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靠着其通江达海的地理优势,台湾岛俨然成为了我国东南沿海的一颗明珠。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曾几何时,我国还在一个比台湾岛更大的岛。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靠着其通江达海的地理优势,台湾岛俨然成为了我国东南沿海的一颗明珠。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曾几何时,我国还在一个比台湾岛更大的岛。
这个岛上资源丰富,地缘位置也位于东亚要害处,当年围绕岛的势力争锋,可丝毫不亚于台湾岛。
究竟是哪个岛能有这么大排面?如今这个岛屿又是怎样的处境?为何我们现在已经很少听说了?
库页岛是个聚宝盆
开头提到的这个岛屿,就是库页岛。俄罗斯将其称之为萨哈林岛,而日本则称其为桦太岛。
从法理层面来看,库页岛属于俄罗斯。而且它还是俄罗斯最大的岛屿,面积多达7.4万平方公里,几乎是我国台湾省的2倍。
但就是这么一个大型岛屿,如今却成了禁区,这到底是为何?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来聊聊库页岛的价值究竟有多大?
根据地质学家的勘探,在库页岛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比如石油、煤炭、黄金、铬、铁等。
就拿煤炭来说,它在库页岛上的储量达到了173亿吨,占到了远东地区的37%。而且这种煤炭质量好,含硫少,热能高达8000-9000卡,可谓是煤中上品。
也正因如此,所以早在1987年,苏联就在当地开启了采煤行动。到2022年的时候,库页岛上的煤炭年产量,已经达到了1000万吨。
除了煤炭以外,像石油和天然气,也充斥着整个库页岛。据统计,库页岛上的天然气储量在俄罗斯排第7名,石油储量在俄罗斯排第13名。
整个萨哈林州的矿产,几乎全都集中在库页岛一带。由于矿产异常丰富,库页岛上的工业产值,一度占到了远东地区的14%。如此看来,库页岛确实是个聚宝盆。
除了矿产资源以外,像水产资源,也是库页岛上的宝藏。根据相关人士的观察,库页岛沿海一带,拥有着鲑鱼、鳕鱼、鲱鱼等水产资源。
每年都有大量来自太平洋的鲑鱼,涌入库页岛的河流产卵。因为这个缘故,岛上的捕鱼业也很发达。
就拿粉红鲑鱼来说,它从2001年的38吨捕捞量,一举跃升到了2013年的5170吨捕捞量。可见,光是渔业资源,就能让库页岛居民吃的盆满钵满了。
抛开各项自然资源不谈,在库页岛上,还有四通八达的交通。无论是公路、铁路,还是运河,岛上都应有尽有。
比如萨哈林铁路,就承担了岛内30%的运输量。此外,在岛上还有6个机场,可以随时往返莫斯科、海参崴等城市。甚至连哈尔滨、东京、大阪这些国际城市,它都能做到直达。
也正是由于俄罗斯对库页岛上的开发度极大,因此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光是在2021年,库页岛的地区生产总值就达到了1.18万亿卢布,约合200亿美元。
可见,偌大的一个库页岛,确实是一棵不可多得的摇钱树。一旦傍上了,就得好好用来掘金了。
自古以来的领土
既然库页岛这么好,为啥它最后轮到了俄罗斯手里?关于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一些历史纠纷了。
早在千百年前,库页岛一直都是中国的领土。比如在唐朝时期,当时有个部落叫黑水羯。而黑水羯的其中一个分支,就包括“窟说”,音译过来就是“库页”。
唐开元十三年,黑水羯部落归附唐朝。为了监督这块地区,唐朝政府便派长史过去驻场,并给当地长官配备黑水军,以此来让部落彻底臣服于黑水都督府的管辖。
在此期间,朝廷还派遣黑水军,去勘探今天的堪察加半岛,以及库页岛所属的千岛群岛。可以说,早在14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对当地进行地理大开发了。
到了元朝时期,元军征伐库页岛,岛上诸族为了保命,纷纷归顺元朝。
此后,元朝的历代政府,便在岛上先后设立卫所,以管理当地事务。而岛上居民,则定期向朝廷贡奉毛皮,以获取朝廷的庇护。
像水达达路这个行政单位,那时候就管辖着这一片。为此,元朝还特意给当地取了个新名字——骨嵬。
到了大清时期,库页岛便成为了吉林三姓副都统的辖地,也就是吉林乌拉将军管辖的地方。
根据《大清一统志》的记载:“辖地东滨日本海,西接柳条边”。意思就是说,从俄罗斯临近日本海的滨海区,一直延伸到库页岛一带,都是属于吉林的底盘。
可见,库页岛那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日俄的库页岛之争
只可惜,后面因为各种风云变幻,导致库页岛脱离了我国。比如在公元17世纪的时候,日本人就贸然来到了库页岛。
当时日本的松前藩,特意派遣村上扫部左卫门考察库页岛。随着考察行动的扩大,库页岛上慢慢有了日本人的活动。
