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境养护管理是指组织花境养护工人利用花境材料、绿化机械开展修剪、除草、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以实现花境植物生长健壮、植物组团搭配合理、整体效果优美,满足观赏需求。
作者 | 朱磊
花境养护管理是指组织花境养护工人利用花境材料、绿化机械开展修剪、除草、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以实现花境植物生长健壮、植物组团搭配合理、整体效果优美,满足观赏需求。
▲2024年花境管养效果
左岸科技公园花境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公明北环大道东侧,由5组花境组合而成。该花境以红花玉芙蓉、千年木等为骨架植物,以金红羽狼尾草、香茅、矮蒲苇、斑叶芒等观赏草为中层植物,填充花叶美人蕉、彩叶草、香彩雀、火星花、姜荷花、紫叶文殊兰等花卉,以马缨丹、金叶番薯、四季秋海棠、芙蓉菊、葱兰、韭兰、金叶菖蒲、银边麦冬、彩叶草等植物和黑色砾石收边。在2020年11月建成时,花境所用植物共计52种,其中灌木13种,宿根植物25种,球根花卉9种,一二年生植物5种。
养护管理
管养单位通过高标准、精细化、低成本等管养策略指导花境养护。
高标准管养 左岸科技公园是茅洲河碧道的重要景观节点之一,花境位于公园主入口,对景观效果要求较高。花境养护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侧重于建设更新,周期为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主要通过种植时令花卉替换部分开花后效果不好或长势不佳的植物,如用鸡冠花、一串红、三色堇、矮牵牛、夏堇、四季秋海棠、鼠尾草等时令草花替换花境部分前景植物,如吊竹梅、美女樱、山桃草、芙蓉菊、柳叶马鞭草、羽扇豆、六倍利等,由于养护管理资金投入有限,本阶段养护相对粗放。第二阶段侧重于养护更新,周期为2022年7月至2024年9月,管养单位投入较多的养护资源,通过浇水、修剪、间苗、施肥、病虫害防治、除草、移栽、补种等措施梳理花境层次,推进精细化管养,提升花境整体景观效果。
精细化管养 花境植物种类丰富,需要专业养护人员针对植物不同习性进行修剪、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养护工作。为确保效果,管养单位从数十名绿化队员中挑选出2名有经验的队员专门负责花境养护。由于花境面积较大,涉及植物种类较多,其他绿化队员配合养护作业时,由绿化班长现场指导,把控过程。同时,在花境养护工作开展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其了解作业注意事项,还对养护人员定期培训,组织参观其他花境项目,交流养护问题和经验等以提升专业技能。
低成本管养 左岸科技公园有一块面积约100平方米的苗圃,可用作育苗、缓苗、换苗的中转场地。在苗圃播种培育鸡冠花、波斯菊、大花马齿苋等,扦插培育红楼花、马缨丹等和移栽百日草、硫华菊等植物,为花境更新养护提供部分苗源,降低花境植物的采购成本。及时采购、挑选苗圃优质花卉替换花境中观赏效果不佳的植物,确保花境四季有花可赏、有景可观。在花境日常养护中,将朱槿、喜花草、金叶番薯等修剪下的枝叶进行扦插,既可降低绿化垃圾清理费用,又可培育新的苗源。进行火星花、韭兰、金红羽狼尾草、蒲苇等分株工作,培育新苗。随着植物生长,部分花境植物间密不透风,及时修剪、移栽以保持合理间距,降低病虫害发生率,移出的苗木可以放入苗圃缓苗备用,部分长势茁壮的苗木可以直接用于花境新景观营造。
▲2020年花境建成效果
技术措施
花境养护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灌溉与排涝、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中耕除草、补植等,应根据天气情况和植物生长状态采取相应措施。
灌溉与排涝 深圳降雨集中在4~10月,在汛期,强日照、高温和大风天气会加剧花境植物蒸腾作用,需及时安排浇灌。本项目灌溉水源为市政自来水,浇水时间安排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浇水方式为人工拉水管接花洒浇灌配合自动喷灌系统,新种植苗木浇水采用软管溢流浇灌,要求浇则浇透、见干见湿。暴雨天气需要及时排水,避免积水引发植物烂根枯死。在非汛期的11月至次年3月,降水量较少,需加大浇水频次。在实际工作中,养护人员每天视天气预报、土壤墒情、植物生长情况实施养护作业,干旱时每天浇水,阴天2~3天浇水1次,降水较多时不安排浇水并注意及时排除积水。
