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老年期,牙齿掉落得很快!哈佛:不想老了没牙,4件事得常做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8 14:16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957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张大爷今年72岁,退休前是老厂的钳工,干活利落,说话也爽快。可最近老伴发现他吃饭越来越慢,喜欢把饭菜泡在汤里,咬东西老皱眉头。张大爷嘴上不说,其实心里清楚:牙不行了。

去医院一查,好家伙,上排牙已经掉了一半,剩下的也松动厉害。医生摇摇头:“不是年纪的问题,是牙周病拖太久了。”

很多人觉得,年纪大了牙齿掉是“自然规律”,忍一忍就过去了。但医学研究早已明确:牙齿不是“老掉的”,是“病掉的”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长期随访研究指出,65岁以后牙齿掉得快,与四个生活习惯高度相关,只要管住这些,牙齿老得没那么快。

那到底是哪4件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不是的。牙齿脱落的最大元凶,是牙周病。这是一种慢性炎症,早期不疼不痒,只在刷牙时偶尔出血,很多人没当回事。但时间一长,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齿就像地基塌陷的房子,摇摇欲坠。

国家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指出: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超过80%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病,但真正主动治疗的不到20%。这意味着,大多数人是在“眼睁睁看着牙掉”,却不知问题出在哪。

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上发表的报告也指出,牙齿脱落速度快的老年人,普遍存在口腔清洁不足、营养摄入不均、慢性疾病控制差、咀嚼功能退化等共性。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预防方向。

很多人刷牙,是为了“去口气”,但真正有效的刷牙,是为了清除牙菌斑。牙菌斑是牙周病的罪魁祸首,不清除,每24小时就能钙化成牙结石,再好的牙也受不了。

正确刷牙的方法是:每天早晚各一次,使用软毛牙刷,搭配含氟牙膏,每次刷牙不少于2分钟。尤其要注意牙龈和牙齿交界处,这里最容易藏细菌。老年人手部协调性下降,可选择电动牙刷,清洁更彻底。

此外,别忽视牙缝。建议每天使用牙线或牙间刷清理牙缝,牙签并不能有效去除菌斑,反而容易损伤牙龈。

牙齿是“活”的器官,需要营养来维持健康。哈佛研究指出,维生素C、维生素D、钙和蛋白质摄入充足的老年人,牙齿脱落风险降低约40%。

维生素C能增强牙龈的抵抗力,柑橘类、猕猴桃、彩椒都是不错的选择;维生素D和钙能强化牙槽骨,老年人晒太阳+补钙尤为重要;优质蛋白质则是牙周组织修复的“原材料”,每天吃够鸡蛋、瘦肉、豆制品,有助于延缓牙龈萎缩。

研究还发现,饮食过软也会让牙齿“退休”得更快。长期吃流食、粥汤,牙齿得不到锻炼,牙周组织会逐渐退化。因此,保持适当“咀嚼负荷”非常关键,哪怕是啃点玉米、嚼点芹菜,也比天天喝粥强。

不少老年人牙掉得快,是因为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控制不佳。糖尿病尤其危险,血糖高会削弱牙龈的免疫力,导致细菌更易侵入牙周组织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曾刊文指出,糖尿病患者发生牙周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6倍,而牙周病反过来也会影响血糖控制,形成恶性循环。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看牙科,也要重视内科管理。血糖、血压、血脂稳定,牙齿才有“后援保障”。别等牙掉了才想起来控糖,那就晚了。

很多人以为洗牙是为了“白牙”,其实,洗牙的真正意义在于清除牙结石,阻断牙周病的进展

牙结石是细菌的“老巢”,一旦形成,只能靠专业器械清除。靠牙刷是刷不掉的。定期洗牙能有效延缓牙龈萎缩,减少牙齿松动的风险。

建议每年洗牙一次,有牙周病史的老年人可每6个月洗一次。洗牙并不会“洗松牙”,反而是帮助牙齿更稳固。如果洗过牙后觉得牙缝变大,那说明牙结石早就把缝隙撑开了,清除后才是“恢复本来面貌”。

有些老人觉得,反正牙都掉了,戴个假牙就完了。但你可能不知道,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密切相关

研究显示,牙齿缺失超过10颗的老年人,患认知障碍的风险升高约1.5倍,咀嚼功能差,会影响大脑供血,甚至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此外,牙齿缺失还会影响营养吸收、体重稳定、心血管健康,甚至情绪状态。一口好牙,不只是吃饭方便,更是健康的“晴雨表”。

写在最后

牙齿不是“用久了就该掉”,而是“管不好才会掉”。步入老年,牙齿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哈佛研究已经告诉我们:刷牙、饮食、控病、洗牙这4件事,做到了,牙齿就能陪我们更久。

别等牙掉了才想起来保护它。从今天开始,认真刷牙、吃对食物、定期体检、别怕洗牙,留住自己的牙,才是留住自己的健康和尊严。

参考资料:国家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第四次)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1年第5期:《糖尿病与牙周病关系研究进展》

感谢关注!有你在,我们会变得更好!

来源:中医内科程医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