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见证大法治︱(19)水的记忆和觉醒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8 17:17 1

摘要:镇江,一个被长江和运河环绕的城市。记忆中的夏日午后,骑自行车不用多久就可以看到农田、溪水。溪水蜿蜒曲折,水是活的、有呼吸的,是城市血脉里自然流淌的韵律。周末傍晚,到江边码头看船,长江浩浩荡荡,夕阳下波光粼粼,只觉得水是取之不尽的。

镇江,一个被长江和运河环绕的城市。记忆中的夏日午后,骑自行车不用多久就可以看到农田、溪水。溪水蜿蜒曲折,水是活的、有呼吸的,是城市血脉里自然流淌的韵律。周末傍晚,到江边码头看船,长江浩浩荡荡,夕阳下波光粼粼,只觉得水是取之不尽的。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城市里面和周边的溪流渐渐变成了窄窄的水沟,最后竟消失在水泥路面之下。清水的记忆被切割成碎片,埋藏在城市发展的地层深处。原来——水,是会不够用的。更重要的是,公众节水意识普遍缺失,浪费水的现象随处可见,每一处“长流水”都在无声地透支这座城市的未来。

《镇江市节约用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论证过程,是节约用水意识觉醒的过程。专家们看着一组组的节水数据,听着一件件的节水智慧理念,这些都是关乎每个镇江人日常生活的共同约定。按照严格的立法程序,大家从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对条例提出了真知灼见。

《条例》是一部兼具科学性、操作性和创新性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明确政府主导与社会共治、鼓励节水技术研发推广,并通过计划用水、水平衡测试、用水审计等制度强化监管,实现“技术+制度”双轮驱动。《条例》从总则、管理、措施到保障、法律责任,构建了“规划—执行—监督—奖惩”的全链条节水管理体系。强化了刚性约束与激励引导、突出了科学管理和协同高效,创新了制度设计与社会参与。

《条例》实施两年多来,城市因节水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楼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年节水达数万吨;菜市场装上了感应式水龙头。重点用水行业节水器具普及率超过90%,累计创建节水型小区100多个。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普通人生活习惯的改变,是整座城市用水文明的提升。正如一位专家所说:节水不是限制,而是让每一滴水都发挥最大价值。水资源的保护,不仅要靠自然恢复,更要靠每个人的行动。通过《条例》的制定施行,“节约用水”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自然的敬畏。

《条例》的制定施行,让我深刻认识到法治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具象的温暖的生活力量。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发展的命脉。节水不是对发展的限制,而是对发展方式的重新定义。

镇江,在这座因水得名的城市,每个人都是节约用水的宣传者,每个人都是节水文明的传播者。那些消失的小溪或许不会再回来,但是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清澈见底的生命之流。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