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叔,您看这里,眨眨眼。对!好嘞,认证成功!”在肥城市桃园镇便民服务大厅里,人社所工作人员小李正举着手机,耐心地帮67岁的王德光大叔完成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王大叔常年在外居住,孩子不在身边,又不会用智能手机,原本为此发愁的他,终于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安了
“大叔,您看这里,眨眨眼。对!好嘞,认证成功!”在肥城市桃园镇便民服务大厅里,人社所工作人员小李正举着手机,耐心地帮67岁的王德光大叔完成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王大叔常年在外居住,孩子不在身边,又不会用智能手机,原本为此发愁的他,终于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安了心。
这是桃园镇推动“服务找人”模式的又一生动缩影。今年以来,该镇围绕养老资格认证这一“关键小事”,主动转变服务理念,通过数据筛查、村级代办、绿色通道、智慧辅导等多重举措,精准打通服务老年群体的“最后一米”。
桃园镇依托社保系统提前筛查需认证人员,通过电话、广播、微信群和村干部上门等方式精准提醒,今年累计提醒3600人次,确保不漏一人。此外,镇人社所还对40个村的182名村干部开展业务培训,将其打造成“移动认证点”,为行动不便、居住偏远的群众提供上门服务,或由镇工作人员定期下乡集中办理。今年以来,村级协助完成认证2200余人次,真正实现“认证不出村”。
面对不少老年人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悉的困境,大厅工作人员耐心提供一对一现场指导,并发放简易操作贴士,帮助老人或其家属逐步掌握自助认证流程。对于子女不在身边、确实无法自行操作的老人,工作人员主动使用办公手机代为办理,确保不发生一位老人因技术问题无法领取养老金的情况。同时,线下柜台认证通道继续保留,并辅以多种辅助核查方式,全力保障每位老年人都能顺利完成认证。
服务大厅里不仅设有“老年人专窗”和“爱心座椅”,还配备老花镜、饮水机、急救药箱等便民设施,工作人员讲方言、缓语速、延时间,全年已为1400余人次提供现场帮办代办服务。一句家乡话、一把休息椅、一次上门办……这些细微之处真正体现了“便民服务”的初心。
通过“线上+线下+上门”三维服务模式,桃园镇构建起覆盖全镇40个村72个网格的认证服务网络,实现了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这一系列有温度、有精度、有力度的举措,不仅保证了养老金的准确发放,更守护了老年群体安稳的晚年生活,赢得了群众广泛赞誉。
下一步,桃园镇将持续深化“便民服务”理念,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下沉村级、走进家门,让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政务服务的速度与温度。
来源:肥城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