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出了款AI智能硬件!真能吊打同类型其它产品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8 15:06 3

摘要:近些年来,各种各样的硬件AI助手产品犹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像很多的电纸书都会自带会议记录等功能,但今天咱们要来看另一种形态的会议记录助手产品,这类产品能做的不仅仅是会议记录功能,其实更像是你的私人秘书—卡片式AI录音卡。

近些年来,各种各样的硬件AI助手产品犹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像很多的电纸书都会自带会议记录等功能,但今天咱们要来看另一种形态的会议记录助手产品,这类产品能做的不仅仅是会议记录功能,其实更像是你的私人秘书—卡片式AI录音卡。

前两天,在钉钉十周年之际,他们也是发布了旗下的首款AI录音卡产品DingTalk A1,刚好作为内测用户我也是提前拿到了,与此同时我手上还有PLAUD ONE,号称目前卖的最好的AI录音卡产品以及出门问问出品的Ticnote,那咱们就来做个对比横评,看看谁更适合你。

外观&交互

三款产品主体均是采用的铝合金外壳,质感上都还是很不错的。PLAUD ONE和DingTalk A1更加圆润,从外观上来说更加年轻化;但Ticnote这个嘛...更加偏向商务、更加方正一些。

三款设备均配备了磁吸的皮套壳,可以通过皮套壳上的磁吸装置吸附在带有磁吸的手机、手机壳上。从带壳厚度上来说,三者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十分接近,戴在手机上使用的手感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重量方面,DingTalk A1裸机重40.87g,带磁吸套约为70.39g;

PLAUD ONE裸机为28.91g,带壳重56.37g;

Ticnote裸机为28.77g,带壳为57.7g

从裸机上来说,Ticnote最薄,而DingTalk A1由于彩色OLED屏幕、Type-C充电接口的原因,机身最厚,但也只有3.8mm。

在外观上DingTalk A1还配备了一块0.95英寸的彩色OLED显示屏,可以显示设备的当前电量、录音状态、连接状态等等信息。

Ticnote也配备了一块极小型单色OLED屏,仅仅只能显示黑白信息,尺寸方面相比于A1的要小上不少;在信息显示方面,可以显示当前的录音模式、录音状态以及剩余电量信息。

而PLAUD ONE上则没有配备显示屏。

在交互方式上,三款设备均不支持触控交互,但三款设备都配备了实体按键,且按键数量都是两枚,但在交互方式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其中PLAUD ONE和Ticnote都是按钮+拨片的组合,通过拨动拨片更改当前录制的方式,向上为通过顶部麦克风进行录制;向下为通过机身麦克风录制。DingTalk A1则是通过智能识别的方式进行区分麦克风收音方式。通过操作按钮和辅以震动提示,可以做到开始录音、停止录音等操作。

那DingTalk A1这边则是采用的两枚按键的设计,一枚大按键按住开始语音备忘,后面据说还会开放更多功能;小按键长按+震动提示后开始持续录音。

充电方式...Ticnote和PLAUD ONE都是采用的背部磁吸充电的方式,需要额外注意,这种方式的充电线是特殊充电线,如有遗失还需要额外购买;那DingTalk A1则是采用的C口充电的方式,这真的是太友好了!那同时Ticnote的充电线为A口设计,如果准备入手Ticnote的还需要注意家里有没有带有A口的充电器。

外观部分咱们就看到这,既然是AI录音卡,那其实软件功能的体验上更为重要。

软件AI功能

PLAUD ONE需要通过谷歌商店下载配套的APP,如果单独下载APK文件,会非常慢!对!非常非常慢!甚至还会出现下载失败的情况!哦对,需要注意一点,如果不是从商店下载的PLAUD 软件,还有可能出现无法使用AI功能的情况。

