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铺就信息通途 中国电信陕西汉中分公司助力深山养牛人迈入新生活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8 15:11 1

摘要:“现在放心多了,就算我去街上赶集、下地干活,也能随时打开手机看看家里有没有来人、牛有没有出事。”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宗营镇杨家山村72岁的郭有德高兴地说道。杨家山村地处秦岭脚下,郭有德已经养了一辈子的牛。多年来,他每天起早贪黑,守着几头牛艰难谋生。“以前的日子真

“现在放心多了,就算我去街上赶集、下地干活,也能随时打开手机看看家里有没有来人、牛有没有出事。”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宗营镇杨家山村72岁的郭有德高兴地说道。杨家山村地处秦岭脚下,郭有德已经养了一辈子的牛。多年来,他每天起早贪黑,守着几头牛艰难谋生。“以前的日子真是苦,除了看牛就是睡觉,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最让他无助的是每当牛生病时,手机根本没有信号,他只能一口气跑两公里山路,到村里找人帮忙。“那时候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转机,源于一场数字乡村建设的春风。中国电信陕西汉中分公司在推进杨家山村“数字乡村”项目调研时,营维工程师齐洪俊偶然了解到,不仅村里住户需要网络,更偏远的杨家山四组还住着两户养牛人——郭有德和邢志宏。由于地处哑姑山深处,远离行政村,他们常年处于“信息孤岛”,通信基本靠“跑”,生活极其不便。

“必须把信号送进去!”中国电信汉中分公司迅速响应,组织了一支十多名工程队员组成的突击队,实地勘察地形、规划光缆布放路径。他们要面对的,是长达4公里的复杂山地,沿途山势陡峭、土质疏松,多处存在滑坡风险,施工难度远超预期。

尽管困难重重,这支队伍没有退缩。他们肩扛手拽,将一根根电杆、一捆捆光缆运上山;为避免地质灾害点,线路多次绕行,杆位一再调整。工程师齐洪俊回忆时说:“那段时间,我们每天山上山下往返数十趟,不少队员袜子磨破了,鞋底也走穿了,但没人喊累。”

最终,在架设30多根电杆、布放4公里光缆后,光纤网络终于成功接入郭有德家中。中国电信不仅为他们开通了高速宽带和网络电视,还贴心安装了一套“天翼看家”视频监控系统。

一根细细的光纤,就这样改变了一位七旬养牛老人的世界。现在的郭有德,不再是那个与世隔绝的深山农户。通过中国电信搭建的信息网络,他不仅可以随时用手机和外界联系,看电视、了解行情,还能通过监控摄像头实时查看牛圈状况。信息化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的便利,更点燃了他扩大生产的信心。郭有德很有信心地说:“我正准备新建几间鸡舍,再养些鸡,扩大经营规模。有了网络,我能学技术、找销路,收入肯定要比以前强!”

从昔日“满山跑”到今日“屏上看”,从闭塞的“信息孤岛”迈向便捷的“云端生活”,郭有德的生活蜕变,正是中国电信汉中分公司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努力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的生动写照。

在杨家山村,数字化治理已悄然覆盖全村关键节点。各主要岔路口、池塘周边、垃圾集中清理区等位置,均安装了中国电信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将车辆通行、人员流动等画面传送至村委会及上级综治平台。村干部表示,即使不派人巡逻,也能全面掌握治安动态。该系统还广泛应用于水域治理、垃圾清理监督和森林防火等多个场景,大幅提升了乡村治理的精细化与效率。

“村里多个区域现已实现天翼云播全覆盖。”杨家山村村支书杨超介绍道,“以往传达信息得靠干部跑腿挨家通知,如今在村委会一开口,全村都能清晰收听。”天翼云播不仅显著提高了应急指挥、政策宣传和党建学习的效率,还成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窗口。农技讲座、健康知识、反诈骗提醒、经典名著、音乐和天气预报等内容通过广播传入千家万户,有效促进了乡村精神文化建设。

中国电信汉中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农村偏远地区通信设施建设仍是当前工作的重点。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资源投入,让更多农户像郭有德一样,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红利。

乡村振兴,数字赋能。在中国电信陕西公司的持续推进下,天翼数字乡村平台已服务全省超过1.3万多个行政村。越来越多像杨家山这样的乡村,正快步走向治理数字化、生产智能化和生活智慧化——数字力量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全新动能。

本文来自【中国电信】,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