施肥 花境在建设和养护过程中,会因追求景观效果而加大植物种植密度,高密度、种类丰富的花境植物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腐殖土、蘑菇肥主要用于换苗时拌入土中做基肥,氮肥主要用于观赏草和观叶植物追肥,磷肥和复合肥主要用于观花植物追肥。施肥宜选择晴天下午4点后进行,以撒施为主,做到均匀适量,薄肥勤施,频次约每月1次,每平方米施肥量约0.05千克,注意避免将肥料撒在叶面上,以免导致灼伤叶片。施肥后,及时用扫把拍打叶片,去除残留的肥料,花叶美人蕉、金边露兜树等易叶腋积肥的植物需要蹲下单棵追肥,并浇水以避免肥害。若在降雨前追肥,当天未降雨或降雨量少时要及时补水以融化肥料,免肥料堆积烧伤植物。
修剪 花境植物经一段时间生长后,可能会边界模糊,层次混乱,需要经常修剪过密、过高枝叶,枯枝、残花等,以改善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提升观赏效果。为了保持狼尾草等观赏草的茁壮成长、造型飘逸,可采用分批次修剪的方法促其自我更新。具体方法是日常修剪枯黄叶,每2~3个月从根部修剪狼尾草枝叶,留茬高度10厘米左右,辅助浇水、施肥等措施促其长出新叶。为避免观赏草疯长而侵占周边植物的生长空间,也需经常修剪,可以辅助绿色绳子捆绑枝叶中下部以限制其四处扩散。为避免大风暴雨天气引发观赏草倒伏,可在极端天气来临前适度修剪并加固支撑。
病虫害防治 花境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一个综合性过程,涉及土壤杀菌消毒、植物的选择替换、种植密度、清除残花落叶和杂草、药品选择等。在更换花境植物前,使用多菌灵、辛硫磷、噁霉灵等对土壤进行杀菌、除虫。月季、朱槿、金叶番薯等植物病虫害相对较多,在养护过程中注意加强病虫害防治,或适时替换成病虫害相对较少的适生植物。日常加强修剪、移栽等措施控制植物密度,及时清理残花落叶、杂草、病虫枝叶等,有利于减少病虫害滋生。日常养护中,发现病虫害需及时防治。红蜘蛛、螟虫等可用达螨灵、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危害叶片的蜗牛、蛞蝓,可均匀撒施6%四聚乙醛颗粒剂在其栖息地;月季白粉病、炭疽病等可喷洒醚菌酯、吡虫啉、波尔多液、代森锰锌防治。
中耕除草 发现杂草要及时拔除,做到除早、除小、除了。每月人工松土1次,在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进行,按不同植物种类中耕松土,深度5~10厘米,以不伤植物根系为宜。中耕松土时,可对花境边缘进行切边处理,切边角度45°,深度和宽度不大于15厘米。拔草松土时可适量撒施腐殖土、蘑菇肥,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费力,松土除草完毕后可覆盖松树皮,以压制杂草生长和土壤保墒。
补植 在养护过程中,需要更换长势或观赏效果较差、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人为破坏的植物。植物更换品种尽量与原设计品种一致,补苗规格与原有植物规格大致相符。若需要更换植物种类,需要在保持原设计意图的前提下,选择高度、彩色、质感等与周边植物相协调的种类,补植前施足基肥,种植后加强灌溉。
▲2024年左岸科技公园花境全景
经过3年多的养护管理,左岸科技公园花境补植过多种花卉。灌木保留了10种,丝兰因靠近花境边缘存在尖叶伤人的安全隐患被移出,蓝雪花因不耐暴晒和雨水死亡被替换,增加了蔓马缨丹、簕杜鹃、细叶萼距花、柠檬、朱槿、珍珠狗牙花、龙船花、鸳鸯茉莉等17种,现有灌木27种。宿根植物保留了16种,增加了紫叶狼尾草、巴西莲子草、翠芦莉、蓝金花、紫背万年青、旱伞草6种,现有宿根植物22种。球根花卉保留了7种,百子莲、紫娇花因不耐雨湿,易烂根被移除。一二年生植物现有4种,保留了波斯菊,增加了百日草、硫华菊和凤仙花。在养护过程中保留了大部分灌木、观赏草,骨架植物和中高层植物保持了花境的整体层次,前景植物的更新丰富了景观效果。(作者单位为深圳市芦苇生态环境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来源:中国花卉园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