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谁能想到,一位大妈执意坐上摩托车拍照,摩托车因重量不稳直接倒向护栏,油箱凹陷,护板被撞裂,头盔更是掉进了山坡,维修费用高达1.8万元!
二十万元的进口摩托车,光是远远一看,就足够吸引路人的目光。
然而谁能想到,一位大妈执意坐上摩托车拍照,摩托车因重量不稳直接倒向护栏,油箱凹陷,护板被撞裂,头盔更是掉进了山坡,维修费用高达1.8万元!
事情发生后,这位大妈不仅没有丝毫歉意,反而甩下一千块钱草草了事,随后直接拉黑车主,连警方和法院的电话也拒接!
面对这样的态度,网友们愤怒了,质疑声与嘲讽声铺天盖地而来。
有网友透露,这位大妈原来是一名退休老师!
曾经教书育人的人,怎么会做出这种事?这场风波最终会走向怎样的结局?
八月的阿坝,高山被云雾半掩半映,远处的雪峰在晨光里时隐时现,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赏。
一位骑行多日的女骑手和伙伴一路颠簸着开往拉萨,途经此地时,她们停下摩托车,卸下头盔,呼吸着高原清冽的空气,想在这片视野开阔的山间留下一些影像,也顺便歇歇脚、补充体力。
然而就在她准备离开时,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那辆价值二十多万元的进口摩托车旁,围满了七八位大爷大妈,像是发现了稀罕玩意儿,人人拿着手机对着车子拍照。
摩托车漆面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显得格外耀眼,完全不同于普通的国产摩托。就在她驻足张望时,其中一位身形微胖的大妈竟伸手把车主放在座椅上的头盔拿起来,左右摆弄,最后干脆戴在了自己头上,嘴里还笑着喊:“哎呀这么贵的车,我也得坐上去拍张照。”
女摩友急忙上前提醒:“阿姨,这车真的挺贵的,估计二十万以上呢。车主也不在,您要是坐坏了,赔起来可不是一千两千的事。”她的话带着善意,却没能得到理解。
大妈一脸不屑,手掌一挥:“小姑娘别大惊小怪,就坐一下,又不是骑走。”话音刚落,她把身体一沉,重重地坐到摩托车上。
只听到一声闷响,整辆摩托车猛地倾斜,随后砸向一旁的护栏。车身与铁栏杆猛烈摩擦,发出刺耳的金属碰撞声,旁边的头盔也被甩出,咕噜咕噜滚下山坡。
摩托车倒下的一瞬间,围观的大爷大妈们都愣住了,原本举着手机笑着的脸瞬间僵硬。有人慌张地去扶车,但摩托车重量接近两百多公斤,即便三四个人合力也很吃力。
推推搡搡之中,车身表面又被刮出了几道长长的划痕,侧面的护板也被硬生生磕出裂缝。女摩友在一旁急得直摇头,她知道这样的损伤不是随便抹一抹就能消失的,维修费可能动辄上万元。
她再次开口劝阻:“阿姨,您还是别碰了,车子很贵的。”然而她的劝告在大妈耳中却成了挑衅,反而引来不满。
“哎呀,又不是你的车,你瞎操什么心!”旁边的大爷也附和:“这点小事至于吗?摔了也没多大事。”几句话让女摩友又气又无奈,她只好无力地拿出手机,悄悄把眼前的场景拍了下来。
时间一点点过去,车主迟迟没有回来。女摩友因为身体状况不佳,实在无法继续站在原地,她担心这群人心虚跑掉,到时候车主连责任人都找不到。
于是她硬着头皮上前,对大妈说:“阿姨,要不您把联系方式留一下,等车主回来再联系您处理吧。”
大妈愣了愣,显然不情愿,但在周围人的劝说下,她最终还是报了一个手机号,并丢下一千元现金,嘴里嘟囔着:“我就赔这么多,别再磨叽了。”说完她带着几位老伙伴匆匆离开。
直到当天傍晚,摩托车的真正主人才从景区返回。她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摩友,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骑行,这辆价值二十万的进口摩托车是她多年来的心血与梦想。她快步走到停车处,眼前的场景让她心头猛地一紧。
摩托车虽然被几位老人扶了起来,但车身上伤痕累累。油箱位置被撞出一个明显的凹坑,漆面斑驳;刹车线和电源线被硬生生扯断,导致刹车失灵;侧面的护板出现裂缝,前车灯罩也有明显划痕。
这辆车是她多年来攒钱购买的,曾陪伴她跑过无数城市和山路,承载了无数记忆,如今却因别人一时的好奇心变得伤痕累累。
她立即联系了那位女摩友,确认当时的情况,并调看了对方拍摄的视频,心中的愤怒更是压抑不住。为了确定损失,她在8月23日一早赶到当地的摩托车4S店。
技师详细检查后,摇了摇头告诉她:“油箱要换新的,刹车线和电源线必须更换,护板也得修复,整体算下来,大概要一万八千元。”
拿到定损结果后,车主第一时间拨通了大妈的电话,耐心解释了摩托车的损伤情况,并提出赔偿金额。她甚至表示,掉下山坡摔坏的头盔并没有计入这笔费用,只要大妈愿意支付维修费,事情就此了结。
然而电话那头的大妈却态度冷漠,甚至有些强硬。她说:“你不是有保险吗?找保险公司报啊,为什么要我赔?”车主连忙说明这是大妈自己违规行为造成的损坏,不属于保险理赔范围。可大妈却不耐烦地回应:“哎呀,电话太吵,听不清”,随即挂断。
接下来的几天,车主不断拨打大妈电话,但要么无人接听,要么直接被挂断。到8月25日,车主发现自己已经彻底被对方拉黑,任何信息都无法送达。更夸张的是就连当地警方和法院的电话,她也一概拒接,完全装聋作哑的态度。
眼看协商无果,车主只得选择法律途径。8月23日,她正式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同时将女摩友所拍摄的视频提交作为证据。
视频中大妈戴头盔、坐上摩托、车子倾倒的全过程清清楚楚,一群人慌乱扶车的画面也一览无余。这些细节画面不仅证明了大妈的直接行为,更打消了她日后赖账的借口。
