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诺奖没戏了?特朗普为乌克兰和平造势,却连2025候选都没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7 03:40 3

摘要:不过,特朗普也难掩对获奖前景的“宿命论”态度。他曾向记者坦言,“很多人说,无论我做什么,(诺贝尔委员会)都不会认可我,而我也不会为了获奖搞政治操作”。即便如此,在与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签署和平协议时,他仍难掩期待,称若能获奖“当然是莫大的荣幸”。

唐纳德・特朗普在两届总统任期内,始终对诺贝尔和平奖怀有强烈渴望——这一象征全球和平领域最高荣誉的奖项,能让他跻身备受推崇的“专属俱乐部”。

与美国总统竞选的广泛选民基础不同,诺贝尔和平奖的归属仅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5名评委决定,能否获得至少3票支持,成为特朗普获奖的核心门槛。

近几个月,特朗普对该奖项的争取力度明显加大。他公开表示,近期为促成乌克兰和平协议所做的努力,可能是自己冲击诺贝尔奖的关键突破口。

此外,他还以“减少全球冲突”为由为自己造势,称“若回顾战前数据,上周统计的冲突数量为6起,到周五已降至10起”,试图以此证明自身在推动和平方面的成效。

不过,特朗普也难掩对获奖前景的“宿命论”态度。他曾向记者坦言,“很多人说,无论我做什么,(诺贝尔委员会)都不会认可我,而我也不会为了获奖搞政治操作”。即便如此,在与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签署和平协议时,他仍难掩期待,称若能获奖“当然是莫大的荣幸”。

特朗普的获奖之路,从一开始就面临挪威评委的“信任危机”——5名评委中,至少3人曾公开对他表达不满,直接压缩了其获得多数票的可能性。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约尔根・沃特内・弗莱德内斯是关键反对者之一。作为倡导言论自由的组织“挪威笔会”负责人,他在去年12月公开谴责“即便在民主国家,言论自由也在受侵蚀”,并直接点名批评特朗普,称其“在竞选期间对媒体发起了100多次口头攻击”。值得注意的是,弗莱德内斯由挪威工党任命,而该党正是挪威执政党,在委员会成员任命上拥有重要话语权。

另一位评委、挪威前中右翼教育部长克里斯汀・克莱梅特的态度更为尖锐。今年5月,她撰文指责特朗普“就任总统仅100多天后,就开始瓦解美国民主,全力摧毁自由和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对其执政理念和行为全盘否定。

第三位对特朗普持负面态度的评委是前中左翼政治家格里・拉森。早在2017年,他就曾在推特上批评特朗普减少美国对外援助的决定,称“特朗普正在将数百万人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2020年美国大选前一天,他还在Facebook上发布佩戴“让人权再次伟大”棒球帽的照片,隐晦表达对特朗普的反对。

仅剩的两名评委中,学者阿斯勒・托杰是唯一对特朗普表现出些许“同情”的人——他曾撰文提及特朗普在拜登执政期间遭遇的法律困境,态度相对中立;另一位评委则未留下明确批评特朗普的公开记录。但即便如此,在“3票反对、2票中立”的潜在格局下,特朗普的票数已难以达标。

为争取诺贝尔奖,特朗普展开了多维度的“竞选”行动:既有与世界领导人的公开互动,也有针对挪威关键人物的私下推动。其中,他与挪威财政部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的互动尤为关键——斯托尔滕贝格在担任北约秘书长期间与特朗普建立了密切关系,且其所属的挪威工党在诺贝尔委员会成员任命中拥有发言权。

据知情人士透露(因敏感未具名),特朗普上个月曾在与斯托尔滕贝格的电话中提及诺贝尔奖事宜。尽管斯托尔滕贝格在声明中仅强调“讨论了关税、经济合作,为后续与挪威首相通话做准备”,并以“不透露更多通话内容”回避相关话题,但这一细节仍印证了特朗普对奖项的主动争取。

与此同时,部分访问白宫的外国领导人也公开为特朗普“站台”。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直接向特朗普递交了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信;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直言“若不是特朗普总统,谁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还暗讽诺贝尔委员会曾“把奖颁给毫无作为的人”;亚美尼亚总理尼科尔・帕希尼扬则更直接,当场询问特朗普“能否邀请我们参加颁奖典礼”,特朗普笑着回应“你就坐在前排”。

不过,这些声援并未改变外界对特朗普获奖的质疑。奥斯陆和平研究所所长尼娜・格雷格指出,“白宫或许能将特朗普标榜为‘首席和平使者’,但真正的和平需要时间检验,且很少依赖单一领导人。更关键的是,特朗普曾挑战甚至破坏国际合作——这正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奖设立和平奖时的核心关注领域,这让他获奖的可能性大打折扣”。

从时间线和候选名单来看,特朗普在202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可能性已基本为零——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截止日期为每年1月,而2024年奖项结果将于10月公布,此时特朗普已错过提名窗口。

更值得关注的是,和平研究所组织(PeaceResearchInstituteOrganization)公布的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候选名单中,同样没有特朗普的名字。

该名单包括:因调解加沙和平而获提名的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赫曼・阿勒萨尼、前总统吉米・卡特创立的卡特中心,以及国际刑事法院(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曾因该法院调查美国和以色列官员,将其高层列为制裁目标)。

尽管当下希望渺茫,但仍有部分挪威人士认为,若特朗普能持续推动乌克兰和平进程,或许能为未来获奖创造机会。尼娜・格雷格就表示,“我确实赞赏特朗普本周召集欧洲领导人讨论结束乌克兰战争的举动,这是一种非常规的促和方式,虽不符合传统流程,但有时可能奏效——我也希望他能相信这种方式的价值”。

事实上,美国前总统中不乏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如2002年获奖的吉米・卡特、2009年上任仅数月便获奖的巴拉克・奥巴马(连奥巴马本人都承认该决定“引发相当大争议”),以及伍德罗・威尔逊、西奥多・罗斯福等;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也曾获此奖项,且这些奖项均伴随不同程度的争议。特朗普能否打破当前僵局,未来能否跻身这一列表,仍需时间给出答案。

来源:刊刊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