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让我们把目光回到三十五年前,那时候的“滚石唱片”才刚刚十岁,人生算是刚刚起步,就已经在华语乐坛闯出了不少名堂,甚至已经可以腾出手来帮助当时还处于草莽起的大陆流行音乐了,比如《大陆1990》这张合辑。
《大陆1990》
前几天看有些朋友分享“滚石唱片”的生日,转眼间,“滚石唱片”已经是一个四十五岁的中年大叔了。
让我们把目光回到三十五年前,那时候的“滚石唱片”才刚刚十岁,人生算是刚刚起步,就已经在华语乐坛闯出了不少名堂,甚至已经可以腾出手来帮助当时还处于草莽起的大陆流行音乐了,比如《大陆1990》这张合辑。
《大陆1990》属于“滚石10年纪念盘”系列,而这个系列当年也是为了庆祝公司成立十周年所做的企划。当时总共出了四张“纪念盘”,第一张叫《欢唱1990》,主要是西洋老歌的精选,第二张是《最爱1990》,也是高培华、温金龙、李泰祥和陈世兴等乐手及幕后音乐人的演奏作品精选,还有一张《滚动1990》则被编为“纪念盘3”,主打“十年好歌,欢聚一堂”的概念,也是用联唱串烧的方式,将“滚石唱片”创建十年来的作品唱了一圈。
▲“滚石唱片”在1990年为庆祝厂牌成立十周年,而做了“滚石10年”这个企划,其实包括四张纪念盘
而作为“纪念盘4”的《大陆1990》,顾名思义,就是一张收录当时大陆流行音乐的合辑,唱片由当时倪重华创建的“真言社”厂牌负责制作,由黄世鸿负责企划,李宗盛也为此写了段“一点感想”,作为大佬的推荐语。其中,作为“滚石唱片”的企划,黄世鸿后来还给Beyond的《早班火车》填写过国语歌词《最想念你》。
▲李宗盛为《大陆1990》合辑所写的推荐文案
除此之外,这张《大陆1990》合辑在音乐上,其实倒没有受到“滚石唱片”过多的干预,“真言社”更像是挂了一个名,而黄世鸿的企划也主要是为了合辑在台湾地区落地时,有一些宣传着重点。
《大陆1990》的制作人是仨儿张永光,编曲是张永光和王迪。不太确定这张合辑的制作顺序是怎样,但应该是“滚石唱片”在当时听到了一些大陆流行音乐作品之后,萌生了制作这张专辑的念头,而张永光则随后制作了这张专辑的一些作品,也包括收集了此前已经录完的作品。
不管如何,在音乐上“滚石唱片”几乎没有参与进来,只有陈世兴对母带进行了后期的混音,所以整张合辑的作品音质,明显是好过同期内地流行音乐制作水准的,高中低三频非常均衡,尤其低音非常饱满。而且让陈世兴混音,也是“滚石唱片”有针对性的选择,毕竟陈世兴本来也是玩乐队出身,还做过“红蚂蚁”乐团的专辑,对摇滚乐更为专业。
合辑的作品,全部来自大陆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原创作品,也是很有年代感的代表作品,算是为那个年代的大陆流行音乐,进行了粗犷但又很具历史意义的塑像。
那个年代的大陆流行音乐,其实正流行“西北风”,而这张《大陆1990》的整体音乐风格,也是以“西北风”为主。不过,在当时“西北风”这个概念也曾经引进过一些争议,就是到底如何界定“西北风”?像《信天游》、《黄土高坡》这些作品,其实是比较容易界定的,但实际上当年很多打着“西北风”标签的拼盘带和走穴演出上,也常常混杂着和“西北风”没什么关系的流行音乐,久而久之,“西北风”甚至成了一种泛指,泛指那个年代绝大部分的大陆流行音乐。
比如那时候刚刚启蒙发展的大陆摇滚乐,如崔健、王迪等人的作品,也都被归入“西北风”,即使王迪的一些作品,还是翻唱欧美摇滚的作品。而崔健的成名作《一无所有》,在当年也被认为是“西北风”的代表作品。这个说起来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关联,因为《一无所有》确实在旋律上,是传承了西北民歌的某些特点的。
合辑总共收录了十首作品,只有那英一人唱了两首,别的八位歌手都是各唱了一首。这些歌手,有的停留在了那个年代,有的现在已经离开了我们,有的很快转到了幕后,有的已经退隐江湖好多年,还有的直到现在依然还在活跃,而且一路走来,成了大陆流行音乐及大陆流行歌手成长发展的最好人证。
后者,我说的就是那英。毕竟,谁能想得到她从“西北风”时代,摇身一变又在进入台湾唱片工业体系后,成为了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都具影响力的华语乐坛天后。之后还因为在音综节目担任导师又被新一轮的年轻歌迷所知,最后因为在真人秀节目里的真性情,以及去年《歌手2024》里的全开麦现场直播,直到现在都处于娱乐圈的顶流。