Ticnote的APP下载就要顺利很多,在各大手机的有用商店内都能下载。

DingTalk A1这就不用多说了,直接集成在钉钉里面,就能直接对设备进行管理。

AI录音卡的AI功能更多的还是体现对录音内容的总结上,特别是像会议纪要、总结等等。那三者在这些功能上都是支持的,咱们直接来看到实际的表现效果。

在AI模型的选择上:

DingTalk A1作为阿里旗下的硬件产品自然自家Qwen模型都是能够调用的,DingTalk A1支持Qwen3-235B、QwQ-plus、DeepSeek-R1(qwen32b蒸馏版)、DeepSeek-R1(671B满血版)、DeepSeek-V3(671B满血版)

Ticnote支持调用DeepSeek-V3、豆包1.5 Pro、通义千问MAX以及Kimi-k2

PLAUD ONE支持调用Gemini 2.5 Pro、Gemin 2.5 Flash、GPT-4.1、Claude 4、o3、o3-mini、GPT-5。

咱们这边录制了一段半小时的访谈节目,看一下这三款设备总结的结果怎样。

先来看到DingTalk A1,A1目前支持生成转写、纪要、章节以及分析;后续还会支持生成思维导图等更多内容

其中转写支持分辨讲述人,识别的成功率方面还是相当高的。

纪要中则是根据录音内容进行概述,可以看到这篇访谈主要讲述的就是造车的历程,纪要里面支持生成内容、最终决议事项以及生成待办等。

在A1中还提供了很多很多模版供选择,如果当前的模版不符合这次的情况,也能自由更换。模版涵盖会议、电话、教育、采访、销售、医疗、咨询、法律、金融多种主题形式,并且这些模版的使用是没有次数限制的。

分析则是对内容的更深层次的分析。

A1有一点很有意思,支持可视化的人声位置显示,这是三款设备中唯一一款支持的,这也是得益于内置的五颗全向麦+1颗骨传导麦。

PLAUD ONE支持生成转写、总结、思维导图以及概览(需要开通PLAUD会员)

总结模版中包含了通用、会议、演讲、通话、面试/采访、医疗、销售、咨询、教育、建筑、IT行业、法律、房地产、金融、功能性多个主题。

在每个主题下又有多个细分模版可供选择,但需要注意这个模版的使用是有次数限制的。

转写部分PLAUD ONE同样支持分辨说话人,支持命名发言者,在转写正文上方还列好了大纲,支持直接点击跳转,识别准确率方面同样也是非常高。

总结部分,PLAUD ONE会自动帮你生成主题,纲要、介绍、要点以及见解等相关内容,从内容丰富度上来看还是非常充足的,基本上将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

思维导图方面,基本上就是按照总结来生成的,内容相对来说并没有那么的简洁,有点太繁杂了。

除了这些功能之外,它还有个Ask AI以及概览,这两项功能都是需要额外付费的。

Ticnote支持生成总结、转录、思维导图、顿悟、深度研究以及播客。

在模版选择上,支持金融、产品开发、通用、教育、采访以及销售几大板块,从数量上来说比DingTalk A1以及PLAUD ONE要少一些。

Ticnote这里生成的总结还是很有意思的,先总结访谈概览,下面突出核心亮点,再来介绍访谈过程中的几大主题、最后形成深度洞察以及核心语录。将整个访谈全部浓缩成简短的核心词汇,需要仔细阅读访谈内容的可以跳转转录,在总结这就是浓缩的核心。

