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防汛+治理创新 大竹林街道6.1公里江岸线有“眼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8 15:55 1

摘要:近日,两江新区大竹林街道水上应急救援队成功解救出一名被困在嘉陵江中礁石上的钓鱼男子。这场高效救援的背后,是街道以“AI防汛+治理创新”构建全方位防汛体系的生动实践,也印证了区域防汛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显著提升。

新重庆-重庆日报

近日,两江新区大竹林街道水上应急救援队成功解救出一名被困在嘉陵江中礁石上的钓鱼男子。这场高效救援的背后,是街道以“AI防汛+治理创新”构建全方位防汛体系的生动实践,也印证了区域防汛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显著提升。

水上应急救援基地。

大竹林街道辖区内城水相依,拥有嘉陵江6.1公里水岸线,串联凤栖沱、紫竹苑等社区,还有总长3.3公里的跳墩河、盘溪河2条河流穿越街道。此外,辖区有4座水库以及9个易涝点和22个城市公园,形成“一江四河两溪四库”的防汛防涝治理格局。

汛期江水上涨、水流湍急,江边亲水风险加剧。每日亲水高峰时段,无人机会在重点风险江段巡逻喊话,循环播报“江边水情复杂,隐藏漩涡和暗礁,无论水性好坏,下水均有生命危险,钓鱼市民请远离危险水域”等提示,为防汛注入智慧力量。

江岸线巡护综合应用场景。

街道打造的江岸线巡护综合应用场景,通过布设无人机巡查网络、安装高清智能监控设备,构建“电子哨兵”“移动探头”体系,让水域周边有“眼替”、能预警。

相关负责人介绍,指挥端电子屏可实时显示水文风险等级、重点江段监控画面及无人机巡查任务,无人机每日早中晚固定飞行3次,与巡逻人员立体协同开展提醒、巡护与预警。

无人机拍摄画面。

在体系建设上,街道建立“1+7+7+N”指挥体系,以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防汛抗旱指挥部为核心,设街道、社区两级责任体系,7个工作组统筹7支专业队伍与N个社区网格单元;同时迭代升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构建“预警-响应-处置-保障”四维预案体系,推动防控体系向“人防”为核心、“物防”为重点、“技防”为支撑的“三防体系”主动转变。

这一体系在大竹林街道2025防汛抗旱应急综合演练中充分体现效能 ——救援人员驾巡逻艇施救、无人机精准抛投救生圈、江岸急救队伍及时介入,融合多维度力量展现救援创新。

水上应急救援队员日常巡逻。

救援力量方面,街道成立水上救援队等队伍,并联合市水上应急救援中心、重庆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磁器口派出所、重庆友邦船务有限责任公司共建水上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开展联合演练与救援,弥补嘉陵江两江新区水域救援力量、装备不足等问题。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街道还加强了应急物资储备,备有雨衣、雨靴、沙袋、应急照明设备等,定期组织救援队伍培训演练,确保突发情况能迅速响应处置。

下一步,大竹林街道将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工作理念,持续优化工作举措,不断完善应急响应机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减灾各项工作,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图文/张婷婷)

来源:新重庆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