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性能满配全能AI,小鹏新车引领“技术普惠”浪潮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8 16:10 1

摘要:8月27日,小鹏汽车在广州举办了全新小鹏P7上市发布会,作为小鹏汽车历时五年打磨的旗舰车型,新车定位为未来AI豪华轿跑。小鹏此次共发布了702长续航Ultra、820超长续航Ultra、750四驱高性能Ultra与750四驱鹏翼Ultra四款车型,21.98万

8月27日,小鹏汽车在广州举办了全新小鹏P7上市发布会,作为小鹏汽车历时五年打磨的旗舰车型,新车定位为未来AI豪华轿跑。小鹏此次共发布了702长续航Ultra、820超长续航Ultra、750四驱高性能Ultra与750四驱鹏翼Ultra四款车型,21.98万元起售,最高也才30.18万元。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新能源车行业。

新能源车的定义与分类

新能源汽车就是使用可再生能源或非化石燃料作为能源的汽车。新能源汽车主要分为四大类:电动汽车、气体燃料汽车、生物燃料汽车和氢燃料汽车。其中,电动汽车又细分为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三类。混合动力汽车进一步包括普通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混合动力三种类型。

随着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全球各国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动产业从传统燃油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并在电池技术、整车制造和智能化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新能源车的“三电”系统

电池、电驱系统、电控系统为新能源车的三电系统,是新能源汽车区别于传统燃油车的核心。电池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来源,其容量、能量密度是影响整车续航里程的主要因素。电驱系统是使得动力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的机器,一般由电机,传动机构和变换器组成。电控系统则控制汽车的运行、动力输出,作为总控制台决定电动车的能耗、排放、动力性、操控性、舒适性等,一般包括三个子系统,整车控制器(VCU)、电机控制器(MCU)和电池管理系统(BMS),这些控制器之间都是通过CAN网络等实现相互通信。

新能源车的智驾系统

相比于传统智驾系统而言,未来的新生态端到端数据闭环 3.0 是指运用 AI 大模型等新技术,对数据挖掘、自动标注、模型训练、仿真测试进行升级,让智驾数据运用从小规模且重人工的方式,转化为可大规模运用且高自动化运转的方式,实现智驾数据处理更流畅、智驾功能体验更佳。链路中的环节包含工具链路通和算法开发两部分,算法开发主要有数据挖掘数据标注、模型优化这三部分,其中数据标注中的自动标注,即 Auto Labeling 是目前数据闭环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数据挖掘和模型优化也是需要攻克和解决的点,只不过从成本和效率上,目前优先级没有自动标注高。

新能源车的充电系统

“充电桩+新能源车"类比"传统燃油车+加油站”,充电桩建设进度要与新能源车协同发展,不然会造成车桩比失衡。充电桩按接口类型可分为两类: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由于直流充电桩输出功率高,功率半导体器件用量高于交流充电桩,直流桩是未来行业发展的主要细化方向,意味着其有望带动功率半导体市场协同发展。

小鹏新车为何引人关注?

全新小鹏P7的关注度源于其技术标杆意义与市场策略的突破。技术层面,小鹏将原本百万级车型的算力与算法下放至20万级市场,推动智能驾驶从 “奢侈品”变为“必需品”。小鹏在新车的智能驾驶上,全系标配3颗自研图灵AI芯片,相当于9颗英伟达 Orin-X,能驱动本地端VLA大模型,实现“类人决策”。

新车CLTC续航最高达820公里,支持800V高压平台与5C超快充技术,10分钟即可补能525公里。这一技术领先特斯拉V4超充(10分钟补能400公里),成为行业新标杆,并将推动充电桩基础设施升级。

在商业层面,21.98万起的定价策略既保持高端质感,又精准切入了大众的主流消费区间,对业内车企形成“降维打击”。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和电池材料的供应。原材料涉及锂矿、镍矿、钴矿等金属资源,以及石墨、聚乙烯、聚丙烯、六氟磷酸锂、稀土、铁矿、硅粉、碳酸硅、稀土永磁钢和铝等非金属材料。这些原材料经过加工处理,转化为电池材料,如正极、负极、电池隔膜、电解液、铝箔材和锂电铜箔等,为电池生产提供基础支持。

