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实施离不开两个人,邵力子和马寅初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8 12:50 3

摘要:在谈论计划生育政策时,大多数人会想到上世纪80年代的“独生子女”时代。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基本国策的种子早在建国初期就已播下,而播种人正是两位颇具远见的学者——邵力子和马寅初。

在谈论计划生育政策时,大多数人会想到上世纪80年代的“独生子女”时代。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基本国策的种子早在建国初期就已播下,而播种人正是两位颇具远见的学者——邵力子和马寅初。

#去班味吧##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邵力子作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政治家,早在1950年代就意识到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压力。1953年,邵力子在政务院会议上直言不讳地指出:“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太快,每年增长20‰以上,如此下去恐难承受。”

值得一提的是,邵力子与夫人傅学文一生只育有一子,在当时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下,这本身就是一种表率。他不仅提出要控制人口数量,还具体建议推广避孕药具,这在当时可谓大胆超前。

邵力子曾形象地比喻说:“人口增长如野马,不加以缰绳终究会失控。”这句话在今天看来,依然发人深省。

如果说邵力子是计划生育的“点火者”,那么马寅初就是“添柴人”。1957年,这位北京大学校长发表了著名的《新人口论》,系统论述了控制人口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957年发表的《新人口论》,主张控制人口增长,该理论是成为1982年中国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依据。‌‌

《新人口论》提出“两个孩子有奖,三个孩子有税”等政策建议,但因与当时“人多力量大”的主流观念冲突,引发广泛争议。他本人也因此受到排挤,晚年凄凉。

马寅初通过详细的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指出,中国人口增长率已经超过资金积累率和商品购买力增长率,如不加以控制,将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他提出了包括定期人口普查、提倡晚婚晚育在内的一系列具体建议。

然而,马寅初的理论在当时遭到了猛烈批判,被扣上“中国马尔萨斯主义”的帽子。但他始终坚持己见,直言:“我不是马尔萨斯主义者,我是马克思主义者。”这种坚持真理的勇气,令人敬佩。

尽管两位学者的建议在当时未被完全采纳,但历史最终证明了他们的远见。到1970年代,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国家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直到1982年,计划生育被确立为基本国策。

有趣的是,邵力子和马寅初倡导的避孕节育、晚婚晚育等措施,后来都成为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核心内容。他们的理念穿越时空,最终被历史所验证和接纳。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禁感慨: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终将被时代所证明。邵力子和马寅初的故事告诉我们,具有前瞻性的思考和敢于坚持正确观点的勇气,对社会发展何其重要。

如今,随着人口结构变化,我国的生育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完善。但无论政策如何变化,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基本原则始终未变,这正是邵力子和马寅初最初的核心观点。

两位人口控制领域“吹哨人”学者的贡献不应被遗忘,也不该被忘记。他们以超前的眼光和学术勇气,为国家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尊敬。他们的功绩留待后世之人评与说。

来源:农村代言人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