介绍并复盘一下《大陆1990》里的十首歌曲。
毛阿敏的《希望你》是她老师谷建芬写的作品,现在再听这首歌,你可以说唱功老派了,但不得不说,这种通俗歌曲唱法还真是考验歌手的唱功。毛阿敏的演唱特点,一直就是大气中又有细腻和婉约,在这首《希望你》里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歌声既有娓娓道来,又有豪迈澎湃。
《希望你》是张驰填词的,而后来谷建芬还有一首由韩静霆填词、名叫《希望》的作品,也成了毛阿敏的代表作之一。
说到这里也要提一下这张专辑的乐手,这张专辑并没有为每首歌曲单列乐手名单,而只是写了整张专辑的录制乐手,他们包括“ADO”乐队的成员,也包括了几名附加乐手。
参与录制的“ADO”乐队乐手,包括鼓手张永光,吉他手艾迪,还有来自匈牙利的贝斯手布拉什,以及去年刚刚过世的萨克斯演奏家刘元,这个阵容也是后来录制老崔首张专辑的“ADO”乐队阵容。
▲《大陆1990》的幕后名单
除此之外的附加乐手,贝司手刘君利和打击乐手刘效松,以及电吉他演奏张勇。对于前两位,很多人也不陌生,同样是早期崔健乐队的核心班底,刘君利为老崔录过《解决》专辑,也是九十年代初巡演的主力乐手。刘效松不仅录过前两张专辑,在当时和崔健赴香港演出时,还担任了管乐手。
而张勇这个名字,应该是很多人觉得最陌生的名字。原因就在于他在这张合辑推出的时候,就已经远走澳洲求学,此后更完全错过了大陆流行音乐最开始那段蓬勃的原创时代,以至于现在大家能记得的在九十年代初期到中期,活跃在大量原创专辑里的吉他手,都是像捞仔、曹钧、刘林、李延亮等等名字,但其实这些优秀的吉他手,说起来都算是比张勇更晚出道的一批乐手,其中李延亮甚至还把张勇当成自己的偶像。
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5月9日的“让世界充满爱”现场,崔健因为一首《一无所有》被定义为中国摇滚的诞生日,而在那个现场的三位吉他手中,其中负责Solo部分的主音吉他手,就是张勇。崔健对他的评价,就是能在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之间取得平衡,不仅吉他水平和风格独特,而且既有商业价值又有摇滚精神。
▲崔健在“让世界充满爱”现场演出《一无所有》时,张勇就是乐队的主音吉他手
可惜的是,张勇在1990年初就远赴澳洲,也错过了大陆原创音乐后来发展的黄金阶段。而作为毛阿敏曾经的男友,他在音乐上对毛阿敏的帮助,比如在成名作《思念》里的吉他演奏和配器,以及后来和毛阿敏两人分手时,闹得沸沸扬扬的“恩怨”,也曾经是三十多年前很多报纸喜欢报道的娱乐新闻。
▲张勇的自传《我理想搁浅的沙滩》里,详细讲述了他的音乐追梦之旅 ,以及他和毛阿敏的情感纠葛
那英在专辑里有两首歌曲,《油灯光》是侯牧人的作品,在当年听这首歌曲就觉得是介于民歌和通俗歌曲之间的风格,这首歌曲有很多歌手都演唱过,除了创作者侯牧人本人之外,程琳、蔚华等歌手都录过这首作品。而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黑豹”的一盘盗版磁带里,给莫名其妙的插了这么一首歌,当时也不知道那个声音是谁,后来才知道就是“呼吸”乐队的蔚华。
《不再回首》是毕晓世的作品,虽然编曲上键盘已经有了爵士的走向,但歌曲本身的韵律,还真是有陕北民歌的味道。而奇怪的是,整张专辑都没有标注键盘演奏乐手的名字,从这首歌曲的演奏听起来,有点像是臧天朔的风格,或者就是由梁和平弹奏的。
另一首胡月的《信天游》,已经不用多做介绍了,这也是“西北风”指标型的作品,而当时这首歌曲曾经被程琳、杭天琪、李娜、田震、李玲玉、范琳琳等很多女歌手演唱过,这一段大陆流行音乐历史,其实和六、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台湾流行音乐也很像,在版权还没那么严谨的时代,只要是好歌就大家一起唱,以至于最后谁唱的更红就是谁的歌,首唱者反而慢慢被人忘记了。
田震的《完整的我》是董兴东作曲的作品,后者也是大陆比较早的一批原创音乐作者,曾经给蔡国庆、张莹写过《分手以后》,也给田震写过《最后的时刻》,并成为田震最早的原创代表作。不过,《大陆1990》这张合辑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在封面这么重要的地方,把田震的名字印成了——白震,这应该算是“滚石唱片”历史上最重大的封面错误了。
