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山野路旁、林缘或荒地草丛中,常可见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茎秆直立,高度约30-100厘米,上部多分枝,表面有纵棱,被白色柔毛。下部叶片宽椭圆形,上部叶片渐小,呈长椭圆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钝齿,叶面深绿色,叶背淡绿色,两面都被柔毛。最特别的是它的
在山野路旁、林缘或荒地草丛中,常可见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茎秆直立,高度约30-100厘米,上部多分枝,表面有纵棱,被白色柔毛。下部叶片宽椭圆形,上部叶片渐小,呈长椭圆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钝齿,叶面深绿色,叶背淡绿色,两面都被柔毛。最特别的是它的头状花序,多数在茎顶排列成伞房状,花黄色,管状,总苞片多层,外层苞片草质,绿色,内层干膜质,果实为瘦果,线形,有纵棱,顶端有短喙,表面有黏液,容易粘附在动物皮毛或人的衣物上传播。这种植物就是中药中常用的天名精,虽然外表普通,却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
这种植物有个充满仙气的名字——天名精。为啥叫这名?老药农解释得颇有深意:"天"言其功效神奇,"名"指其名声显赫,"精"谓其药效精良。这个名字既体现了它在传统医药中的重要地位,又寄寓了古人对它药效的赞美。在民间还有癞蛤蟆草、挖耳草、鹤虱等别名,每个名字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这种植物的特性,有的形容其叶片粗糙如蛤蟆皮,有的描述其果实善于粘附的特性,展现了民间观察植物的细致和命名的生动形象。
懂行的采药人通常在夏季采收全草。选择生长健壮、枝叶茂盛的植株,连根挖取,除去泥沙,洗净,鲜用或晒干。也可趁鲜切段后晒干,干燥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确保干燥均匀。干燥后的天名精呈灰绿色或黄绿色,茎圆柱形,有纵棱,叶片多皱缩卷曲,花黄色,气特异,味微苦。重要提示:此处涉及药用内容仅为传统经验整理,使用前务必咨询专业医师。
在传统中医药理论中,天名精性味辛、苦,寒,归肝、肺经。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杀虫止痒。常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咳嗽痰多等症。民间常用其煎汤内服或外用熏洗,也常用鲜品捣烂外敷患处。重要提示:上述用法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用药。
此外,天名精还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瘙痒等皮肤病。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止咳等作用。但具体使用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脾胃虚寒者慎用。重要提示:药用需谨慎,不建议自行使用。
除了药用价值,天名精还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其花朵能为昆虫提供蜜源,果实通过粘附传播,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的智慧。在一些地区,人们还会用其全草做土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重要提示:其他用途的植物请勿随意药用。
采收和加工天名精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夏季采收时要注意避开雨天,防止霉变。加工时要及时干燥,保持通风。贮藏时要置于干燥处,防潮防蛀。由于天名精气味特异,要单独存放,避免与其他药材串味。重要提示:药材加工和使用都需要专业知识。
这种具有特殊价值的植物连接着传统用药与现代研究,既具有药用价值又具生态价值。它提醒我们要用科学的眼光重新认识身边的野生植物,在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同时,也要重视传统医药知识的传承和发展。
你们那儿叫它天名精、癞蛤蟆草还是挖耳草?可曾在家乡的野外见过这种植物?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见闻吧!
如果我的分享能帮助到你,关注我,每天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山野养生美食!欢迎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分享,谢谢。
来源:健康新宠