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海岸小学,有一抹跃动的红色身影始终追逐着光的方向——六(5)中队的周婉晴。胸前的“红领巾奖章”五星章熠熠生辉,见证了她从懵懂一星到璀璨五星的蜕变。从红领巾讲解员到广东省优秀少先队员,从公益天使到全能追光者,她的故事里写满了新时代少年的热血与担当。
在海岸小学,有一抹跃动的红色身影始终追逐着光的方向——六(5)中队的周婉晴。胸前的“红领巾奖章”五星章熠熠生辉,见证了她从懵懂一星到璀璨五星的蜕变。从红领巾讲解员到广东省优秀少先队员,从公益天使到全能追光者,她的故事里写满了新时代少年的热血与担当。
“英雄不是冰冷的雕像,而是像我们一样会害怕、却依然选择向光奔跑的普通人!”站在班佑烈士纪念碑群像前,她的声音清亮如晨钟。作为一名红领巾讲解员,六年时光,她的足迹踏遍陈郁故居、南头古城、深圳党史馆,用216场讲解让沉睡的历史在少先队员心中苏醒。在深圳烈士陵园,她踮起脚尖擦拭碑文,指尖抚过烈士姓名时轻声呢喃:“你们的名字,是刻在时光里的光。”每一次队课,她都以这句话开场,让红色信仰如星火燎原。
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的舞台上,她以《万水千山总是情》牵动两岸心弦;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办,深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海峡两岸交流融合月”中,她与台湾少年手拉手心连心唱响《同一首歌》。“童声也能传递力量——因为我们唱的是同一个家!”作为深圳交警少年警营的少警,2024年她在“最美童声献祖国”合唱大赛中勇夺桂冠,演出结束接受媒体采访,她深情地说:“祝福祖国母亲繁荣昌盛”。
作为海岸小学大队部大队长和六(5)中队中队长,她是辅导员眼中的“定海神针”——清晨七点整理队旗,策划小队活动,周末带着“满天星红领巾小队”走进科技馆、敬老院。在少先队建队72周年时,她组织“致敬红领巾,做好接班人”主题活动;全国科技周期间,她带领队员们了解大国重器,她指着空间站模型高喊:“看!那是中国少年的星辰大海!”六年来,她两次获得最美南粤少年之南山区美德好少年,三次获评“深圳市优秀少先队员”,更摘下“广东省优秀少先队员”荣誉称号。
她的书包总装着一个笔记本记录灵感,在创作演讲作品《一封家书》期间,赵一曼烈士留给儿子的绝笔信:“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她反复诵读:“英雄的家书,比任何课文都震撼人心”,这篇作品让她在南山区演讲比赛中斩获“百强故事大王”称号。
为创作演讲作品《珍贵的教科书》,她翻遍史料,还原了1947年延安小学的场景:敌机轰鸣中,指导员用身体护住课本,鲜血染红书页。在演讲台上她攥紧拳头,声音颤抖:“课本上的字会模糊,但信仰永远鲜红!”这一刻,台下少先队员的泪光,是对她“南山区百强小演说家”称号最动人的注解。
她热心公益,处处献爱心,参加“用爱唤醒爱”录制,关注和宣传帮扶自闭症儿童。参与白岩松主持的“感动深圳”20周年关爱盛典,向道德模范、爱心人物致敬。她投身“春蕾计划”为大山里的困境女童筹集助学物资。多次去香港进行文化交流和公益演出,表演所募捐的善款用来帮助穷困地区的孩子和家庭。她坚持去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为患者弹琴,用琴声传递爱心和温暖。
曲棍球场上,周婉晴戴着厚重护具的身影如同一堵移动的城墙。“守门员的眼睛必须比球快!”每天的早训和晚训,她反复练习迅速正确反应、侧扑、铲球等基本功,作为深圳队U12女子组的守门员,在2024年广东省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半决赛中,她完成21次扑救,“球门就是我的战场,每一次倒地,都是对队友冲锋的承诺。” 赛后总结里,她写下这样一段话:“球门是战场的最后一道防线,我愿做那堵墙,让队友放心冲锋,让对手望而生畏。”
国家级、大湾区级、省市级……120张奖状铺成一条星光之路,木棉树下,红领巾随风扬起。这个12岁少女正以信仰为擎,以热爱为翼,在德智体美劳的沃土上奋力生长。正如她在日记中写下的:“荣誉是集体托起的光,我要做传递火种的人。”
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