度不同,这就难说。德国人自认一家,内部始终有统一心气。即使分了四十年,念想没断,周末还探亲。朝鲜半岛刚一分,三年战争就打了起来,存活下来的老人讲起那段史子女都不忍再听。200万的死亡留下的创伤,欧盟搞不明白,美国哈佛国际关系学家奈说“朝鲜半岛的分裂是冷战的真实战场”。你说他夸张吗?其实没夸张。
领导人的统一口号,经常让人莫名热血,特别是在独裁政治里。朴正熙上台,韩国贫穷,军事力量捉襟见肘。他提出“先发展后统一”,意思就是:经济发展第一,统一顺便。照经济学家的话讲,这是政治动员工具,而不是行动指南。朴正熙时期经济腾飞,韩国人整天忙着赚钱,真正的统一计划没见几个。表面上的统一口号,实际就是政治合法性工具,讲得对!
金日成在朝鲜则喜欢喊“当前一代必须统一”,可是外交密码文件里,他说统一要耐心、要等时机,实际想着的是朝鲜主导、半岛一统。但等了几十年,时机也没来。他提出统一方案,搞了“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这个名头,最后还是他自己做主。哪怕跟韩国签了个《南北共同声明》,只是策略,还真不是两国要合并。
东西德能统一,是上下一致的“民意”作用,所有有权的人、无权的人内心深处想怎么样都很明确。东德人苦闷的时候,渴望西边生活,往往掩饰不了统一的需求,而不是冷面面具。朝鲜半岛没有这样的“统一意志”,举国上下都左顾右盼,没人迫切得要放弃现有生活、身份或体制。不统一,反倒成了维持现状的好理由,这才是真相?
经济差距是硬伤。德国统一时,东德经济相对落后,但工业有底子,东西德GDP相差五倍多,西德咬咬牙还能掏得起重建的钱。德国政府加团结税,财政转移几乎“拯救”了东德。可是韩朝呢?韩国是全球前十的经济体,去年名义GDP1.8万亿美元。朝鲜不到400亿,算下来人均差了四十多倍!数据一查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人均用电量只有韩国几十分之一,基础设施都得重修,韩国统一研究院说,要花两万亿美金搞重建,这占了韩国GDP一百三十多%。谁顶得住啊!
还有朝鲜体制,一旦统一,原有朝鲜精英、军政体系压根守不住权力,不是在被边缘化就是出局。没人会傻到自己把官职和福利拱手让人吧?我坚信朝鲜那边官员有再多统一梦,现实终究是“先顾自己”。
民族认同,东德人还能看西德电视打电话,但韩朝隔离连续七十年,新一代的韩国年轻人对统一几乎无感。韩国统一部调查,只有一半不到的年轻人支持统一。余下的关注点全都在就业、房价、全球互联……而朝鲜已然成了“陌生的外人”。语言还分岔了,韩国话杂着外来词,朝鲜坚持语言纯洁,要说已是两种方言,日常快成外语。彼此还有价值观鸿沟,一个市场经济,一个集体主义,两边人思维都根本没法统一。社交对话还能通吗?
这是内部,外部环境更麻烦。德国统一,是苏联衰退,大国纷纷放权,碰上天时地利。东西德签“2+4条约”,美苏等大国都默认统一的现实。东亚这一套根本行不通。美俄在朝鲜半岛各有利益,美国军队驻扎南边,中国力推半岛和平,中国朝鲜有地缘联系,而且要平衡影响力。俄罗斯也盯着局势会不会出岔。今年的主流学者都说,这片地区根本没人愿意自家影响力被削弱,统一不可能有各方让步,不是“你同意我同意”,是“谁松谁吃亏”。联合国文件也基本就是这么写。
朝鲜核武器更是个炸弹,六次核试验敲定了战略安全底线。统一方案没核武器这个因素好谈,一旦朝鲜拥核,根本没人敢随便撤军、放弃军事优势。战略自主权一点不让步,怎么个统一法?
德国经验摆在这,但一刀切的说法不适合朝鲜半岛。真正的历史窗口不是天天都能等到。经济、民意、地缘政治三个大问题,每个都能阻挡统一进程。韩朝顶不住经济成本,民众也没那么强烈认同感,大国外部环境只是变得越来越复杂。就算做个预测,我也没信心统一过程会很快发生?而且,想了一圈,有时候刚好觉得:统一这块蛋糕是不是只有热血青年和政策制定者才在乎?
有一种声音说,统一可以不急,从经济社会合作慢慢下手,这有实际意义。双方如果能在医疗、能源、民生几个领域持续互动,彼此了解增加,未来政治整合才有可能。统一不是目标,是个过程,这话或许对也不对,反正没人能确定最终会怎么走。
冷战结束三十多年了,历史变局时有发生。德国做到了,朝鲜半岛能不能复刻这段故事?现实远比理想复杂。有时候你说会有窗口机会,但也许只是个幻想。统一不是非有不可,也不是一切问题的解决方案。各自活着,多少也是无奈,至于统一,可能与每个人生活的直接关系,远没有宣传里说得那么高深。
来源:桃桃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