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助力孩子收心“软着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8 11:20 1

摘要:暑假的“余额”只剩下不到一周,“开学大片”“神兽归笼”“暑假作业写完了吗”等各种“开学梗”开始广泛传播。即将结束两个月的悠长假期,许多孩子免不了心生失落。“真不想开学啊!”当听到孩子这样的感叹,家长要如何应对呢?专家指出,展现同理心、鼓励分享、针对性帮助,是家

暑假的“余额”只剩下不到一周,“开学大片”“神兽归笼”“暑假作业写完了吗”等各种“开学梗”开始广泛传播。即将结束两个月的悠长假期,许多孩子免不了心生失落。“真不想开学啊!”当听到孩子这样的感叹,家长要如何应对呢?专家指出,展现同理心、鼓励分享、针对性帮助,是家长舒缓孩子开学焦虑要做到的“三部曲”。(8月27日《广州日报》)

假期综合征成年人尚且难以避免,何况是孩子。从暑期“放松”状态切换到开学“紧张”状态,是心理到行为的全面调适过程,既需要时间与耐心,更离不开家长与学校的携手引导与帮助。

孩子的焦虑并非无缘无故。家长需要打好提前量,设身处地以同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波动。切记不可将“神兽归笼”的庆幸表露在外,而应倾听他们对校园生活的忐忑,通过“心理预热”来消解抵触情绪。要逐步调整作息时间,让生物钟提前适应开学节奏;提前帮助孩子购买学习用品,做好身体检查;引导孩子梳理作业、预习新课,用适量的学习行为唤醒学习状态;与孩子聊聊新学期的目标与期待;引导孩子减少电子设备使用时间,增加户外游戏和运动时间——这些细微之处如同春雨润物,潜移默化地重塑孩子的行为惯性和精神状态。

学校同样需要以柔性姿态搭建过渡桥梁。学校可以采取“缓坡度、慢节奏”的方式帮助学生平稳过渡,例如:开学首周适当减少作业量,允许缓交假期作业,课堂以分享假期见闻、复习旧知识为主,让知识齿轮缓慢啮合;或者让孩子装扮成梦想角色返校,用趣味活动消解紧张情绪;再如以布置教室、交流假期生活替代学科课程,让环境先行“收心”。总之,不能让开学变成突然“急刹车”,而应是渐进的平稳“换挡”。

如果孩子深陷焦虑难以自拔,家校协同就显得尤为关键。家长需要成为情绪缓冲带,以具体鼓励替代批评指责,通过陪伴散步、运动等方式帮助孩子释放压力;教师则需化身校园支持者,放慢教学节奏,关注边缘学生,营造包容氛围,助力孩子走出心理阴霾。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护航。

收心之要,在于家校同频共振。家长以耐心重构作息与心理状态,学校以温度铺设过渡轨道,双方合力将开学焦虑转化为成长契机。新学期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新起点——家校携手助力“软着陆”,方能让孩子以轻盈姿态飞向更广阔的天空。(木须虫)

本文来自【爱济南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