在1679年,日本人甚至还在库页岛南端的久春古丹,设置了运上屋和渔民住所。
为了避免库页岛被日本人染指,大清赶紧采取了行动。
1710年,清政府派出测量队,横渡鞑靼海峡,到库页岛上测量地形。与此同时,测量队还在岛上竖立了石碑和木碑,以表示这是大清的领土。
本以为这样就算告一段落了,谁曾想,俄国人又来了。
18世纪末,沙俄成立了俄美公司,意图夺取库页岛、黑龙江及加利福尼亚。期间,俄国人甚至还将库页岛取名为萨哈林岛。
至于为啥要叫它萨哈林岛?主要也是因为这个称呼来源于满语——萨哈连乌拉·安嘎·哈达,意思是“黑龙江河口的山峰”。当名字一改,俄国人就能顺理成章的开启鲸吞模式了。
当然了,俄国人搞事的同时,日本人也不忘继续凑热闹。1790年,德川幕府开始在库页岛的南部设立番屋,以此来作为政府派驻机构,对当地实行“正式管理”。
不光如此,许多日本商人还在岛的南部设立了10余处运上屋,以吸纳更多的日本移民,并开展教育及商业活动。总之,日俄双方怼着库页岛这块肉开始啃起来了。
在后面的几十年时间里,日俄就库页岛的控制权,一直争执不休。为了报复日本,俄国甚至还派遣舰队袭击了日本的松前藩税务所,并焚毁了日本人的仓库。
这件事过后,德川幕府大怒,开始命令仙台、会津两藩,派兵前往库页岛抢地盘。到1808年的时候,日本人甚至还在岛上树立了日本界碑。
可以说,当时的日俄两国,已经争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彻底归于俄国
面对日俄的抢地盘地位,大清是如何应对的?没办法,只能对其听之任之。尤其是1840年,一场鸦片战争把大清打服以后,清政府便更加泄气了,直接变成了一块任人宰割的肥肉。
1852年,也就是咸丰二年,沙俄趁着雄雄之威不断侵占东北。清政府不敌,只能低下头颅跟俄国签订《瑷珲条约》。自此,乌苏里江以东的地区,渐渐变成了“中俄共管区”。
这还没完,待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沙俄抢的更狠了。1860年,也就是咸丰十年,沙俄强迫大清签下了不平等条约《北京条约》。
根据条约内容,乌苏里江以东的地区,需全部割给沙俄,其中就包括库页岛一带。随着条约的签订,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瞬间被沙俄抢走,从此再也没有还回来过。
可以说,库页岛之所以会丢失,大清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
到了20世纪以后,日俄两国又开始争起来了。比如1904-1905年,日俄就为了抢我国东北,爆发了一场惨烈的战争。随着俄国的战败,沙俄只能将库页岛的南部割让给日本。
很显然,日本的狼子野心不止于此。1917年,也就是俄国十月革命期间,日本趁机出兵,占领了库页岛的北部地区。一时间,整个库页岛被日本纳入囊中。
直到后来,苏联诞生以后,日本发现惹不起,于是便做出了退让。
随着日苏两国的建交,日本将库页岛北部还给了苏联。而苏联也投桃报李,将库页岛北部50%的石油开采权,让给日本45年。
可以说,那时候的库页岛,早已成了列强用来博弈的筹码。
像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45年。因为这一年,苏联对日宣战了。8月25日,苏军一鼓作气占领了库页岛全境。到了这个时候,日本就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虽然彼时的日本仍在不断僵持,对苏联口头谴责,但胳膊终究是拗不过大腿。到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日本便彻底放弃了对库页岛的争夺,将其全部让予苏联。
至于接下来的40多年时间里,库页岛便是苏联的专属香饽饽了。无论哪个国家,都不再敢打库页岛的主意。
待1991年苏联解体后,库页岛又顺理成章的归了俄罗斯。自此,这块流失于中国的领土,便彻底远走他乡了。
结尾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的库页岛虽然美丽,但已经成了禁区地带。俄罗斯又是对其驻军,又是搞开发,将整座岛屿围的水泄不通。
比如俄军的摩步第39旅,就常年驻扎在库页岛上。直到后来俄乌战场爆发,这支部队才跟着勘察加半岛的海军步兵40旅,一起上了俄乌前线。
总之,现如今的库页岛,已是“他人之玉、域外之地”,要想拿回来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
铭记历史,展望未来,从库页岛的教训中也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只有真正强大起来,才能保护好境内的资源、维持住领土的完整。
不然的话,待群狼环饲之日,就是土崩瓦解之时了。
来源:说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