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鬼抬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4 07:35 2

摘要:在湘西腹地的苍莽群山中,隐藏着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村落——青岩村。村子三面环山,只有一条崎岖的山路通向外界,每逢雨季便会被山洪冲毁,村民们不得不年复一年地修修补补。

在湘西腹地的苍莽群山中,隐藏着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村落——青岩村。村子三面环山,只有一条崎岖的山路通向外界,每逢雨季便会被山洪冲毁,村民们不得不年复一年地修修补补。

村里的老人们常说,青岩村之所以能在这险恶的环境中存活数百年,全因祖上与山神立下的契约——不打扰山中亡灵,亡灵也不侵扰活人。但这契约有一个例外:每逢月圆之夜,山中阴气最盛之时,活人必须避开山林,否则便会遭遇"鬼抬轿"。

"那轿子是乌木打造的,黑得能吸走月光。"八十岁的赵老太爷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他枯瘦的手指捻着旱烟,青白色的烟雾在夕阳中缭绕。"四个轿夫青面獠牙,眼睛是两个黑洞,能直勾勾地看进人心里去。"

围坐在周围的村民们不自觉地缩了缩脖子,几个孩童已经躲进了母亲怀里。但坐在最前排的那个年轻人却眼睛发亮,手中的钢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

"然后呢?被鬼轿带走的人会怎样?"李明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声音里透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他穿着一件卡其色探险夹克,胸前挂着专业级的数码相机和录音笔,与这个古朴的山村格格不入。

赵老太爷深深吸了口烟,烟锅里的火光在暮色中忽明忽暗。"二十年前,村东头的王猎户不信邪,月圆夜上山打獐子,第二天只找到他的猎枪,人就..."老人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像是被什么呛住了,"就再也没回来过。"

"李同志,你还是别打听这些了。"村长拍了拍李明的肩膀,"明天就是十五月圆夜,我们天一黑就关门闭户,你也最好待在村委会别出来。"

李明合上笔记本,嘴角挂着不以为然的微笑。"村长,我是省民俗研究所的,专门收集这种民间传说。世界上哪有什么鬼怪?都是古人解释不了自然现象编出来的。"他拍了拍背包里的电磁场探测仪和红外线摄像机,"这次我带了专业设备,一定要揭开'鬼抬轿'的真相。"

村民们交换着忧虑的眼神。三天前这个城里来的年轻人出现在村口时,他们就感到不安。他太像二十年前那个外来的风水先生了——同样的自信满满,同样的不信鬼神,而那人最后也消失在了月圆之夜的山林中。

夜幕降临,李明在村委会的硬板床上辗转难眠。窗外的满月像一只惨白的眼睛,透过薄薄的窗帘注视着他。凌晨一点,他悄悄起身,检查装备:摄像机、录音笔、强光手电、据说能驱邪的桃木剑(虽然他不信这个,但为了安抚村民还是带上了),还有父亲留给他的那块古怪玉佩——通体碧绿,正面雕着八卦图,背面是些他看不懂的符文。

"封建迷信。"李明嘟囔着,却还是把玉佩挂在了脖子上。冰凉的触感让他打了个寒颤,仿佛有电流从皮肤窜过。

山间的夜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吹得树叶沙沙作响,像无数窃窃私语。李明打开手电,光束刺破黑暗,照亮了蜿蜒向上的山径。随着海拔升高,雾气渐渐浓重,手电的光变得朦胧,只能照见前方两三米的路。

突然,一阵异样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像是有人在低声吟唱,又像是风吹过狭窄山谷的呜咽。李明停下脚步,竖起耳朵。声音越来越近,渐渐能分辨出是四个不同的嗓音,以一种古怪的节奏重复着:"阴人上路,阳人回避..."

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李明的手不自觉地发抖。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风声,一定是风声加上心理作用。"他自言自语,同时举起摄像机开始录像。

雾气中,四个模糊的身影渐渐显现。他们穿着破旧的对襟短褂,头戴斗笠,肩上扛着一顶漆黑的轿子。轿子没有帘子,里面黑洞洞的,仿佛通向另一个世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四个轿夫根本没有脸——斗笠下是一片模糊的黑暗,只有两处凹陷暗示着眼睛的位置。

李明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科学信念在真正的恐怖面前土崩瓦解。他想跑,双腿却像灌了铅;想喊,喉咙却发不出声音。轿夫们突然停下,四张"脸"齐刷刷转向他。

"时辰到了..."最前面的轿夫发出沙哑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隧道里传来。

轿子无声地落在李明面前。他想后退,却感到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他向前。脖子上的玉佩突然变得滚烫,烫得他皮肤生疼。轿内伸出几只苍白的手,手指细长得不像人类,指甲乌黑尖锐。

"不!放开我!"李明终于能发出声音,他拼命挣扎,却像落入蛛网的飞虫。那些手抓住他的四肢和头发,毫不费力地将他拖入轿中。最后一刻,他看见自己的摄像机掉在地上,镜头正好对准轿子内部——那里面根本不是狭小的空间,而是一条幽深黑暗的隧道,无数苍白的手臂在其中蠕动...

