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湖南省教育厅正式公布了2025年度省属高校预算方案,全省高校预算再上一个台阶!其中湖南师范大学以22.28亿元强势领跑,湘潭大学紧随其后,长沙理工大学以7000万的微弱差距位列第三名。
今日,湖南省教育厅正式公布了2025年度省属高校预算方案,全省高校预算再上一个台阶!其中湖南师范大学以22.28亿元强势领跑,湘潭大学紧随其后,长沙理工大学以7000万的微弱差距位列第三名。
图片摘自网络
湖南师范大学作为湖南省属211大学,排名第一实属合理。2025年湖南师范大学以22.28亿元位居全省高校榜首,较2024年增长16%。据悉,此次经费大幅提升与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扩容已经产学研融合战略推进有关。
图片摘自网络
新的一年,湖南师范大学将着眼于这些方面:
1. 教育学国家级创新平台升级
依托全国首个"基础教育大数据应用实验室",打造教育数字化转型示范基地,推进人工智能+教育、乡村教育振兴等方向研究。
2. 交叉学科攻坚计划
在生物医学与伦理、文化遗产智能保护等新兴交叉领域设立专项基金,重点突破"教育神经科学""数字人文"等前沿课题。
3. 岳麓山实验室集群建设
整合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学科资源,筹建"长江流域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省级重点实验室,服务"双碳"战略。
4. 湘江科创走廊产学研基地
联合三一集团、芒果TV等企业共建"智能教育装备研发中心"与"数字文化创意工场",推动教育科技与文化IP产业化落地。
湘潭大学作为湖南省新进“双一流高校”,近些年来经费一直在水涨船高。2025年,湘潭大学经费为18.57亿元,较去年增长17%。据校方透露,预算增长将用于基础学科突破、重大科研平台建设以及长株潭产学研协调创新。
图片摘自网络
湘潭大学新的一年将发展目光投入以下四个方面:
1. 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扩容升级
依托全国首批“数学与先进制造”交叉学科平台,联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建设“高精度工业软件研发基地”,攻关航空航天材料计算、智能算法国产化等“卡脖子”技术。
2. 红色文化遗产智能保护实验室
整合法学、计算机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资源,打造全国首个“革命文物数字化修复与传播”省级重点实验室,开发AI红色文化教育系统。
3. 长株潭先进材料中试基地
联合湖南钢铁集团、时代新材等企业,在新能源材料、超硬材料领域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推动固态电池涂层技术产业化。
4. “法学+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群
筹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法治研究院,开发司法大数据风险预警系统,参与国家《生成式AI伦理规范》标准制定。
长沙理工大学作为湖南省工科强校,一直承担着湖南产业转型的重任。该校的交通与电气专业在全国也是数的上名的。2025年,长沙理工大学的经费为17.88亿元,同比增长15%。这一增长凸现了学校在“交通强国”与双碳战略中的关键定位,其经费将重点投入于智能建造、新能源等前沿领域。
图片摘自网络
根据校方规划,2025年长沙理工大学将聚焦于以下几大领域:
1. 智慧交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依托“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基础,联合中交集团打造“全息感知智慧公路研发中心”,攻关自动驾驶路侧系统、路面材料再生技术,服务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
2. 新能源电力系统升级
围绕新型电力系统省级重点实验室,研发海上风电智能运维装备、氢能储能装置,与国家电网共建“零碳校园”示范项目,助推湖南“宁电入湘”工程。
3. 智能建造与数字孪生交叉创新
整合土木工程、计算机学科资源,建设“工程数字孪生技术中心”,开发桥梁健康监测AI平台、建筑机器人集群控制系统,破解基建领域“高能耗、低效率”痛点。
4. 湘江科学城产学研共同体
联合三一重工、铁建重工等装备巨头,在长沙经开区建设“高端工程机械中试基地”,推动盾构机智能控制系统、光伏路面材料等成果转化。
来源:沙漠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