另一首《哪里》则是刘欢词曲唱的作品,这首作品后来被提到的次数也不多,不过后来刘欢的创作里,还是可以看到一些这首作品的影子,比如《千万次地问》。而《完整的我》和《哪里》这两首,不知道是不是为这张合辑特别约的创作。
除此之外,《大陆1990》还有四首和摇滚有关的歌曲。
孙国庆的《空空的手》,也是他早期的个人原创代表作,最早收录在1988年的《孙国庆专加·献给亚运会》磁带中,而《大陆1990》的版本则是重录的版本,虽然编曲上基本照搬了两年前的版本,但整体听起来细节丰满了很多。
▲《空空的手》最早发布于《孙国庆专辑·献给亚运会》
孙国庆作为“不倒翁”乐队的主唱,算是和崔健是同一时代的大陆摇滚工作者,只不过后来和老崔走了不一样的音乐之路。《空空的手》作为一首原创作品,也是以北方歌谣的韵律作为主线,结合了一些摇滚的唱法,这也是孙国庆作品里,旋律性很强的作品。
常宽的《城里人》是他《重新计划现在》专辑里的作品。我查了一下《滚石30》这本书,显示《大陆1990》这张合辑的发行时间是1990年6月6日,而《重新计划现在》专辑应该是下半年发行的,虽然两者有时间的先后,但隔的时间不远,应该是直接拿了专辑的版本用到了合辑。
▲常宽于1990年和“宝贝兄弟”乐队合作,发行了原创专辑《重新计划现在》,这张专辑后来还由“EMI唱片”在海外发行
《城里人》也是当年摇滚歌手很喜欢的题材,就是二元对比,常宽的选角则是城乡差异,在当年,这也是一首非常成熟的大陆摇滚作品了。
臧天朔的《心的祈祷》是他的代表作品,这首歌曲一般流传的版本,一个是臧天朔《我这十年》专辑的版本,一个是更早的《冲入禁区》专辑的版本。不过,《大陆1990》里的版本却不是此前《冲入禁区》的版本,也不知道是不是为这张合辑特意录制的版本,但这个版本非常特别,因为臧天朔用了很多哽咽的唱法,更情绪化。
但不知道为什么,这张合辑无论是封面还是内页,都把臧天朔的名字印成了臧天硕,不知道是“滚石唱片”物料交接环节发生的错误,还是当时大陆这边递交资料时用的就是臧天硕这个写法。
还有一首王迪的《忧心仲仲的说》,同样在内页排版时,排成了《忧心仲仲地著说》,不知道什么鬼。这首歌也是王迪自己创作的作品,由老搭档黄晓茂填词,是一首布鲁斯摇滚的作品。
王迪是当时能写能唱能弹的全能音乐人,他成名很早,而且能够横跨流行和摇滚两个舞台,后来他担任制作人,同样能同时担纲流行、金属、朋克等各种风格的专辑。王迪还有非常适合摇滚的声线,像《忧心仲仲的说》这首作品里,结合北方语调和布鲁斯的韵律,听起来非常有个人风格,也很有舞台的冲击力。
▲《冲击波》是当时王迪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盘磁带
但遗憾的是,在王迪个人状态最好的时候,他却没有留下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全原创专辑,而后来因为嗓子的问题,也渐渐退到了幕后,据说他早年其实已经录完了属于自己的个人专辑,但后来一直没有发行。
《忧心仲仲的说》也是很有年代感的创作,它比较像是李寿全《我的志愿》那种叙事化的作品,歌曲里有“我”、也有那个年代,虽然歌名很忧心仲仲,但现在听来却有着独属于八十年代的蒸蒸日上。
这张合辑后来也被“浙江文艺音像出版”引进回了大陆,不过完全换了封面,名字也改成了《中国原创十年1985-1995》,除了把大部分Credits删掉之外,这张专辑也用李玲玉的《望月怕月圆》替掉了王迪的《忧心仲仲的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王迪在歌里连续唱了几次国粹。
▲《大陆1990》的引进版改名成了《中国原创十年1985-1995》
而专辑名改了后,这张专辑感觉也和“滚石唱片”没了关系,但明明这张人家投钱也是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最为要命的是,引进版的出版社还把“滚石10年”的概念移植成了“原创十年”,可问题是这些作品都是1990年之前录制的作品,和1991到1995完全没有关系,也真的是很引进版的做法了……
来源:爱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