轿子腾空而起的瞬间,李明感到一阵天旋地转。轿内出奇地宽敞,却散发着腐肉和霉变的恶臭。四壁不是木板,而是某种蠕动的、半透明的物质,隐约可见外面飞速掠过的景象——扭曲的树木、倒流的溪水、倒挂的山峰...一切都违背物理常识。

"这是哪里?你们要带我去哪?"李明的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

轿夫们没有回答,但轿内响起另一个声音,低沉而威严:"李德昌之子,父债子偿。"

李明浑身一震。李德昌是他父亲的名字,十年前已经去世。"我父亲...他做了什么?"

轿子突然剧烈颠簸,李明撞在轿壁上,那触感像是撞上了冰冷的肉体。疼痛中,他恍惚看见轿壁上浮现出一张张扭曲的人脸,无声地尖叫着。

不知过了多久,轿子终于停下。轿帘(如果那团蠕动的黑暗可以称为帘子)自动掀开,李明被一股力量推出轿外。他跌倒在潮湿的地面上,抬头看见一座破败的古宅矗立在面前。宅门上悬挂的灯笼发着幽绿的鬼火,照亮了门楣上斑驳的字迹:阴司判官府。

大门无声开启,一股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李明想逃,却发现自己的影子被钉在了地上——字面意义上的"钉",几根漆黑的钉子穿透了他影子的手脚部位,让他动弹不得。

"带进来。"门内传来冰冷的声音。

四个轿夫架起李明,拖入宅内。大堂正中坐着一位黑袍判官,青面赤须,双目如电。他面前的长案上摊开一本巨大的册子,纸张黄旧得仿佛一碰就会碎。

"李明,甲子年五月初五生人。"判官的声音让空气都为之震颤,"你可知为何被拘来此?"

李明跪在地上,牙齿不受控制地打战。"不...不知道..."

判官冷笑一声,翻开册子某一页。"二十年前,你父亲李德昌为盗取山中古墓财宝,杀害四名轿夫灭口,尸体弃于老槐树下。冤魂不散,化为厉鬼,每逢月圆便寻仇人后代索命。"

李明脑中轰然作响。父亲确实是考古学家,但从未提起过什么命案。他张嘴想辩解,判官却一挥手,大堂两侧突然亮起幽蓝的火焰,照出墙上四幅画像——正是那四个轿夫死前的惨状:眼睛被挖,舌头被割,胸口插着桃木钉。

"按阴律,父债子偿。"判官举起一支朱砂笔,"今日便让你..."

"且慢!"

一道金光突然刺破大堂的黑暗。李明转头看见一位白眉老僧手持禅杖踏入,周身环绕着淡淡佛光。判官面色一变,朱砂笔停在半空。

"慧明大师..."判官的声音第一次出现了波动,"此乃阴司事务,你一个阳世和尚,为何插手?"

老僧合十一礼:"判官大人,李德昌生前曾救过贫僧一命。他虽犯下杀孽,但晚年皈依佛门,日日诵经超度亡魂。这枚玉佩,"他指向李明胸前的玉佩,"便是他以毕生功德炼制的护身符,只为保儿子一命。"

判官沉默良久,翻阅生死簿,终于叹道:"确有此事。但血债必须血偿..."

"贫僧愿以三十年修为超度这四位施主,助他们往生极乐。"老僧坚定地说,"另请判官给这年轻人一个机会,让他余生行善积德,赎父亲罪过。"

大堂陷入沉寂,连火焰都停止了跳动。终于,判官点了点头:"罢了。但李明必须立下誓言:终身行善,每逢忌日祭奠亡魂,否则..."

"我发誓!"李明几乎是喊出来的,"我一定做到!"

判官朱笔一挥,李明感到一阵眩晕。再睁眼时,他躺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朝阳正从山巅升起。村民们围着他,脸上写满惊恐与敬畏。

"你...你真的遇到了..."村长颤抖着说。

李明摸向胸口,玉佩已经碎裂,但老僧给他的佛珠完好无损。他望向远处的山林,第一次对未知的世界产生了深深的敬畏。

后来,李明变卖了所有探险装备,成立了一家慈善基金会,专门帮助偏远山区的村民。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他都会回到青岩村,在那棵老槐树下为四位无名亡魂焚香诵经。

而村里再也没人见过"鬼抬轿"——有人说是因为冤魂得到了超度,也有人说,是某个总在月圆之夜出现在山脚下的白衣僧人,用佛法镇住了那些不安的亡灵。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