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乌克兰和俄罗斯打了三年多,战线还在拉着不放。俄罗斯地面部队占了些上风,可他们被打到的地方不在战场,而是在自家的炼油厂、港口这些命脉位置。乌军没停下手里的无人机,接连打到伏尔加格勒、坦波夫、罗斯托夫、布良斯克等地。
乌克兰和俄罗斯打了三年多,战线还在拉着不放。俄罗斯地面部队占了些上风,可他们被打到的地方不在战场,而是在自家的炼油厂、港口这些命脉位置。乌军没停下手里的无人机,接连打到伏尔加格勒、坦波夫、罗斯托夫、布良斯克等地。
8月24日,列宁格勒州的乌斯季卢加港也挨了打。那天还有乌克兰无人机在库尔斯克州核电站附近出现。过去八个月,乌军专挑俄罗斯的经济基础设施打,眼看着影响到财政收入和外贸出口。
美国很快盯住这个弱点,卖给乌克兰3350枚ERAM巡航导弹。可没过多久,美联社发了报道,把乌克兰一个秘密巡航导弹厂的位置说了出来。开源情报机构马上分析出了具体坐标,把信息交到了俄罗斯手里,俄军可能会很快空袭这些地方。
乌克兰国内的调查里,有七成以上的人说相信会赢。不同年龄里,年轻人比年长者更有信心,多了8个百分点。但不少人心里的“赢”,已经不只是拿回土地那么简单。
超过三成的人认定,只要俄罗斯放回被俘的乌克兰人,停下远程炮击,承认乌克兰独立,那就是赢。只有不到三成的人坚持恢复1991年的边境范围。战俘的安全成了头一条标准,这也是最近换俘动作频繁的原因。
“亚速营”建立者之一、前参谋长克罗特维奇在媒体面前说,不管再动员多少人,正面战场的形势都难改变。就算立刻多十万兵上战场,也只能在某一处维持几个星期优势,很快还会回到原来的局面。
他还说,虽然乌军的部队规模在扩大,但旅一级的编制只有三成,战斗力根本不够。可这样的部队,还要执行反攻和夺地任务,实际上连防御都不容易做到稳固。
俄罗斯那边也有问题。最近俄军“北方集群”的指挥官被换了。原本是拉平上将,现在换成了尼基福罗夫上将。拉平早在哈尔科夫失利时就丢过官职,后来普京又让他负责列宁格勒军区和“北方集群”,给了机会。
拉平在库尔斯克用了几个月才稳下来,但进入苏梅后战线停滞不前。眼下乌军的无人机频繁打俄本土,乌军边境又有新兵集结,普京想让北方的部队在苏梅和哈尔科夫方向取得进展,不给乌军继续冲进边境的机会。
如果在这一段出了差错,俄罗斯可能会在局势上失去更多主动。普京需要的,是打扫干净北方威胁,把战线往前推,而不是继续停滞。
乌克兰民众信心和前线困境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一边是七成民意支持“能赢”,另一边是多年消耗后的空心化部队结构。战斗力的缺口很难通过临时动员解决。
俄罗斯的经济基础被持续攻击,民众看得到港口和能源设施反复受损。战争的影响已经不只是前线上的得失,两国都在对抗长时间的消耗与不确定。
无人机不断突破边境线,经济和工业设施成了突出的目标。军队换将、边境集兵、武器补充,这些环节随时可能带来新的变化。
在这种局面里,谁都没法松懈。双方的底线被不断触碰,压力一点点加在政府和军队的手里。局势是真是假,全看手里的主动权落在谁身上。
来源:小南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