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吃过他的面。拉面摊子以前在人堆里,大喊“3元一碗”,没花样,就是个摊位和锅。煤气罐就摆在旁边,脸上总是被热气熏得通红。卖面很多年,价钱没变过。就算腰挺不直,一天五六百碗,也是这价。
咋又听说拉面哥了?
有些名字突然在网上又蹦出来。哪怕很久没人提,说不定哪天他又出现在视频推送里,还是熟悉的3元拉面。可评论区的味道明显变了。
拉面哥程运付,坚持3元一碗十多年!
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吃过他的面。拉面摊子以前在人堆里,大喊“3元一碗”,没花样,就是个摊位和锅。煤气罐就摆在旁边,脸上总是被热气熏得通红。卖面很多年,价钱没变过。就算腰挺不直,一天五六百碗,也是这价。
3元价格没涨过,回头客有不少。人喜欢便宜,能吃饱,比别地方几十块的拉面实在。程运付说过,自己的面值这个钱,漆黑锅底煮的面,就值这味儿。他清楚,顾客要的不是新奇,就是能吃饱又不贵的家常。简单的坚持,是他一直在做的事情。
2021年2月,网上一条短视频火了。镜头里就是他,正忙着盛拉面。于是,摊上围一圈全是拍摄的手机。人们来买面的,有吃面,也有专拍视频蹭热度的。
一下子,他成了“拉面网红”。日头下、油腻锅中,他没涨价。很多人点赞,看着他为顾客着想,夸他“实在人”。面对几百碗面,一样只卖3元。他记得自己是凭这碗面火的,热闹也是因为便宜。他怕涨价把老主顾都吓跑。
热度来了又去。围观的人多了,慢慢的原来的顾客不再总来。手机拍摄也少了,摊子没以前热闹。有的人发现,好像谁也没再提他。时间一久,程运付变得安静。那阵潮水过去了,他还是在灶台边。
有一天,他的视频又火了。这次变化挺大,开着辆小车,在全国各地流浪。直播卖面,还在昆明做了一场。他还是那句喊声,“3元一碗”。网友关注又多起来,开播几分钟,点赞就过10万。
评价变了。有好奇,也有争议。有人开始写,“3元面其实不是全包,要加料加蛋再另算。”面和汤3元,配菜要补钱。有观众觉得,这不算便宜了。有人替他说话,加蛋加料是自愿,不是全都要加。反正,卖一碗赚不了几毛钱。
“3元拉面”的争议,在评论区拉扯得很大!
讨论没完,有人翻旧账,找他以前说过的话指责,有好有坏。程运付的争议,开始比他的面还多。
有网友爆料,说拉面哥走红后,还被当地景区邀请拉面。因为要分红和人员编制,最后谈崩了。本地也不让他继续做面。这些都是网友揣测,没有证据。
他说过自己家乡费县的梨有渣,还说没有“秋月梨”。评论立刻炸锅,家乡人很生气。当地梨农直接拿着梨和他对峙。能不能随口说,很多人觉得他不应该踩着家乡的水果做带货生意。
费县的网友,尤其反感。他们说,不能端着家乡的碗还骂家乡的梨。有人批评他,不懂得维护自己家乡的东西,这样做生意伤人。
拉面哥争议事件,不止一次出现!
因为说错话,这件事闹得挺大,有的人觉得他以前是个榜样,现在怎么也会犯这种错。梨农们更是指责他带坏生意。
“拉面哥”走红也不只靠一碗面。有人翻旧账,有人质疑动机。如今他成了流浪摆摊的人,还有没有本地发展机会都说不准。
行走路上,开的那辆小车也成了焦点。有人关注他开车花了多少钱,有人仔细研究他流浪的过程。他的面摊走到哪,争议就跟到哪。
有人觉得他只不过活成了别人的谈资。从大集上的摊子开始,现在的拉面哥面对的不是闲聊,而是各种流言。风评好坏很难说清,几天风头一过,还不如原来的小摊安稳。
“拉面哥”程运付这一路走得不顺。做面没变,风声变了。曾经的热度和现如今的流浪直播比起来,只剩一碗面还在锅里。
很多新的网红一波波冒出来。他原来的流量,渐渐被别人抢走了。三年前摊子的手机围观,现在只剩热锅里的面。没人知道他未来会怎么样。或许他还是会一直把3元面做下去。
程运付的3元拉面摊起了又落,争议也多。他卖面不涨价,网络风口也换了几茬。该有荣光有过该受指责也受了。他在灶台边活着,锅里热汤煮着面,不管观众静不静,传说也还继续。
来源:快乐咖啡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