在等待法院立案的同时,车主也在社交平台上公开了事件经过,呼吁大家不要随意触碰别人的财物,更希望这位大妈能够勇敢承担责任、面对问题。
随着视频传播,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许多网友在评论区留言:“一屁股坐坏二十万的摩托,这下可不是一千块能打发的事了。”也有人感叹:“有些人总觉得自己岁数大就能为所欲为,其实这叫给老人丢脸。”
8月26日,事件经过曝光的第三天,舆论再次被推向高潮。随着女摩友上传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不少网友开始对视频里大妈的口音展开讨论。
“这口音听起来像是东北的吧?”“感觉不像本地人。”评论区里瞬间炸开了锅。没过多久,就有人自称认识这位大妈,并透露她并非普通的游客,而是一名已经退休的教师。
这一信息迅速在社交平台上发酵,大妈身份不一般登上了热搜。
教师本该是立德树人的典范,是社会最受尊敬的职业之一。网友们纷纷质问:“教了一辈子书,教孩子要诚实守信,结果自己却撒谎耍赖,这让学生怎么想?”
也有人愤慨地表示:“这已经不是给自己丢脸,而是给整个教育群体抹黑。”
维权博弈,装聋作哑的对抗
在大妈拒绝沟通并拉黑车主后,车主于8月23日便向当地法院提交了起诉书,同时也通过警方固定了证据。
警方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多次拨打大妈电话,但对方不是直接挂断,就是干脆拒接,甚至在确认来电号码后立刻中断通话。
对于这样的态度,警方明确告知车主:“一旦法院正式立案并判决,如果对方拒不执行,将面临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甚至可能影响出行和养老金。”
然而大妈似乎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仍旧坚持装聋作哑。她不仅不理会车主的诉求,还对外宣称自己只是随便坐了一下,怎么可能赔这么多钱。
甚至有传闻称她在邻居间抱怨:“二十万的车放在路边,谁让她不看好?怪谁呢?”这种言论进一步点燃了网友的愤怒,不少人表示:“这不是年纪大了糊涂,而是明知理亏还硬要赖账。”
随着大妈身份被曝光,网络讨论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一部分网友愤怒到极点,直言“坏人不会因为年龄大就变成好人,反而可能更倚老卖老。”
有人写道:“要是我车被砸了,绝不可能就这么算了。”还有网友把事件称为最贵的一次合影,甚至调侃:“这屁股坐下去,直接等于一年工资,够买一辆小车了。”
与此同时,也有人开始反思:“这不是单个老人的问题,而是社会公共空间里随便的陋习在作祟。”一些人回忆起自己在景区遇到的相似经历——自行车、电动车、甚至私家车,常被陌生人当成展品,随意拍照、随意触碰。
网友骑行大叔写道:“我在西藏跑车,停在路边上个厕所,回来发现摩托被人当凳子坐着,还嫌我不让他们合影,这真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没边界。”
在这场讨论中,越来越多的人将矛头指向了大妈的职业身份。有人指出:“如果一位普通人做了这事,或许还能理解为没常识;可如果真是退休教师,就更显得荒唐。因为你曾教导孩子们要讲诚信,结果自己却做了反面教材。”这类评论频频冲上热门,让事件不仅仅是财产纠纷,更被提升到社会价值与道德教育的层面。
随着事件不断被媒体报道,当地法院很快介入,8月23日已正式受理车主的起诉。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擅自使用他人财产并造成损坏,应当承担修理或赔偿责任。
如果拒不履行法院判决,则可能被纳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子女升学、贷款、出行。
车主在网络发声时强调:“我并没有借机讹钱,修车费用是4S店出具的正规定损单,我连头盔的钱都没算进去,只希望对方能负责任。”这番话引发许多网友的共鸣,纷纷支持车主依法维权。
有网友说:“一个二十多万的摩托车,怎么可能一千块就能修好?这种推诿太不讲理了。”也有摩友表示:“我们平时骑车出去,最怕的就是有人随便上来摸、坐,真出事了,别人还觉得是我们在讹人,这太不公平。”
与此同时也有人担心,大妈竟然还拒接法院电话,这种老赖行为如果任其存在,不仅车主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更会损害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
结语这场因大妈随意坐车引发的纠纷,最终走向了法律程序。其实事情本不复杂,损坏了别人的财物,理应承担相应赔偿,这是最基本的道理。
但大妈的一系列装糊涂、拉黑、拒接电话的行为,却让本可以友好解决的小事演变成了社会焦点。它揭示出的,不只是个人品德的缺失,更是部分群体在公共场合缺乏规则意识的顽疾。
无论年纪多大、身份如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会的运行需要的是契约精神和责任感,而不是侥幸和推诿。
事件的最终判决或许仍需等待,但可以肯定的是,公众对这类行为的强烈反感,已经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规则不容践踏,责任必须承担。社会的公正与尊严,需要每一个人守护,而不是在我老了的借口下选择逃避。
来源:后宫经典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