那同时在生成的顿悟中也会将整篇内容生成三个非常简短干练的见解,这样一看就能一目了然。

深度研究中还能再次浓缩生成深度研究报告。

比较有特色的是,还能生成播客内容,适合休闲的时候听一听。这个播客是两个主持人之间的对话,将整篇访谈的内容浓缩在播客中,我觉得还是很有趣的。

Ticnote有个跟PLAUD ONE类似的功能,支持与AI直接对话,提问关于这篇访谈中的内容,这项功能Ticnote是有免费次数的。

DingTalk A1目前是不支持回答关于录音中的内容,但是可以直接进行AI对话的,回答的内容则是来自大模型的回答。

从生成的速度上来说,DingTalk和PLAUD ONE生成一份37分钟录音的纪要大概在三分钟左右,而Ticnote则需要6分钟。

办公软件协同

AI录音卡作为一款AI办公硬件,就算是记录下会议并且完成转录,那分享给同事也是件“大事”。

PLAUD ONE如果需要分享链接的形式,需要先开启云空间,这对于大陆的用户来说其实并不是很方便。

如果不采用链接的形式,则只能以文本的形式进行分享,如果需要分享成文档形式,也需要将内容上传到云端进行处理。

Ticnote这边支持直接将链接分享出去,并不需要事先开启个人云空间,并且导出文件均是在本地完成。

DingTalk A1这边,如果公司同时用的都是钉钉,直接点击生成的纪要就能分享给同事,也支持生成外部链接以及文档。

那既然是钉钉出品,它还能帮助我们创建待办,按住背面的圆形按钮,直接说出明天需要干的事情,它就能直接在钉钉中创建待办。

除了可以帮助创建待办之外,还能结合钉钉实现实时翻译,目前也是支持到21种语言同声传译以及8种语言的及时互译;其他两款是不支持实时翻译的。

并且在后续的更新中,还支持将生成的纪要一键导入钉钉AI表格中,对于记录一些繁杂数据的岗位来说,这真的是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续航&充电

满电状态下三台设备同时开始录制,大概持续七个小时,DingTalk A1剩余81%电量、PLAUD ONE没有详细的电量百分比显示,则是通过满电、高电量、中等电量的形式来显示,七个小时后依旧显示满电量;Ticnote则是只剩下69%的电量。

充电方面,三款设备均剩下一半电量左右开始测试,DingTalk A1充电功率维持在2.6w左右,PLAUD ONE以及Ticnote则维持在1.5w左右。

价格

最后的最后,还是回到价格上,目前Ticnote免费额度为300分钟每自然月,与AI对话是十次。如果超出则需要额外付费,专业版是每年578元,商务版是每年1188元,这个价格还是比较贵的。

PLAUD ONE同样也是每个月赠送300分钟免费转录额度,Pro会员是788港币一年(约723.94人民币),Unlimited会员是1888港币一年(约1734.51人民币),相比于Ticnote来说,这个价格则更贵了....

DingTalk A1的价格则相对来说便宜不少,每月赠送1000分钟的额度,专业版也仅需599元。

以上这些呢,都还是软件的价格,硬件方面,Ticnote以及PLAUD ONE的售价均在千元左右;DingTalk A1旗舰版售价799,青春版(无屏幕)售价499,相比于其他两款都便宜不少。

三者怎么选?

那从目前的体验上来说,DingTalk A1支持生成的内容相对来说较少一些,但放在工作中也是完全够用了,不过,在办公社交软件的协同上来说,这是它的独特优势,要更顺畅;另外两款虽然功能较多,但如果想要畅快的使用这些功能说白了,还是得付费,一年额外付出1~2千元的AI软件费用,我想大部分消费者都会直接被劝退吧。钉钉这一点就很好,每月1000分钟的免费转写额度和10GB的云存储,还有AI应用,对绝大多数消费者已经够用,不需要再为软件额外付费了。

那目前DingTalk A1还是在内测中,等到下半年软件功能持续升级后,也会支持生成思维导图、支持联动文档等功能。

如果你的预算不高,想要一款本地化做的比较好又没有那么多付费墙,能用得顺畅的AI录音卡,那DingTalk A1是个不错的选择,等等后续功能升级,体验会更好。那如果你经常出国,访问没有阻隔,想要目前就体验到比较全的功能,那Ticnote和PLAUD ONE目前的体验会更好。

OK,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

希望对你了解这类产品有一定的帮助

让我们下篇文章

再见

来源:科技小尾巴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