中游环节聚焦于核心零部件及系统的制造,具体分为电动化、网联化、车身及内外饰和智能化四个方向。

电动化方面,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电机(电驱系统)、电控系统和热管理系统,这是新能源汽车实现动力输出和能量管理的关键部分。网联化方面,涵盖车联网通信(如OBU车载通信单元和TBOX远程通信终端)和智能座舱(如座舱域控制器、车载显示屏、车载语音交互、面部识别摄像头和HUD抬头显示),提升车辆的联网能力和人机交互体验。车身及内外饰方面,涉及车载连接器、轮胎、座椅、线束、车灯和被动安全等组件,确保车辆结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智能化方面,包括感知(如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ADAS摄像头、高精地图/定位和V2X)、决策(如ADAS芯片和智驾域控制器)和执行(如线控制动、线控转向和线控悬架)三大模块,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

下游环节则涵盖整车制造和综合服务两个方面。整车制造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和专用车的生产,涉及传统车企和新势力车企。综合服务则提供充换电服务(如充电桩、换电站和加氢站)和后市场服务(如汽车金融、汽车保险、汽车租赁、汽车维修养护、二手车交易和电池回收),为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和维护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根据EVTank数据,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1823.6万辆,中国市场占比约70%。

市场调查机构 Rho Motion发布的报告称,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10 万辆,同比增长28%;其中中国市场贡献超过一半的销量,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 32%。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发布的数据,2024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连续十年全球第一。2025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8.5%,市场渗透率达45%。

根据SNE Research数据,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销量199.8万辆,同比增长32.4%,市场份额最大,达到21.1%;吉利份额升至10.1%,特斯拉份额降至7.6%。中国车企中比亚迪、吉利、上汽、长安、奇瑞等五家中国企业位居前十位。海外企业中,大众汽车增速最快,达到40.7%,其次是宝马和现代起亚,而特斯拉和Stellantis销量同比下降。TOP10企业市场份额为67.4%,为近三年同期最低。

全球代表性企业:

(1) 比亚迪(中国):全产业链垂直整合标杆,刀片电池与第五代 DM 混动技术全球领先,覆盖从入门到高端的全价位车型矩阵,2025年第二季度纯电市占率达18.3% 居全球第一。

(2) 特斯拉(美国):自动驾驶技术全球标杆,FSD V13 系统支持从停车状态启动的端到端智能驾驶,4680电池量产突破推动续航与成本优化,2025年Q2全球纯电市占率11.7%稳居第二。

(3) 大众集团(德国):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先锋,MEB 平台实现规模化生产,ID 系列车型依托智能化工厂降低成本,2025年Q2欧洲纯电市场份额达22%。

(4) 蔚来(中国):高端换电模式开创者,NT3.0平台支持900V超快充,用户社区运营与服务体验行业标杆。

(5) 小鹏(中国):XNGP 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覆盖全国2500+城市,800V高压快充技术提升补能效率,智能化技术迭代速度领先新势力。

中国代表性企业:

(1) 比亚迪(深圳):全产业链垂直整合标杆,刀片电池与 DM 混动技术全球领先,覆盖从入门到高端的全价位车型矩阵,市场统治力显著。

(2) 蔚来(合肥):高端换电模式开创者,全球布局超 3400 座换电站,NT3.0 平台支持 900V 超快充,用户社区运营与服务体验行业标杆。

(3) 小鹏(广州):XNGP 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覆盖全国 2595 个城市,800V 高压快充技术提升补能效率,智能化技术迭代速度领先新势力。

(4) 吉利(杭州):传统车企转型典范,极氪品牌凭借 SEA 浩瀚架构与猎装轿跑设计重塑豪华电动车市场,雷神混动技术对标丰田,多品牌战略覆盖全市场。

(5) 广汽埃安(广州):弹匣电池与超能铁锂电池技术定义安全与续航新标准,AION 系列车型连续 20 个月销量破万,主流市场渗透率稳居前列。

欢迎评论、点赞、收藏和转发! 有任何喜欢的行业和话题也可以查询行行查

来源:行行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