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庆阳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共创文明”新时代文明实践实践“赶大集”活动,把理论宣讲、政策宣传、移风易俗、典型培树、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功能要素有机融合、集成打包,通过“新风舞台、新风驿站、新风榜样、
今年以来,庆阳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共创文明”新时代文明实践实践“赶大集”活动,把理论宣讲、政策宣传、移风易俗、典型培树、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功能要素有机融合、集成打包,通过“新风舞台、新风驿站、新风榜样、新风同行”四项活动,宣传教育服务基层群众,让文明新风吹陇东大地、浸润百姓心间。截止目前,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举办集中活动10多场次、乡镇特色活动116场次,宣传服务群众30余万人次,解决群众“关键小事”2.8万件。
新风舞台:把话筒交给群众
市、县文艺骨干与民间艺人“混编”成52支“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创作小品《老王的“新”事》《彩礼》、舞台剧《彩礼风波》编演环县道情皮影戏《看病》《相亲》《养老》三部曲、改编歌曲《越来越好》、南梁说唱《移风易俗——南梁红》等23个移风易俗主题节目,用方言土语讲身边事。
聘请齐凤远、马自刚等全国有名的庆阳籍文艺工作者6名,演唱《中华好家风》唱响家庭美德,演奏唢呐《娶亲》弘扬传统文化,表演单人快板《搬砖》破除陈规陋习。
设置“点单栏”,群众扫码即可预约节目,现场“照单上菜”。西峰区东湖公园专场2小时内扫码量达1.1万次。
开展“文化下乡”节目汇演,在节目间隙穿插设置移风易俗“新风问答”环节。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的内容是什么?丧事简办的“五减”措施是什么?……通过现场问答,向群众奖励发放印有移风易俗宣传标语的雨伞、餐巾纸、围裙、团扇等群众实用的宣传品,让“文明新风”通过有效载体融入百姓生活。
新风驿站:把新风送到一线
统一设计“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摊位,民政、司法、卫健、团委、妇联等12部门轮值“摆摊”,实现“一次赶集、办齐所有事”。
全市农村红白理事会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累计劝导简办红白事1.9万起,红白事费用普遍下降。
西峰、合水、宁县、正宁等县区农村彩礼呈现下降趋势,涌现出“零彩礼”新人数百对。合水县“新风驿站”增设“彩礼评估室”,现场测算本地彩礼均价,已为68对准新人提供“简约婚礼套餐”。
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祭祀等蔚然成风,群众办白事总体规模和花费同比大幅下降,群众普遍感受到移风易俗带来的轻松和实惠。
新风榜样:把典型请进集市
每县遴选10名左右“红娘志愿者”“白事总管”“零彩礼新人”等现身说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镇原县把“零彩礼”新人婚礼搬进集市,现场签订《文明节俭承诺书》,围观群众超5000人。
建立“直播+短视频+话题”矩阵,“庆阳融媒”抖音号开设“赶大集·晒新风”话题,阅读量突破1.2亿;每场活动设置“云赶集”直播间,进行直播报道,点击量58万次。
新风同行: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利用乡镇逢集日、庙会、文化节等人流高峰,开展“错时+延时”志愿服务活动,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留在“烟火气”最旺处。
组织文明实践志愿者现场开展免费理发、健康义诊、法律咨询、婚恋牵线等活动25场次,服务群众3.2万人,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促进社会和谐。
市、县书协联动,现场书写“家风家训”书法作品2.3万幅,全部免费赠送农户,实现“一墙一风景、一户一家训”。
文明没有休止符,新风永远在路上。庆阳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赶大集”活动为新起点,持续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来源:庆阳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