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真的变矮了?身高优势不再,新打法路在何方?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8 16:04 1

摘要: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看中国女排的比赛?坦白而言,曾几何时,我对相关赛事的关注亦渐趋减少。自从郎平指导卸任、“朱袁张”一代逐渐淡出,再加上央视转播也少了,不少球迷的关注度确实有所下降。然而,8月25日,央视突如其来地对女排世锦赛中国与哥伦比亚的赛事进行了直播。获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看中国女排的比赛?坦白而言,曾几何时,我对相关赛事的关注亦渐趋减少。自从郎平指导卸任、“朱袁张”一代逐渐淡出,再加上央视转播也少了,不少球迷的关注度确实有所下降。然而,8月25日,央视突如其来地对女排世锦赛中国与哥伦比亚的赛事进行了直播。获悉此讯,我即刻全神贯注地守在屏幕前,直至这场比赛圆满落幕。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支女排,真的“变小只”了!

整场比赛看下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场上队员的平均身高,明显不如从前。李盈莹短暂上场后又休息,其余时间主打的是庄宇珊(1米82)、唐欣(1米84),接应龚翔宇1米86,最高的吴梦洁也没突破1米90大关。

回想郎平执教时期,中国女排那可是实打实的“世界第一高度”。2016年里约奥运夺冠阵容中,袁心玥2米01,朱婷1米98,张常宁1米93,颜妮1米92,惠若琪1米92……她们伫立在球网之前,宛如一堵坚不可摧的壁垒,令诸多欧美强队在面对时都不禁心生忌惮,望而却步!

如今,不少高个子选手像袁心玥、杨涵玉等似乎未获重用——杨涵玉才26岁,正值当打之年,却已淡出主力阵容。眼下这支队伍,除了李盈莹还在支撑锋线,其余边攻清一色不超过1米90。

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女排正在悄然告别“高空作业”,重回亚洲传统的“小快灵”路线?

数据不说谎。根据国际排联(FIVB)最新统计,目前中国女排的平均身高已从2019年的1米89下滑至1米85左右,排名也从世界第一跌出前三。而竞争对手如意大利、塞尔维亚等队,仍保持1米88以上的高位水平。

身高变矮,到底是战术调整还是人才断层?

一方面,这可能与主帅赵勇的战术理念有关。他在战术理念上,更侧重于速度与防守反击的运用。在球员选择方面,他钟情于技术全面且移动灵动的选手,而非一味地执着于“身材越高越佳”的单一标准。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认:像朱婷、袁心玥这样的天才级高大球员,是可遇不可求的。当下,于国内青年梯队之中,具备相似身体条件的可造之材着实匮乏,尚未有显著崭露头角者。

但“变矮”不等于“变弱”。

回顾女排发展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队也正是凭借“短平快”“防守顽强”的亚洲特色横扫世界。如今国际排坛速度越来越快、打法越来越立体,高固然是优势,但绝不是唯一赢球的方式。

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找到了适合这批球员的全新体系?

一传能否保持稳定之态?防守可否展现坚韧之势?快攻能否展现出凌厉之姿?这些要素,才是真正左右比赛走向的核心关键。而从目前实战来看,我们在串联、防守和小球环节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结语——

女排身高“缩水”,未必是倒退,也许是一次战略转型的开始。但我们也不能忽视高空优势流失所带来的拦网、强攻等环节的潜在风险。

未来,是坚持“高快结合”,还是彻底回归“小快灵”?恐怕这不仅是教练组要考虑的,也是每一个关心女排的人值得思考的问题。

你怎么看?你觉得身高在现代排球中还那么重要吗?中国女排应更注重高度,还是速度?诚邀诸位于评论区畅抒己见,留下您独到的观点与见解!

来源:追个剧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