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停车费进个人腰包?街道办否认天价承包费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0 16:18 2

摘要:在咸阳人民广场上演着一出现实版"圈地运动"。一米高的铁栅栏往人行道一围,红袖标大爷的二维码一挂,几十辆电动车的韭菜田就此成型。这出魔幻现实大戏里,街道办说"雨我无瓜",收费员自曝"交过保护费",而老百姓的2块钱就像掉进黑洞——连张正规发票都换不回。

电动车停车费进个人腰包?街道办否认天价承包费

2元停车费背后的"圈地江湖":谁在薅老百姓的羊毛?

在咸阳人民广场上演着一出现实版"圈地运动"。一米高的铁栅栏往人行道一围,红袖标大爷的二维码一挂,几十辆电动车的韭菜田就此成型。这出魔幻现实大戏里,街道办说"雨我无瓜",收费员自曝"交过保护费",而老百姓的2块钱就像掉进黑洞——连张正规发票都换不回。

当记者扫码支付的瞬间,这场收费游戏的荒诞性暴露无遗。名为"毛孩"的个人微信账户,像极了武侠小说里收过路费的山大王。更绝的是收费员的双标定价:要发票3元,不要票2元,活脱脱把停车费做成了"开发票返点"生意。

有市民算过一笔账:7个停车点日均200辆,按全年无休计算,这片黄金地段的"露天车管所"年收入超百万。若真如收费员所说每年缴纳4万承包费,这买卖简直比茅台股票还赚。但街道办一句轻飘飘的"与我无关",让这场生意成了罗生门。

街道办的三重回应堪称现代官场现形记:先是否认三连,再抛出"历史遗留"挡箭牌,最后祭出"正在研究"拖延大法。最绝的是那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可能有手续",瞬间把城市管理拉回到大哥大时代——原来某些部门的时钟停摆了三十年!

更讽刺的是,当被问及"别人能否效仿圈地收费",官员秒变秩序卫士:"当然不行!"合着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种自相矛盾的说辞,活像掩耳盗铃的现代版。

盲道被圈成收费停车场,市政道路化身创收工具,公共资源私有化的吃相实在难看。这些戴着红袖标的"江湖管理员",既无正规证件,又不出具合法票据,却能让无数市民乖乖扫码——靠的正是监管部门睁只眼闭只眼的默契。

市民王先生的遭遇道破真相:2元钱买不来安心,只能买到满腹狐疑。当城市管理者把公共服务变成生意经,损害的不仅是百姓钱包,更是政府公信力。

这场闹剧暴露三大顽疾:城市管理"懒政"、公共资源监管缺失、民生痛点商业化。街道办若真不知情,何来底气说"别人不能效仿"?若早已知情,为何多年放任?建议纪检部门好好查查这些"消失的承包费"流向何处。

解决之道其实简单:要么划出免费停车区明确管理责任,要么引入正规电子收费系统。西安大唐不夜城能管好数万辆车流,成都太古里可规范共享单车停放,咸阳何须困在"承包费迷局"里?

说到底,城市治理要少点"江湖气",多点"服务心"。别让老百姓的电动车,成了某些人眼中"行走的钱包"。毕竟,文明城市的招牌,不是靠几个红袖标和二维码就能扫出来的。

来源:小跑的北极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