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非法金融活动形式日益多样化,手段不断翻新,不法分子利用高额回报、快速获利等噱头,吸引公众参与非法集资、网络诈骗、金融传销等活动,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秩序。为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甘肃金融监管局作如下提示:
一、什么是非法金融活动
非法金融活动,是指未经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实质从事货币、支付、吸收存款、放贷、保险、证券、基金、期货、外汇等各类金融业务活动的行为。
二、非法金融活动的常见形式
01 非法集资
不法分子往往伪造资质,假冒政府支持项目或知名企业背景以投资项目为幌子,通过“高额回报”、“保本保收益”等虚假承诺为诱饵,诱导公众将资金投入非法集资活动,这些项目通常缺乏真实的经营内容,在快速募集资金后突然跑路,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典型案例包括伪装成“养老项目”的投资骗局、“消费返利”的高额奖励计划等。
02 网络金融诈骗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金融诈骗手段日益翻新。不法分子通过伪造金融网站、假冒银行工作人员、实施虚假贷款等方式骗取群众资金。此外,利用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传播虚假信息、编造骗局也成为常见形式。例如,“冒充客服”退费、“虚假中奖”等骗局在近年来屡见不鲜。
03 金融传销
金融传销的本质是通过“拉人头”发展下线来维持资金运转。不法分子以虚假的理财产品或金融投资计划为包装,诱骗参与者缴纳费用加入并发展更多下线,形成资金链条。这种模式通常以“快速致富”吸引人,但其资金来源单一,一旦下线人数不足,资金链便会崩溃。
04 非法外汇交易与虚拟货币骗局
一些不法机构未经许可开展外汇保证金交易或虚拟货币买卖,吸引投资者参与“高杠杆交易”。这些平台多存在操作不透明、资金无法追回等问题,投资者稍有不慎便可能遭受惨重损失。此外,虚拟货币骗局往往伴随着区块链概念炒作,实质上是空壳项目。
三、非法金融活动的危害
01 对个人的危害
参与者承受经济损失,严重者甚至倾家荡产、血本无归。此外,部分非法金融活动参与者可能因不知情而触犯法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2 对社会的危害
非法金融活动严重扰乱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甚至导致金融资源的错配,阻碍经济的正常发展。
四、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建议
01 提高警惕,理性投资
对承诺高额回报、无风险收益的投资项目要保持高度怀疑,切勿被短期利益冲昏头脑。
02 核实资质,选择正规机构
在参与投资前,可通过银行、证券公司等正规渠道核实机构资质,切勿轻信来源不明的投资建议。同时,可通过登陆金融产品查询平台网站(https://www.jrcpcx.cn)、微信小程序以及手机APP搜索“金融产品查询平台”进行金融产品信息查询,有效识别非法金融产品。
03 审慎对待网络金融活动
避免在不明来源的链接或应用程序中填写个人信息,确保资金交易安全。
04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风险提示和法律法规,增强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辨识能力。
05 不随意转账
对陌生人要求转账、汇款等行为要提高警惕,确认对方身份真实性。
请广大群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警惕高额回报“诱饵”,远离非法金融活动。让我们共同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维护良好金融秩序,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甘肃监管局
玉林政法
来源:玉林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