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不住压力,墨西哥也准备苦一苦中国了,有四大风险必须面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8 15:12 1

摘要:墨西哥政府计划在下月公布的 2026 年预算提案中,对中国进口的汽车、纺织品、塑料等商品提高关税。消息人士透露,墨西哥此举,既是为了 “保护本国企业免受中国廉价商品冲击”,更是为了满足特朗普政府 “北美堡垒” 战略的要求。简单说,就是要把中国商品挡在北美市场外

比较突然的一个消息,一个和中国做了多年生意的老朋友,突然给咱背后来了一刀。

据彭博社 8 月 28 日报道,墨西哥政府计划在下月公布的 2026 年预算提案中,对中国进口的汽车、纺织品、塑料等商品提高关税。消息人士透露,墨西哥此举,既是为了 “保护本国企业免受中国廉价商品冲击”,更是为了满足特朗普政府 “北美堡垒” 战略的要求。简单说,就是要把中国商品挡在北美市场外,强化美墨加内部产业链。

比较微妙的一点是,墨西哥发布该消息,距离特朗普威胁对华恢复 200% 关税不到 72 小时。一个曾经明确表示,绝对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的国家,突然就选择站到了美国那边,决定苦一苦中国。当然,理由也很容易理解:扛不住压力。

第一个压力来自特朗普。自特朗普重新掌权后,对墨西哥的要求从 “边境管控” 升级到了 “经济配合”, 不仅要在美墨边境修墙、抓移民,还要在贸易战里当 “北美马前卒”。年初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找墨西哥财政部 “谈心”,要求 “重新审视中国商品在墨西哥的渗透”;最近几个月,特朗普团队更是把 “选边站” 当 KPI 考核,连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传统盟友都被催着交 “投名状”,墨西哥自然成了重点盯防对象。

第二个原因是墨西哥自己 “兜里没钱”。2025 年上半年,墨西哥 GDP 增长几乎停滞。财政赤字越滚越大,政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候美国递来 “橄榄枝”:你加征中国关税,我就多给点贸易优惠、多放点投资。对墨西哥来说,这简直是 “用中国的市场换美国的钱”,短期看好像是挺划算。

但这步棋,墨西哥还是下得太急了,有点不太顾他人死活的感觉。如果墨西哥的这步棋落地了,对中国来说至少有四大风险必须去面对。

首先是中国企业 “直接挨刀”。拿汽车零部件来说,2024 年墨西哥从中国进口了47.4亿美元的零部件,若核心部件关税提高 25%,墨西哥车企总成本至少涨 5-10%。纺织品更惨,墨西哥已经对 138 类成衣加了 35% 关税,中国纺织企业的价格优势没了,订单会加速往越南、印度转移 。自 2025 年 1 月起,墨西哥已经对亚马逊、Shein 等平台征收 16% 增值税,叠加关税后,中国跨境电商商品综合税率可能超过 50%。

其次是 “北美供应链洗牌”。墨西哥提的 “北美堡垒” 战略,核心是让商品 “必须北美造”。比如 USMCA (《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议》)规定,汽车零部件 75% 得在北美生产,中国通过墨西哥转口到美国的电子产品,以后可能要被严查 “原产地”;墨西哥本地组装厂要是用了太多中国零件,连出口美国的关税优惠都保不住。

更麻烦的是 “示范效应”。墨西哥这一动手,相当于给其他国家 “打样”。现在智利、巴西已经对中国钢铁加税,阿根廷在反倾销中国拉链,哥伦比亚还在观望。 要是美国再拉上欧盟、印度搞 “对华贸易统一战线”,中国商品的全球市场空间怕是要被迫压缩。

最后是地缘战略的 “暗战”。墨西哥这波操作,本质是美国 “友岸外包” 战略的延伸 ,把中国从拉美供应链里挤出去,削弱 “一带一路” 的布局。要是墨西哥彻底倒向北美贸易圈,拉美说不定冒出个 “去中国化” 供应链联盟。更糟的是,经贸问题和政治议题一挂钩,比如芬太尼、移民这些敏感事儿,中国企业在墨西哥的运营风险只会更高。

现在问题来了:墨西哥这步棋能走通吗?我看悬。一方面,中国早就不是当年的 “被动挨揍” 状态,特朗普威胁稀土出口时咱们没接招,说明反制工具早备好了;另一方面,墨西哥自己的经济账算不清,加税能短期讨好美国,但丢了中国这个亚太最大贸易伙伴,汽车制造、基建合作的损失,恐怕短时间内很难补回来,更别说中国企业调整供应链后,墨西哥可能连 “转口中间商” 的角色都保不住。

总结一下,墨西哥这次对华加税,本质是 “美国施压 + 自身缺钱” 的短期妥协,但长期看是 “饮鸩止渴”。对中国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倒逼产业升级、拓展多元市场的机会。

来源:唐永红教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