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常说“人老腿先老”,髋关节和膝关节作为我们身体的“承重轴”和“交通枢纽”,它们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深,老年人的骨关节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刘千
我们常说“人老腿先老”,髋关节和膝关节作为我们身体的“承重轴”和“交通枢纽”,它们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深,老年人的骨关节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76岁的台州人张奶奶就被膝关节疼痛困扰了大半年,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膝盖痛反反复复发作,最终找到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骨科副主任江玲军做膝关节置换手术。
尽管心存顾虑——年龄偏大、还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可能无法耐受手术,或术后疼痛难以忍受,但在详细了解传统人工膝关节置换与更精准、安全的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两种术式之后,张奶奶毅然选择了后者。
手术非常成功。术后仅6小时,张奶奶就在康复师的协助下下床活动,并开始了系统的康复训练。出院后,她还需要在家每日坚持康复锻炼。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康复学科的发展,关节置换手术更精准、安全,手术时间也显著缩短。如今即便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也大多能在6至24小时内下地行走,恢复效率大大提高。
“我们还为91岁高龄的老人做过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手术后第二天早上就能走路爬楼梯了,第三天就能出院回家了。”江玲军补充道。
当然,确诊骨关节病并不一定意味着要走向手术,往往可先采取保守治疗,若效果不佳再考虑手术。至于选择何种手术方式,也需要经验丰富的骨科医生进行精准评估。“实际上,每100位髋膝关节病的患者中,只有约10人需要手术,大部分是老年人。”
江玲军特别强调,老年人的髋关节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以往,骨折后长期卧床会导致血栓、褥疮、坠积性肺炎等导致患者死亡率很高,也增加了家属的照护难度。尽管手术治疗虽然也可能会有相关并发症,但绝大多数患者术后能早期下地行走,并独立照顾自己,能让患者和家属尽快回归正常生活状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行手术治疗就很有必要了。
为什么髋关节和膝关节容易受伤?
什么情况下需要保守治疗?
出现了哪些症状需要手术?
手术后如何快速康复?
……
2025年8月29日15点-16点,浙江大健康名医直播间将邀请到台州恩泽医疗中心(台州医院)骨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江玲军主任,将带来一场关于骨关节健康的科普盛宴。
江玲军主任在髋、膝关节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如果您有相关疾病困扰可以在直播间面对面提问,即刻起扫码关注直播。
王喆/设计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