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末,婆婆刚吃完晚饭就喊头晕,还说眼睛发花。我赶紧拿血糖仪给她测了一下,果然飙到了11.3。她前一天给孙子做了糖醋排骨,自己也多吃了几口,饭后又坐在沙发上追剧一晚上。
上周末,婆婆刚吃完晚饭就喊头晕,还说眼睛发花。我赶紧拿血糖仪给她测了一下,果然飙到了11.3。她前一天给孙子做了糖醋排骨,自己也多吃了几口,饭后又坐在沙发上追剧一晚上。
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了。她平常嘴巴特馋,尤其喜欢甜口的菜。可问题是,她早些年就有糖耐受异常,现在年纪一大,身体代谢慢了,这种吃完就坐着不动的习惯,真的是在给血糖添堵。
我家孩子也不省心,放学回来就窝在沙发上玩游戏,一坐就是两小时,连水都懒得喝。看着他那小肚子一天比一天鼓,我就开始着急了。
孩子虽然年轻,但现在这种生活方式,早晚也得出问题。所以我决定给家里立规矩——饭后必须动,哪怕只散步十分钟也行。结果一开始谁都不愿意动,我就一个个拽着出去。
运动降血糖这个事儿,不是玄学,是实打实有科学根据的。最近我还专门翻了几篇研究,一个来自澳洲的队伍做了个大样本的实验,发现餐后进行中低强度运动,特别是步行、骑车、快走这几种,对控制饭后血糖特别有帮助。关键是只要坚持,效果就能看得见。
前几天我让婆婆吃完饭后和我一起遛弯,我们从小区门口走到菜市场再回来,差不多30分钟。回来我给她再测血糖,竟然从餐后11.3降到了9.2,她自己都不敢信。这就是餐后运动立竿见影的好处。而且她说,走完一圈,肚子也舒服了,晚上睡觉也没以前那么多屁了。
其实很多人以为降血糖就得靠药,其实养成一个简单的运动习惯,反而更管用。我身边一个邻居大姐,55岁,胖得跟个球似的,她血糖一直在临界值。
她每天早晚骑电动三轮车送孙子,坐得多走得少,整天喊腿酸。后来我跟她说,你饭后别急着坐车,先绕着学校走一圈,她照做了一个礼拜,血糖稳定不少,连嘴馋的感觉都轻了。
到底哪几种运动最能降糖?我看过一项2024年初发表在《DiabetesCare》的临床研究,研究人群横跨多个年龄段,发现餐后30分钟内进行“快步走”、“骑自行车”和“轻量力量训练”,是目前证据最强的三种方式。
尤其是快步走,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连我家90岁外公都能每天走个20分钟,这才是长久之计。
快步走不光降糖,还能促进胃肠蠕动,减少餐后腹胀。我家里人一开始不太适应,说饭后走路容易胀气,我就教他们一个方法:先坐着靠墙站五分钟,等食物在胃里沉下来,再起身慢慢走。这种方式既安全,也利于血糖控制。而且人一动起来,脑子也清醒,整个人精气神都不一样。
骑车的话,我建议选择室内动感单车,尤其是天气不好的时候。我自己每天做饭前会在阳台骑10分钟,不仅血糖控制得住,整个人状态也特别轻松。
而且骑车对膝盖压力小,很多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也能慢慢适应。重点是骑的时候不要玩手机,保持呼吸均匀,不然血糖掉不下来,还容易头晕。
至于力量训练,很多人以为那是年轻人的事,其实不然。轻量级的力量训练,比如用水瓶练臂力、靠墙深蹲、弹力带拉伸,这些对血糖控制特别有帮助。我家老公就是个懒人,胳膊没劲,开始我给他安排每天晚上做三组水瓶举,他嫌麻烦,后来看到自己肚子小了一圈,反而主动练了。
血糖高的人,最怕的不是糖,而是不动。尤其是饭后血糖飙升,如果不及时干预,很容易演变成糖尿病前期,甚至糖尿病。很多人拿药压着,其实根本不是长久之计。我一个朋友,40出头,靠二甲双胍顶着,结果一停药血糖就爆表。
后来他开始每天早上拉伸、饭后遛狗,现在基本脱离药物,靠饮食和运动维持,医生都说他是“逆转的典范”。
我特别想强调一点,运动降糖的关键不在强度,而在“及时”和“持续”。很多人以为要大汗淋漓才有效,其实不对。最好的运动,是你每天都能坚持做一点的那种。哪怕只是饭后站起来洗碗、擦桌子、整理衣柜,都比什么都不做强。
还有一点特别多人忽略,就是不要坐太久。我家的沙发太舒服,有一次我婆婆一连坐了四小时看电视剧,结果血糖飙到12。我跟她说,你每坐30分钟就站起来走几步,哪怕去厨房倒杯水都行。她照做后,血糖波动小多了,也不再总喊腿麻。
其实生活里有很多机会可以动起来,只要你愿意观察。比如我做饭的时候,总会在厨房里原地踏步,或者一边煮汤一边做伸展。看似小事,时间一久,身体真的有反应。我的血糖一直保持在4.9到5.2之间,医生每次看我体检报告都说“保持得真好”。
运动和饮食是一对搭档,不是对立的矛盾体。很多糖友光控制吃,却忽略了动,结果越控制越焦虑,血糖反而不稳。我建议大家饭后吃块水果,再去散个步,这样既满足了口腹,又能避免血糖飙升。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别照搬别人的方法。
我特别反感那种“不能吃”“不能动”的吓人说法。像我婆婆,以前一听不能吃糖就整天愁眉苦脸,现在我教她怎么搭配食物,怎么安排动静结合,她反倒比以前精神了。健康不是压抑自己,而是找到一种舒服又有效的生活方式。
还有一点很实际,就是运动不要等到有空才做,要把它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家现在每晚饭后全家一起去楼下散步,小孩滑滑板,我和婆婆走路聊天,老公推着婴儿车,顺便锻炼腰腿。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三个月,大家的状态都肉眼可见地变好了。
糖不是敌人,懒才是.想降血糖,不用花大钱买保健品,也不用天天跑医院。只要你能把“吃完就动”变成一种本能,血糖自然不会乱。真正的降糖法宝,是你每天愿意为自己多走一步路的决心。
参考文献:
Thomas,D.E.,Elliott,E.J.,&Naughton,G.A.(2024).Exercisefortype2diabetesmellitus.DiabetesCare,47(2),215–223.
Colberg,S.R.,Sigal,R.J.,Yardley,J.E.,etal.(2024).PhysicalActivity/ExerciseandDiabetes:APositionStatement.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
Henson,J.,etal.(2023).Breakingupprolongedsittingwithwalkingreducespostprandialglycemiaintype2diabetes.Diabetologia,66(1),34–43.
Dunstan,D.W.,Howard,B.,Healy,G.N.,etal.(2023).Reducingsedentarytimetoimprovehealthinadultswithtype2diabetes.BMJ,381,e073623.
Bailey,D.P.,Locke,C.D.(2022).Breakingupprolongedsittingwithlight-intensitywalkingimprovespostprandialglycemia.JournalofDiabetesResearch,2022,1–7.
来源:健康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