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别让“缠腰龙”缠上你的生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8 12:38 1

摘要:“医生,我这半边身子又疼又痒,起了一串水疱,家里的老人说这是‘缠腰龙’,绕一圈就没治了。这是真的吗?”在神经内科,常有患者带着这样的焦虑前来咨询。其实,“缠腰龙”学名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虽然疼痛剧烈,但绝非不治之症。

“医生,我这半边身子又疼又痒,起了一串水疱,家里的老人说这是‘缠腰龙’,绕一圈就没治了。这是真的吗?”在神经内科,常有患者带着这样的焦虑前来咨询。其实,“缠腰龙”学名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虽然疼痛剧烈,但绝非不治之症。

带状疱疹:

藏在神经里的“老相识”

许多人不知道,带状疱疹和水痘其实是“同门师兄”。引发带状疱疹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也正是导致水痘的元凶。当我们初次感染这种病毒时,病毒会通过神经末梢逆向传播至脊髓背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进入休眠状态。这种潜伏可能持续数十年,像“休眠火山”一样等待时机。

当身体免疫力下降——比如熬夜、劳累、生病、衰老或长期服用激素时,潜伏的病毒就会被重新激活。它们沿着神经纤维向皮肤扩散,导致神经炎症和疼痛,它不仅会让皮肤出疹,更会损伤神经,这也是带状疱疹疼痛剧烈的原因。

识破带状疱疹:

疼痛比疹子先“报到”

1、疼痛先行:发病前1-5天,发病部位会出现针刺、烧灼或电击样疼痛,多在腰腹、胸背、头面部。有些患者会先痛后疹,容易被误认为是牙痛、心脏病或腰腿痛,耽误治疗。

2、皮疹登场:疼痛数天后,皮肤上会冒出成簇的红斑、丘疹,很快变成透亮水疱,沿着神经走向呈条带状分布,通常只长在身体一侧,不会越过正中线。水疱1-2周后会干涸结痂,大多数患者不会留疤。

3、特殊部位需警惕:如果病毒侵犯眼部,可能引发角膜炎;侵犯耳部,会出现耳鸣、面瘫;侵犯头部,可能导致头痛甚至脑膜炎。出现这些情况时,需立即就医。

最该警惕的“后遗症”:

神经痛可能缠数年

带状疱疹的皮疹通常2-3周会消退,但约10%-30%的患者会留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这种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表现为自发性疼痛或触摸皮肤就诱发的剧痛,有人形容像“刀割”“火烤”,严重影响睡眠和情绪,甚至引发焦虑抑郁。

临床数据显示,50岁以上患者出现神经痛的概率超过50%,且年龄越大,疼痛越难缓解。因此,发病后72小时内是治疗的“黄金期”,及时干预能大幅降低后遗症风险。

科学应对:

治疗护理有讲究,需“双管齐下”

1、尽早抗病毒:发病72小时内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还可以选择涂抹抗病毒药膏,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神经损伤。即使超过72小时,只要还有新疹出现,也应坚持用药。

2、止痛护神经:急性期疼痛可选用布洛芬等止痛药,若疼痛剧烈,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专门针对神经痛的药物。

3、皮肤护理要做好: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干燥,穿宽松衣物减少摩擦;水疱未破时可涂炉甘石洗剂止痒,破溃后用碘伏消毒防感染;切勿自行挑破水疱,以免加重病情。

4、休息与饮食:发病期间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清淡易消化饮食,多吃蛋、奶、新鲜蔬果补充营养,促进恢复。

预防大于治疗:

疫苗是“防护盾”

1、增强免疫力: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避免长期熬夜或过度劳累,慢性病患者要积极控制病情。

2、接种疫苗:目前上市的带状疱疹疫苗适用于5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后可大幅降低发病风险,即使发病,症状也会更轻。

3、避免接触易感者:患者水疱液有传染性,需避免接触。

带状疱疹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了解它的发病特点,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积极做好预防,就能有效减少其带来的痛苦和并发症。如果出现疑似带状疱疹的症状,切勿轻信偏方,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刘艳丽(菏泽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来源:健身的日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