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本美和这次加盟四川乒超俱乐部,说实话,算盘打得是真的响,明明嘴上说是“来赚钱”,可真正了解乒超情况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她压根就不是冲钱来的,背后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练技术、涨球。
张本美和这次加盟四川乒超俱乐部,说实话,算盘打得是真的响,明明嘴上说是“来赚钱”,可真正了解乒超情况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她压根就不是冲钱来的,背后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练技术、涨球。
为什么这么说?咱们来看实际状况,四川队在乒超里边一直不算强队,甚至好几年都是排倒数,乒超是有奖金,冠军听说能拿两三百万,可四川队离冠军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要是真为了赚钱,她干嘛不选山东鲁能、深圳大学这种传统强队?那边奖金高、曝光多,还能常赢球,深圳大学那边不还有平野美宇吗?都是日本人,也有个照应。
但她偏偏选了四川,家乡队是一方面,但说到底,还是机会和训练质量更符合她现在的需求。
其实不止她,任何一个外国高水平选手来中国打球,主要目标都非常一致——就是来提高的,中国乒超的整体水平摆在那儿,世界上找不出第二个联赛能集中这么多顶尖球员。天天跟最强的人打,强度、节奏、战术应变,每一样都能逼着你进步,这种环境,回日本或者去欧洲打联赛根本比不了。
张本美和从13岁开始就打国际比赛,到现在17岁,正处在技术成型和上升的关键阶段,她需要的是实战、是高质量对抗,而不是单纯追求短期收入。
在四川队,她大概率会有更多上场机会,甚至承担更核心的角色,这一点如果是在山东、深圳那种明星云集的队伍,反而不一定能实现,强队中外援不少,但真正能放开打、全面锻炼的位置其实有限。
她这个选择,其实挺像当年日本足球球员的选择——早些年不少人宁愿低薪也要去欧洲二三线联赛踢球,根本不在乎一开始挣多少,关键是能练级、学东西,等实力够了再回国家队或者跳槽到更好的平台,这是一种中长期的自我投资,非常理性。
对我们中国选手来说,这其实也是一个提醒,别看咱们整体实力占优,人家可是一直在找办法追,尤其是这几年,日本、韩国甚至欧洲一批年轻选手都在快速成长,打法越来越先进,比赛也越来越难打。咱们自己的小将,比如蒯曼、陈熠、石洵瑶,也真得加把劲,只有平时练得扎实、比赛中敢于突破,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现在中国女乒虽然整体厚度还是够的,但后备人才的培养一点不能放松,我们要的不仅是某几个人强,而是整个梯队都有竞争力,只有这样,大赛中包揽四强、锁定冠亚军才更稳。
说回张本美和,她这次来中国,本质上就是一次“技术充电”,不打折扣地打一个赛季乒超,跟她平时在国际比赛中偶尔碰我们主力几回,完全是两码事,这里的每一场球都可能暴露问题、也都可能带来新的启发,等她再回国际赛场,或者代表日本出战的时候,肯定会不一样。
所以,真不用把她这次加盟看得太复杂或者多“剧情化”,这就是一名职业运动员做出的、非常清醒的决定,不在乎一时赚多少,而要真正提升自己——这才是核心!
来源:黄金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