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月的伊犁,骄阳似火,柏油路面在烈日的炙烤下发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伊宁垦区公安局阿合奇派出所社区警务队的民辅警们,骑着电动摩托车穿梭于田间地头,凭借5辆小电摩,以“一格一警”的坚守,织就了一张覆盖全辖区的严密安全网。
八月的伊犁,骄阳似火,柏油路面在烈日的炙烤下发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伊宁垦区公安局阿合奇派出所社区警务队的民辅警们,骑着电动摩托车穿梭于田间地头,凭借5辆小电摩,以“一格一警”的坚守,织就了一张覆盖全辖区的严密安全网。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摩托,却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巡逻防控“无死角”和服务群众“零距离”,成为民辅警守护平安的重要力量。
穿梭城乡 织密平安防护网
七十一团辖区既有纵横交错的连队,又有密集的平房区,地形复杂,范围较广。以往,警用汽车在狭窄的巷道常常“寸步难行”,步行巡逻又效率低下。自从配备了电动摩托车,这一难题迎刃而解,电动摩托车以其灵活性和便捷性,迅速成为了派出所社区警务队的“新宠”。
社区警务队的民辅警们骑着电动摩托车,灵活穿梭于各个连队与平房区之间。在玉米地中,他们仔细检查是否有偷采行为,并向种植户普及安全防范知识。在乡间小径上,他们逐一排查安全隐患,提醒居民防火、防盗、防诈骗。辖区的每个警格都有专属民辅警驾驶电动摩托车负责。他们对各自警格内的情况了如指掌,无论是哪家出现矛盾纠纷,还是哪家需要援助,都能第一时间获知并迅速赶到现场。
“有了电动摩托车,我们的巡逻范围得以扩大,工作效率也随之提升,能够更有效地守护辖区群众的安全。”社区民警曾祥宝如是说。
快速反应 筑牢应急防线
炎热的夏季,各类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电动摩托车机动灵活、反应迅速、低碳环保的优势在警务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最大的变化就是一个字:快!平均接处警时间缩短了30%以上。
一次,热心群众拨打110报警电话,称其在路边“捡”到一个小男孩,疑似与家人走散,请求帮忙寻找其家人。
接到群众报警后,负责该区域的民警骑着电动摩托车,不一会就赶到了现场。民警骑着电动摩托车载着孩子轻松驶入背街窄巷,仅用10分钟就找到孩子父亲。
“以前报警后等得心焦,现在民警骑着车‘唰’地就到了,心里特别踏实!”一位围观群众道出大家的心声。为处理棘手的邻里纠纷,民警骑着“小电驴”一趟趟跑小区,耐心倾听双方诉求,持续数日的邻里纠纷最终得以圆满化解,最终促成和解。
民警感触最深:“快这几分钟,可能就是化解矛盾、阻止犯罪的黄金时间!”高效的帮助,让“公安速度”和“公安温度”在点滴服务中可感可及。
便民利民 彰显为民初心
从晨曦微露到夜幕深沉,阿合奇派出所的警用电动摩托车每日穿梭在辖区各个角落,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一方平安。
在连队周边,民辅警顶着烈日向连队居民精准发放“警民联系卡”,宣传反诈知识和消防安全常识;他们深入农户家中,了解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
巡逻间隙,电动摩托车又成了移动的“警务工作站”“恳谈点”,民辅警们耐心倾听群众心声,细致记录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现场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详细记录并承诺尽快给予答复。
民辅警们骑着电动摩托车走到群众身边唠家常、讲安全、送服务,不仅增强了警民之间的联系,也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同时,他们还利用电动摩托车上的高音喇叭,循环播放反诈顺口溜和消防安全提示,让安全防范知识深入人心。
“小摩托”承载着“大责任”,从“等群众上门”到“送服务到家”,警用电动摩托不仅是交通工具的升级,更是警务理念的转变。伊宁垦区公安局阿合奇派出所将持续推进这种“迅速、灵活、温馨”的服务模式,为新时代社区治理奠定良好群众基础,这也会成为七十一团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来源:兵团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