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换宿:谁是饺子谁是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8 16:13 1

摘要:以书换宿,是一个温柔体面的置换。在经济上行阶段,很多民宿/客栈用它作为一个通道。吸引同频的旅人,也获得流量。也有一些愿景,想让流动的书本,汇聚成小而美的精神驿站。

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如果暂时没找到,不如,先换一页风景。

以书换宿,是一个温柔体面的置换。在经济上行阶段,很多民宿/客栈用它作为一个通道。吸引同频的旅人,也获得流量。也有一些愿景,想让流动的书本,汇聚成小而美的精神驿站。

就像民宿,从最初的家庭接待,成长为旅宿行业的一个分支,乃至成为目的地本身——以书换宿,也在不同实践中演变出新的形态。

谁是饺子谁是醋?答案并不那么想当然。

推出以书换宿的民宿,最常见的出发点是募集图书。

这通常是主人的率性而为,如果从经济上算这笔账,很难平衡。有人目标明确,直接列出需要的书目;有人志向远大,打算以此方式收集1000本书。

位于湖北十堰武当山下的「师傅的山」民宿,一周年店庆时推出了以书换宿活动,为公益书房募书。传道授业解惑的师傅,也以书为媒,传递温暖与爱,而且收书的范围相当广,大有有教无类之风。

师傅的山


对民宿而言,情怀之外,也要考虑务实的一面:书价和房价差距明显,如何控制成本?有的民宿把房间使用期限限定在淡季;也有的,按书价抵扣房费,而非直接置换。

之所以选择募集,而非直接采购,民宿主依夏解释说:从天南海北汇聚而来的书籍,本身就是一种风景。这种独特性也能带来隐性的品牌价值和流量入口。

作为非标交换,以书换宿呼应着民宿诞生之初的逻辑——互助、信任与分享。

在另一些情况中,书和宿的关系,则要微妙得多,甚至发生了某种形式的对倒。

金华磐安,秀美山水之中,有一家理念独特的民宿——寺前地方志主题民宿,不仅提供住宿,也在用一种新颖又古老的方式,守护一方记忆。

寺前长期实行以书换宿,更准确的说法是「以房养书」。

这里只收一种书:地方志。只要你携带一册他们未收录的地方志,就能换取一晚住宿。

这份执着源于家族情愫。

民宿主陈剑的爷爷陈亨华先生曾是首部《磐安县志》的编辑之一。当年磐安复县未满十年,编志困难重重,需远赴外地档案馆、图书馆查抄史料,为此耗费了无数心血。

他本人也喜欢收藏方志,两种情感叠加,促使他「开一家民宿来收藏地方志」。

「我们去住民宿主要是去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地方志正是当地风土人情最权威的纸质记载;我觉得两个是可以非常完美融合的。」

寺前地方志主题民宿


2022年,寺前地方志主题民宿正式运营。4间客房,润川、岭溪、流岸、岩潭,皆取自磐安地名。整栋建筑,也如同一座宁静致远的方志馆。

以书换宿的想法,源于一场志趣相投的交谈。

2023年,浙江日报金华分社原社长、地方志爱好者徐晓恩以个人身份入住,双方在交流中碰撞出这个想法,并迅速落地。

目前,他们已通过这一方式收集了两三百册方志,有官方的捐助,也有来自远方的信任。一位温州的教师,从未亲临,却因共同的热爱,陆续向寺前寄来了几十本方志。

寺前地方志主题民宿想做的并不止于收藏,还有传承活化。

他们推出了方志雕版印刷体验活动,鼓励客人从「知」到「行」——循着方志记载,探访玉山古茶场的春社秋社、感受磐安炼火的震撼,并为客人定制专属的旅游路线。

寺前所在的村庄本就有民宿基础,只是一直处于自发发展状态。在以民宿收入覆盖养书成本、收集更多方志之外,他们也希望借此提高运营能力,今后以代运营的方式,助力区域内的民宿共同发展,让更多散落乡野的村落被看见、被阅读。

同样把书放在优先地位的,还有位于大理的书理。

创始人文林的初衷是建一座民营的图书馆,把阅读带到乡村。

如果你关注过去年大火的《世界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就会了解许多图书馆的馆配和真正的阅读需求之间有多大的错位。

价格便宜的馆配书,难以保证品质,而持续更新品质好的图书,又是笔不小的开支。

书理图书馆一角

文林决定以民宿反哺图书。

木结构的白族传统民居,楼下是图书馆,楼上有几间舒适房,实行用书换宿,捐赠5册图书就可成为图书馆共建人。同时,邀请白族的民间手艺人以及非遗传承人,向旅行的朋友传播当地文化和民俗。

但他很快发现了自己的天真。

大理的民宿数量多达四五千家(2020年前后数据)。要在这个庞大的「民宿集群」中突围,难度可想而知。

幸运的是约九成的共建人,之所以热情参与,并非为了住宿,而仅仅是出于对共建图书馆理念的认同。

来自世界各地的旅人加入共建行列,有学生、教授、作家、音乐人、译者、导演……截止2024年底,书理累计接受770多位共建人捐赠的近两万册图书。

2023年,书理从大理古城搬到了更广阔的乡村,不再以换宿的方式募集图书,变为更纯粹的公共文化空间。每年举办的活动可以多达70余场。

如今占到营收大头的非遗甲马版画体验课,就脱胎于最初的公益分享。

很多爱书人捐书并非为了住宿。只要空间承载的想法足够吸引人,用入住来交换也要体验一把。

在苏格兰小镇威格敦(广受报道的《书店日记》就诞生在这里),有一家名为「开卷」的书店。旅客只需通过网络平台预订楼上的公寓,就可以实际经营这家书店。

从图书陈列、采购建议到读者互动甚至举办活动,一切都由你主导。当然,上岗之前需要接受简单的培训,确保这不是一场游戏。

开卷书店


对于许多心怀书店梦的人来说,这无异于一张「梦想体验券」

曾有一位客人就在驻店期间推出了「宠物主题周」:凡事进店的狗狗,都能获得一块免费饼干,主人购书还能享受优惠,温馨又有趣,瞬间拉近了与社区的距离。

这个换宿创意源自美国人杰西卡·福克斯。她曾经为了实现在苏格兰海边旧书店工作的心愿,以打工换宿的方式在那游历了一个月。

2013年,她干脆买下这家书店,让更多人能短暂地成为书店店长。从持续不断的订单来看,这座梦想驿站人气颇高。开卷书店还为客人准备了自行车,方便他们在「经营」之余探索周边的乡村与海岸风光。

带一本书去旅行是个好想法。以书换宿,为阅读翻开新的篇章。

书和宿的互动,总有人愿意做点什么。2024年,宿集营造社联合中国头部民宿品牌发起「民宿读书计划」,邀请了出版社、高校、读书博主精心甄选,以礼物的形式,给住宿者赠书,关于目的地、关于季节、关于想象......

民宿是一种交互的旅行体验,蕴含着除了风景之外的广阔天空;阅读也是一种交互,字里行间,你来我往。关于阅读和旅行,你还见过、想过哪些有趣的互动?欢迎留言分享——

图源:寺前地方志主题民宿、彩虹尽头、dailystar、unsplash

来源:文旅壹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