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品一品云南世遗之美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0 20:03 2

摘要: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省丽江市考察了丽江古城了解当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况今日正值春分好时节让我们一起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从丽江古城开始品一品云南的世遗之美☟☟☟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由于地处金沙江的江湾

3月19日下午

习近平总书记

在云南省丽江市考察了丽江古城

了解当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况

今日正值春分好时节

让我们一起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从丽江古城开始

品一品云南的世遗之美

☟☟☟

丽江古城

始建于宋末元初

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由于地处金沙江的江湾

而金沙江古称丽江,因此得名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 马登科 摄

丽江古城

涵盖了大研古城

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

其主体为大研古城

城内民居为院落式建筑

融汇了汉族、白族、彝族

藏族、纳西族等

多民族的文化特色

习近平在云南丽江市考察调研。(图源:新华社 摄影:谢环驰 燕雁 申宏 翟健岚)

山水相依,人城共融

1997年

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成了云南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也是全国第一个

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

历史文化名城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

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

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

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

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

为了让文化遗产

“守得住”“活起来”

近年来

丽江古城

加大保护修复和开发利用

恢复特色民居、名人故居的历史原貌

打造30个各具特色的文化院落

展示东巴文化、纳西族歌舞、民族手工艺等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 供图)

历经岁月洗礼

成就世界记忆

现下漫步丽江古城

总有穿梭时空的错位感

让你梦回那个马帮铃声悠扬的年代

丽江古城街道一景 马登科 摄

如今

丽江古城

已成为展现丽江历史文化

和民族风俗风情的“活体记忆”

这座高原山水之城

用最美的姿态

等待世人前来体验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雪山和古城相互衬映 马登科 摄

文化和自然遗产

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云南

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省

除了丽江古城外

云南还拥有5项世界遗产

它们

犹如六颗璀璨的明珠

在世界遗产宝库中熠熠生辉

是云南独特魅力的结晶

是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见证

一起来品一品

云南世遗之美有多惊艳

三江并流保护区

是中国唯一满足

全部四条世界自然遗产标准的景观

堪称是世界自然遗产中的

“顶配王者”

“四山夹三江”的地球奇观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供图)

“三江并流”

是地质演化史上的奇观

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

三条大江从青藏高原奔涌而下

它们并肩而行

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

奔流170多千米

共同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自然交响曲

怒江美丽公路和湍急的怒江水并行 (江蕊先 摄)

在三江并流保护区

你可以欣赏到

峡谷的险峻、高山的雄伟

湖泊的宁静、森林的繁茂

……

置身其间

江水的流动之美

犹如一首悠扬的诗篇

让你陶醉于它无尽的旋律

与深邃的意境之中

“云南十八怪,石头长在云天外”

云南山高岭峻

石林尤为奇特

云南石林形成于2.7亿年前

历经漫长的地质演化

和复杂的古地理环境变迁

形成了极为珍贵的地质遗迹

世界自然遗产—云南石林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供图)

走进石林

众多造型独特、形态各异的石头

有的像人、有的像物

或奇悬幽险、或恢弘大气

让人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云南石林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供图)

石林之景

千嶂叠翠,群峰壁立

水与石在这里交融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喀斯特形态

都集中在这里

构成了一幅喀斯特地质的全景图

中国南方喀斯特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石林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供图)

在美丽的抚仙湖畔帽天山上

坐落着中国首个化石类世界遗产

澄江化石遗址

澄江化石遗址化石墙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 供图)

这里

记录了寒武纪早期古生物群像

是地球生命演化历史的杰出范例

也是著名古生物化石“模式标本”产地

被誉为“世界古生物圣地”

游客在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参观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 供图)

穿越亿万年的时光

在昆明鱼、华夏鳗、奇虾

等古生物化石中

得以窥探5.3亿年前

海洋生命壮丽景观和现生动物的原始特征

它们是记录寒武纪

生命大爆发奥秘的“无字天书”

诠释了生命的起源过程

描绘着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之美

澄江化石地发现的寒武纪动植物化石(澄江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在澄江化石遗址

种类丰富、造型奇特、栩栩如生的化石

可以让人近距离感受到

生命之美的独特和珍贵

这里的每一块化石

都是一本沉睡的历史书

它们是时光的见证者

也是历史的记录者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 刘贵能 摄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

我国第一个以农耕文明为主题的

世界文化遗产

元阳梯田与哈尼山寨 刘建华 摄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山岭雕刻”

从远处眺望

如等高线般的梯田

从山脚延伸至海拔2000多米的山巅

级数最多达3700多级

连片的上万亩梯田

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

在漫漫云海的覆盖下

构成神奇壮丽的景观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沈少雄 摄

云影波光,春华秋实

在过去的1300多年间

当地人民创造了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

“四素同构”的生态系统

孕育了红米、牛、鸭、鱼等丰富的物产

创造了梯田农耕文明的世界奇观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图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

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哈尼梯田

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景色

在阳光的照射下

梯田的水面

波光粼粼、闪闪发光

云雾缭绕间流光溢彩

入目皆是光影之美

哈尼梯田 (图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普洱景迈山 赵家琦 摄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由古茶林、茶园、森林和传统村寨构成

历经上千年的积淀和传承

形成了5片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古茶林

和分布其中的9个传统村落

是保存完整、内涵丰富的

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

景迈山古茶林 周思雨 摄

漫步景迈山

古茶林郁郁葱葱

村寨里民居错落有致

“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

的景观结构浑然一体

普洱景迈山 赵家琦 摄

云海浩气澎湃其间

古树披纱翠绿氤氲

古老的茶树与原始森林

交错出一片生机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 赵家琦 摄

景迈山也是

“世界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

在悠长岁月中

景迈山世居民族与茶相伴、以茶为生

种茶、采茶、制茶成为日常

景迈山芒景村的布朗族茶农在火塘边做烤茶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他们共同创造、传承茶文化

形成了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

独特文化景观

诉说着这片千年万亩古茶林的故事

茶农采摘古茶树 王承吉 卢磊 摄

这些世界遗产

共同交织成一幅壮丽的画卷

赋予了云岭大地无尽的独特魅力

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多年来

云南省委、省政府

从加强制度保障、加大资金投入

充实机构队伍、完善传播体系等方面着力

久久为功推进文物保护利用

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使世界遗产得到了

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来源:开屏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